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樋口一叶活跃在日本明治二十年代,被称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她以描写女性生活的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并且善于运用写实与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来突出表现贫苦人民的生活惨状,有着进步的女性观和反封建思想。樋口一叶的创作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不足五年,但是她的写作风格前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本文将通过樋口一叶不同时期的作品,来具体分析她浪漫主义写作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她用悲剧性的一生抒写着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品,她受到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得到了旷代人师鲁迅等人的扶持和奖掖。使她具有了反帝反封建、同情劳苦人民的思想,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3.
鲁迅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儿时的经历。其青年时代的“剪辫子”经历又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辫子”看作封建文化的象征,从而给他少年时形成的反封建思想之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他的反封建思想与他的“辫子”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与创作。  相似文献   

4.
高明  高见 《现代语文》2006,(5):49-51
“三言”是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瑰宝,更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作为编,冯梦龙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他以生动、真实的笔触反映广大女性的生活和心态,赞美女性反封建反压迫精神的同时,在女性心理上,倾注了比以往作品更多的关注。可以说,女性心理在“三言”中得到了细腻生动地刻画,而这一学表现,自然与冯梦龙的情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冯氏情学思想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实践,是创作思想与作品表现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之后,日本女作家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文学创作。田边圣子是日本战后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表现了日本新一代女性勇敢追求自我的精神。从田边圣子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当代女性"家庭观"的变化,这也体现出了日本当代女性的"家庭观"。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66-67,70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学课程是面向各院校日语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日本文学史上杰出女性作家辈出,女性作家们极具特色的人生经历与哲学观为她们的作品带来了不同的魅力与影响。她们的作品是了解日本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宗教哲学观的窗口之一,因此在日本文学课程中女性作家作品的选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日本文学界女性文学的发展、本文选取了几位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通过分析其作品,重点阐释作品中所反映的女性思想及价值观,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去婚姻观”,最终总结出在“去婚姻观”的影响下,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9.
张丽 《华章》2010,(1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受到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得到了旷代人师鲁迅等人的扶持和奖掖,使她具有了反帝反封建、同情劳苦人民的思想,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从独特的审美角度创造了优美的小说意境,并形成了自己多彩而奇特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博 《文教资料》2015,(2):21-22
文学作品的风格往往与作者本人的出身、个人经历等"小风土"密切相关,作者的性别也是影响其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定位存在差异,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就大不相同,这在把反封建作为重要使命的明治文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在男女差异相对缩小的当今日本,即便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所关注的问题趋于一致,二者在审视社会时的视角仍然会有所区别。加强对日本女性作家群体的关注,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全面了解日本文学及其背后日本社会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镜花缘》是两部具有浓厚虚无思想的作品。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文本,会发现二者的虚无思想既有相似处,也有相异之处。导致两部作品虚无思想的直接原因是矛盾的女性观,而男性观的羁绊,是穷愁失志下社会地位无法达成的曹雪芹、李汝珍虚无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然而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观与受男性观羁绊的程度不同,加之生活经历的差别,导致两部作品的虚无思想也存在相异之处,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丁玲与萧红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著名的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她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思想穿透力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但由于作家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作品中对女性意识的关照视角却有很大不同,这使她们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主体意识、生命价值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呈现出两种迥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石川达三是日本当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清晰地展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女性性格随日本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流变的轨迹。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对于妇女问题的思考,构成了石川达三作品现实意义和独特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同为"新文化运动"文学巨匠的林语堂和鲁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志同道合,然而后来两人在文学的社会功用上产生分歧,继而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文学道路。从家乡环境、家庭背景和留学经历这三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位作家的思想渊源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早期的"恶魔主义"思想,尤其是他从恶魔主义回归古典的过程与原因一直吸引着研究者们的目光。然而,贯穿其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却始终没有减退。本文旨在分析谷崎润一郎的人生经历是如何对其女性崇拜思想的产生而发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早期的“恶魔主义”思想,尤其是他从恶魔主义回归古典的过程与原因一直吸引着研究者们的目光.然而,贯穿其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却始终没有减退.本文旨在分析谷崎润一郎的人生经历是如何对其女性崇拜思想的产生而发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杨景贤的女性观念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他继承了《西厢记》的反封建传统,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其后的吴承恩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的女性观,在蒙古族思想史上,也堪称先驱。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细雪》是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巅峰之作,作品描述了生活在大阪船场一个旧式家庭四姐妹的各自生活经历,进而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塑造了特定时代的四位女性形象:好太太形象的幸子、婚姻不平的雪子、叛逆形象的妙子以及让人同情的鹤子,并以作者独特的审美关照和审美立场赋予了她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美。  相似文献   

20.
刘斐然 《海外英语》2016,(4):139-140
爱丽丝·门罗有是加拿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河夫",并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敏锐的视角和写实的风格,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感情世界。尽管门罗不是一位高调的女权主义作家,但她的作品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受长期的男权思想影响,女性仍然在追求独立平等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门罗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繁多,她们在恋爱、性体验、成熟和衰老的过程中,都经历着不同程度女性意识觉醒,生动地反映了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成长。该文主要以门罗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来对小说中女性的觉醒进行分析,阐述门罗小说中中所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