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慧 《科教文汇》2014,(14):54-54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角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她一生经历了被奸污,被丈夫抛弃,最后被处以死刑的悲惨命运。前人曾经把苔丝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她自身,而本文试图从苔丝的性格———纯洁性、反抗性和保守性出发,去探索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美丽、自强、自爱、善良、淳朴的农村姑娘苔丝。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苔丝度过了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成为现代社会的牺牲品。小说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的残暴与虚伪,揭示了造成当时许许多多悲剧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美丽、自强、自爱、善良、淳朴的农村姑娘苔丝。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苔丝度过了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成为现代社会的牺牲品。小说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的残暴与虚伪,揭示了造成当时许许多多悲剧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本文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着重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的,从而是不可避免的.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了哈代的宿命论观点,更渲染了主人公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李伟 《科教文汇》2009,(1):202-202
《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社会、家庭、男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女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文章着力于从以下四方面剖析苔丝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6.
周朋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56-257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中的苔丝是个颇具代表性的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苔丝的悲剧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本文将从苔丝的悲剧入手分析其对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的抑扬。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史平  胡方慧 《今日科苑》2009,(13):201-20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主人公苔丝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两个男性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刑场。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的确,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因此本文的主旨在于进一步分析究竟是什么"谋害"了苔丝。  相似文献   

8.
王琳 《科教文汇》2009,(23):246-246,276
《苔丝》是英国伟大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百年来关于苔丝悲剧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悲剧,更是一个男权文化中性别歧视的问题,对男性和女性给予了双重评判标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权利与尊严被践踏,最终致使她们不能够自我认同,屈服于男权统治,这才是苔丝及众多女性悲剧的真正原因。女性必须正视自我并克服自身的缺陷,勇敢地从男性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聂杉杉 《科教文汇》2013,(13):100-101
哈代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主客观综合因素之下的动人悲剧人物苔丝。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探讨苔丝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出发,对苔丝的命运悲剧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女性与自然的和谐,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残酷无情三方面揭示苔丝跟自然亲密无间,却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矛盾,使读者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苔丝的命运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性格都具有双重性。苔丝是全新的妇女典型,既具有传统女性的善良美德、贞操观念,又具有现代女性的反抗意识。亚雷道德上的伪善则与宗教伪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克莱作为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摆脱阶级束缚又无法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亚雷和克莱两人分别从肉体和精神上残害了苔丝,造成了苔丝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张嫄 《科教文汇》2008,(20):219-220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性格都具有双重性。苔丝是全新的妇女典型,既具有传统女性的善良美德、贞操观念,又具有现代女性的反抗意识。亚雷道德上的伪善则与宗教伪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克莱作为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摆脱阶级束缚又无法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亚雷和克莱两人分别从肉体和精神上残害了苔丝,造成了苔丝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在19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是深刻的悲剧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苔丝的个性,通过苔丝反抗形式的表现,来探究阶级社会的不公,宗教的虚伪,道德传统的丧失和她婚姻命运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杨九红,我国著名导演郭宝昌的《大宅门》中一个悲剧传奇人物。苔丝,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大师哈代作品中的审美主义的化身,两者所处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身上都带有青春的朝气,聪慧的灵气,同时又浑身弥漫着浓郁的凄凉和忧伤。  相似文献   

15.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坤 《今日科苑》2007,(2):86-86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者从女性与自然的渊源关系,批判了启蒙时期形成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其宗旨是要呼吁人类要共织生命之网,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妇女观和其作品中揭示的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迫下苔丝的悲惨命运,旨在帮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理解这部作品,借此凸显哈代自然观及妇女观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6.
刘慧娟 《金秋科苑》2010,(14):126-12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是他个人“心地偏狭,恪守旧制”;“屡兴军旅,好大喜功”不计社会负担;且“知其不可而强为”,违背时代潮流。这就形成了他集器量、将略、宿命等方面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同时,他的悲剧又具有个人、人格悲剧和社会、时代悲剧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7.
刘慧娟 《今日科苑》2010,(14):126-12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是他个人“心地偏狭,恪守旧制”;“屡兴军旅,好大喜功”不计社会负担;且“知其不可而强为”,违背时代潮流。这就形成了他集器量、将略、宿命等方面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同时,他的悲剧又具有个人、人格悲剧和社会、时代悲剧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8.
李刚 《今日科苑》2009,(18):161-161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是鲁迅先生写的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短篇小说。这篇名作,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作家茅盾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一现代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耐人寻味的艺术人物形象,它既给人以审美的体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茅盾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口吻讲述这个人物,相反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叙述语调来塑造这个人物,人物的失败让人感喟和同情。但仅仅把吴荪甫的悲剧归结为时代的悲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吴荪甫形象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他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也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其所处的时代正经历新旧社会的交替,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以及基督教信仰的重塑使其小说创作充斥着浓重的悲观主义.《德伯家的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综合体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及其小说创作思想中的悲剧性,从故事情节及人物着手,可较好地探索托马斯?哈代的悲观主义在《苔丝》创作中的悲剧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