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辽宁省阜蒙县四道沟—党家沟一带及少冷-下押京一带成矿预测区萤石矿成矿预测,并且对资源量进行了预测,系统的阐述了本区萤石矿成矿预测区的圈定和预测资源量的思路、方法及过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五块代沟金矿普查,是2014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2-KC60,任务书编号:[2011]矿产2-84。本次工作圈出10条金矿化带、2条金矿体,4条铁矿化带、1条铁矿体。对区内金1号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普查区求得资源量:金矿石量32 918.65t,金属量为181.77kg。本次普查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60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8年开工的西藏隆格尔-措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专项。项目组通过三年的艰苦工作,在研究区内建立了测区地层系统(图1),查清了各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沉积特征、时代和其空间展布规律及各地层的含矿性;确立了测区侵入岩划分方案;通过对各侵入岩体的接触关系调查和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测年等的研究,明确了燕山晚期岩体的侵位时代为早白垩世;查明了测区褶皱、断裂构造特征,建立了测区的构造格架。查明了测区范围内的磁场分布特征,将区内划分为4个磁场区,圈出正、负局部磁异常64个。建立了测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不同填图单位的解译标志,圈定了遥感异常13处。新发现矿(化)点20处,新发现矿产地4处。初步估算了塔拉客勒拉、加不勒、日阿布洗、德能等铁铜矿产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推进钦杭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年下达了"钦杭成矿带湖南段1:5万航空物探调查"工作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对钦杭成矿带湖南段开展1:5万高精度航磁和伽玛能谱综合测量,查明该区域航空磁力和伽玛能谱特征、分布规律及地球物理成矿背景,为工区进一步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地球物理资料.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于2010年实施,2014年底完成全部野外工作量.2015年完成成果报告.项目共圈出多金属找矿远景区28个、放射性铀找矿远景区12个,新发现矿化点8处.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一重要的钼、钨、铝、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同时非金属矿产丰富,具有良好的萤石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一个大型萤石矿床和多个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总结认识,以期为区内今后的萤石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是2012年批准设立的第二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范围涉及隆子县、错那县和措美县,总面积约1807km2。该整装勘查区在构造上处于近EW向绒布-隆子和洛扎-觉拉区域性断裂之间,其西侧为近SN向错那-拿日雍错断裂带,北东距也拉香波变质岩穹窿约20 km,南距藏南拆离系(STDS)约30km。目前整装勘查区内已发现扎西康、柯月等大型铅锌矿床两个,以及则当、索月、吉松、拉木由塔、马扎拉等一批中小型铅锌或金锑矿床,已探获铅锌资源量超过300万吨,被认为是藏南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多金属矿和金矿资源富集区。  相似文献   

7.
“湖南桂东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批准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于2005年以“矿调〔2005〕12-8号”任务书下达给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2006年3月正式启动。调查面积2640平方千米,野外工作年限为2006~2008年。为明确下一步调查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又下达了“矿调〔2006〕12-8号”任务书。总勘查费用740万元。项目在桂东地区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测量(1660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修测(980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190平方千米)、1:5万高精度磁测(2640平方千米)、1:5万遥感地质解译(2640平方千米)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检查,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略阳金家河-阳平关一带金多金属矿产调查"项目(工作项目编码:1212011120575)工作区地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秦岭西段,属秦祁昆造山系、西藏-三江造山系、华南陆块三个一级构造单元,涉及白水江-神河陆缘裂陷带、勉略结合带、碧口-陈家坝洋岛弧盆地、阳平关构造楔四个四级构造单元.项目共提交赵家山铁矿产地一处、秧田坝金矿点一处、太阳岭磁铁矿化带三条;通过同位素测年,解决了赵家山铁矿赋矿地层时代归属问题;对金、铁、铜等矿产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开展了成矿预测.项目对勘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工作成果对相似地区矿产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粤北潮水坑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分析,认为粤北潮水坑Ⅱ号萤石矿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拉水峡铜镍矿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水峡铜镍矿经20多年开采,资源枯竭,如何在已知矿周围寻找到接替资源成为矿山获得新生的关键。为解决矿区覆盖严重、矿体隐伏地下、常规矿产勘查方法无法发挥作用的难题,2005年采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拉水峡已知铜镍矿周围进行了1.5km2地气详查,目的是寻找铜镍矿靶区,为钻探验证提供依据。地气详查结果表明:已知矿体上方地气异常明显,指示元素主要为Ni、Cu、Co、Pb、Zn、Cd、Ag、Bi、Mn、Sb,能够很好地指示隐伏矿;全区共圈定出7个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别是异常3、4和7的强度高、面积大,可能由隐伏铜镍矿化体引起,建议首先对异常4进行钻探验证。一旦拉水峡矿区找矿获得突破,将对区内被覆盖的其他铜镍矿化点的资源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汤绍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的“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513001)被批准列入“2005年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计划”。