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与宇宙科学取得了巨大发展。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隔三年半后,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轨道。美国也于1961年5月将薛巴德送到太空。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神州”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神州号宇宙飞船又成功进入太空。发射无人飞船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宇宙生理”研究收集资料。在宇宙中及飞船内的环境对宇航员生命活动影响、规律及适应性是宇宙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宇航员的身体状况,是当今高新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2.
1993年12月2日至1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工作,开创了人类在太空修复大型航天器的历史。“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发射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总共耗费21亿美元。但在“哈勃”望远镜升空两个月后,科学家便发现望远镜的直径为2.4米的主反射镜边缘过于平坦,这使进入望远  相似文献   

3.
王文 《知识窗》2008,(7):50-51
于2007年8月4日发射升空的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历时9个多月在太空“奔走”7.11亿公里后,终于在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踏上”了火星北极地区,成为首个登陆火星北极地区的探测器。“凤凰”号着陆约2小时后,工作人员接收到它从火星传回地球的第一批40余幅黑白图像,开始了为期90天研究火星北极地区是否拥有生命的勘测重任。那么,  相似文献   

4.
科技博览     
美拟启动“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美国能源部提出的“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NGLI)最近获得美国会议员的强有力支持,将其列入了“能源法案”中,并要求国会从10月1日开始的新财政年度中,为该计划拨款3000万美元,以后每年再拨款5000万美元。旨在用固态光源替代传统灯泡的“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为期长达10年,耗资将为5亿美元。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在未来400亿美元的照明光源市场竞争中,领先于日本、欧洲及韩国等竞争者。计划制订者之一、美国光电子协会负责人伯杰说:“在很多技术领域,我们已丧失了世界…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7):8-9
最近,美国科学家证实,美国宇航局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无人太空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现时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截至目前,“旅行者1号”的这趟旅程花费了足足36年,距离地球长达116亿英里(约187亿公罩)。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正>人类首个私人太空望远镜定于2017年发射为地球免遭小行星撞击绘制前所未有的动态星图在私营太空企业成功让他们的飞船接驳上国际空间站后,美国下一个"私"字头太空项目的出发日期也已敲定。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一个由非营利性私人组织设计研制、实施发射并操控的太空望远镜将于  相似文献   

7.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3,(19):34-35
<正>当地时间2023年4月20日,SpaceX公司的星舰(星际飞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星际基地发射。发射后,火箭的最高时速一度达到2000千米。不过,在离开发射台3分48秒后,星舰未能成功分离一级助推器,在3.8万米的高空,火箭开始旋转下坠并爆炸。星舰发射失败了,发射场内的工作人员应该特别沮丧,但事实上,目睹星舰爆炸后,发射场内的所有员工却在欢呼。星舰发射失败,旁观者的反应显然与发射现场不同。有人嘲讽,这是用30亿美元放了一个烟花,是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向投资者画出的又一张“太空大饼”。但是,也有支持者认为,星舰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科苑集粹     
多个月亮照地球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产生了月球。美国科学家发现,促成月球诞生的那场太空交通事故可能制造出多个地球卫星,这些小月亮曾经在地球上空游荡了数千万年。小月亮甚至可能一度占据了两个地月拉格朗日点。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点位  相似文献   

9.
全民游太空     
《科技新时代》2009,(4):108-109
放眼世界,负担得起动辄上千万美元的太空旅行费用的人也没有几个。目前,用航天飞机将1千克重的物体送入太空轨道成本约两万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将一个65千克重的人送上太空至少要花130万美元。显然,仅凭几个超级富豪是无法令太空旅行市场蒸蒸日上的,要使太空旅行成为一个产业,必须让更多的人能承受得起费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目标是在未来25年内将发射成本降低到400~500美元/千克,  相似文献   

10.
庞之浩 《百科知识》2009,(22):22-23
2010年,当代规模最大、投资近千亿美元、参与国家最多的大型航天工程——“国际空间站”将在太空竣工。“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总投资约1000多亿美元左右。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6个是用于科学实验的研究舱,3个供航天员居住的生活舱,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2时16分,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被顺利送入太空。按计划,飞船在太空遨游79亿公里后,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水星轨道,对水星进行为期约1年的观察和探测。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无论在研究水平和投资强度、还是在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上,美国均远远领先世界.美国以从事现代生物技术商业化为主业的公司有1308家,就业总人数约11万.1996年美国生物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销售额约10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将超过300亿美元.美国生物技术产业R&D花费为每年79亿-100亿美元.新药开发是美国生物技术的重点,也是其主要竞争力所在.本文分技术进展、产业结构、产品市场和国际竞争4个方面,全面且简要地介绍美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作出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私营太空企业成功让他们的飞船接驳上国际空间站后,美国下一个“私”字头太空项目的出发日期也已敲定。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一个由非营利性私人组织设计研制、实施发射并操控的太空望远镜将于2017年发射入轨。该望远镜升空旨在发现近地50万颗小行星,并帮助研究人员绘制一张前所未有详尽、动态的太阳系内部地图。目前据项目审查小组称该任务在技术上可行且成功几率非常之高。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4,(12):i023-i024
资料: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11月7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AMS实验是由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造价约7亿美元,目的在于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它将是人类首次在太空中使用粒子物理精密探测仪器和技术。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18-I0019
据美国太空基金会发表的新报告,2013年,全球在太空方面的支出达314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4%,相比2008年则攀升27%。2012年,欧洲和日本太空行业员工数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1%。  相似文献   

18.
耗资33亿美元的“卡西尼·惠更斯”探索计划是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实施的,美国和17个欧洲国家约260名科学家参加了这项探索计划,到目前为止,该计划执行顺利,证明了人类对宇宙的“征服精神”,也证明了美国在太空探测中的领先地位。“卡西尼”的这次土星之旅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对土星进行进一步的探测,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东部时间4月22日19点52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太空战机X-37B成功发射升空。X-37B的诞生无论是否意味着太空武器化序幕的拉开,还是被当成一场太空军备竞赛的导火索。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发射必将在飞机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刻也必将永载人类探索太空的史册。  相似文献   

20.
顾名思义,“太空机器人”可理解为活跃在地球之外太空中的机器人。最早的太空机器人当首推美国于1967年4月17日发射的“勘测者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