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求真、臻美、至善”为终极目标,其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精神,表现为科学研究所持的观念、意识和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当下中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科学精神对教育研究思维的引导价值在于其确保教育研究把培养人和发展人作为研究的核心,确保教育研究人员努力探索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的产生源于近现代科学的兴盛,其核心即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的“求真、臻关、至善”为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失是教育研究出现诸种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深入完整地理解科学精神内涵并指引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造福,科学的境界是对美的不懈追求,科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必将走进一个求真、臻善、崇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人按照真、善、美三维尺度从事实践活动,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至上境界,求真、向善、臻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法治精神体现了对人求真、向善、臻美的终极眷注,具有真善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去苦求乐”的观念,从近代转换的社会根源出发,与“至善”之道德观念、“竞关”之社会政治理想、“求真”之精神情感追求相互关联,具有吸取西方快乐主义幸福观、佛学“求真”观念等运思特质,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均有意义,值得重新体悟。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家有关历史学功用的论述,一般集中于“求用”和“求真”两个方面。“求用”指政治借鉴,教育民众;“求真”即探究史实真相,揭示历史规律。现实社会中运用历史规律,因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规律往往与现实不符,“求用”功用面临困境。以过去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因时空差异,无法全面揭示真相,“求真”功用饱受质疑。因此,考察历史学的功用应脱离具体的实用层面,转向探究其超现实价值——“历史思维”和“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7.
吴江市实验小学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是对“求真”精神的生动践行。基于对“真”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求真”应求规律之真,求现实之真,求可能之真;生动的教育是对现实之真的适度尊重,大气的教育是对规律之真的自觉皈依,“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对可能之真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的创作中存在“求真”、“崇善”、“臻美”三原则,在总体上反映出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他以率真的个性在作品中展现其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苦闷、愤懑,大胆地抒发出来,袒露自己生命的真实,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女性,关心下层劳动者,并通过情感美、心灵美和描绘大自然的美及健全的人格美等方面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同时,“求真”、“崇善”、“臻美”三者不是孤立的,三者有着内在的和谐性。最“真”的就是最“善”的,也就是最“美”的,“求真”、“崇善”、“臻美”都服从于作者主观和个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是一门集科学、智慧、文化于一体的自然学科.而科学的核心是求“真”,智慧的本真是向“善”,文化的内涵是臻“美”.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隐含着和谐统一的科学美、内涵深刻的智慧美、外延丰富的文化美.追求真、善、美,挖掘科学美、感悟智慧美、品味文化美,应成为中学物理美育教学的主旋律.更是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创作中存在"求真"、"崇善"、"臻美"三原则,在总体上反映出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他以率真的个性在作品中展现其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苦闷、愤懑,大胆地抒发出来,袒露自己生命的真实,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女性,关心下层劳动者,并通过情感美、心灵美和描绘大自然的美及健全的人格美等方面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同时,"求真"、"崇善"、"臻美"三者不是孤立的,三者有着内在的和谐性。最"真"的就是最"善"的,也就是最"美"的,"求真"、"崇善"、"臻美"都服从于作者主观和个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