该项目野外工作时间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二马和杏山两个勘查区共完成地表钻探42个孔3729195m及其他相应地质、物探、水工和测量等工作,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4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8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栾木厂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多金属成矿区内,矿区发现金矿脉4条,其中以2号金矿脉为主,现已探获控制的(332)资源量近4t。本文通过对栾木厂金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物探、化探工作,结合该矿区矿体特征、矿物特征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成矿时期属燕山期。矿床为石英脉型,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经历了多次热液活动,形成方式以充填为主。重点是2号脉矿化富集规律、矿体三维空间变化规律、断面波形控矿规律,以及金矿体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对2号脉深部含矿部位进行预测,同时对2号脉SE延伸部位瓦窑沟地区重点开展物化探(高密度电法和化探)工作,预测2号脉南侧和北侧次级断裂或平行断裂有一定找矿远景,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研究了汤原县宝山-振兴勘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油页岩矿层等成矿地质背景,阐述了汤原县宝山-振兴勘查区各油页岩矿层赋存特征和矿层质量特征,估算了预测的油页岩及页岩油资源量,并对汤原县宝山-振兴勘查区油页岩资源勘探开发前景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处于杨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王司-龙山大背斜,属王司背斜铅锌矿化区。区域内矿体产于中寒武系白云岩的地层中;区域上受都匀和蔓洞断裂带的控制,沿该断裂带铅锌地球物理异常明显,出露的铅锌矿床(点)、矿化点,矿化层位稳定,矿(化)体受岩性、构造控制明显,充分证明了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矿山企业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矿山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一大批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2012~2014年,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资助下,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西藏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岩体矿山密集区深部铬铁矿战略性勘查”和“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矿岩试样的物理电性特征测试,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和碎裂岩的电阻率变化范围为2317~2664ΩM,极化率的平均变化范围1.14%~1.45%,相对具有"高阻、高极化"的特征,说明研究区具备地球物理勘查前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选用激电中梯进行勘探试验,目的是了解主要容矿构造F1断裂蚀变带内的矿致异常特征,预测矿体的深部延伸。经对激电中梯成果圈定的4处异常区分析发现,其中3个与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位置相吻合,推测为矿(化)体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苍峄铁矿成矿带为一大型“鞍山式”磁铁石英型铁矿成矿带,规模较大,延伸较远。矿带西部出露区、中部半隐伏区、东部埋深300米以上各区段已开展了铁矿勘探工作,探明了石门、泥河、王埝沟等矿区各矿段的资源储量并已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铁矿资源需求的加大,其铁矿的找矿勘查逐步走向矿区的深部和外围。2006~2012年,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安仰生高级工程师带领勘探队于苍峄铁矿带东部沟西区段进行铁矿地质勘查,历经几年的艰辛与努力,成功勘查并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全深隐伏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该矿床已通过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储量评审办公室评审认定,探明新增铁矿石资源量1.64亿吨,证实为一大型铁矿床。它的成功勘探,为找寻深隐伏区同类型矿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次工作圈出矿化蚀变带17条,通过AuⅢ号矿化带、Ⅶ号矿化带圈出1、2号金矿体。大致了解了矿(化)体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矿化蚀变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正式启动的“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铜多金属调查”项目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项目组在此前勘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在西藏境内确立了继藏东三江斑岩铜矿成矿带、藏东南(冈底斯)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之后的第三条铜多金属成矿带,即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藏北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证实了多龙矿集区的存在,除已发现的多不杂、波龙、拿若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外,还有多不杂西、地堡那木岗、色那、色那东、铁格龙南、尕尔勤、赛角等极具找矿潜力的矿(化)体,初步估算了多不杂西、铁格龙南、色那、尕尔勤等的资源量,在70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发现众多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  相似文献   

20.
阿里河-加格达奇地区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发育多处自然重砂异常和1∶20万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发现了多处黑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矿(化)点,结合该地区构造期次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该地区的地层和侵入岩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