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江涛 《中国记者》2023,(8):126-128
<正>刘白羽是我国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曾写出很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型记者。从1946年到1949年,从松花江到长江,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刘白羽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跟随解放大军南征北战。他是战士,是记者,在战火纷飞中坚持采访写作,用一大批经典报道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人民军队英勇奋战、取得胜利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2.
冯东书的建议很好,他的《采访遇奇》也写得很有趣。这里我也提供几条“记者奇遇记”。第一批住进蒋介石卧室的记者国民党统治时期,哪个记者敢到蒋介石的卧室里去睡觉?谁也不敢。新华社记者李耐因,1949年随解放军打到浙江,却成为第一批住进奉化溪口蒋介石卧室里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不知您是否知道,一篇《沸腾了的北平城》,记述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入城式的壮观场景,并于1949年2月15日以新华社华北电讯方式,而传遍大江南北。也不知您是否有印象,一篇《长江三日》,连续多年分别被编入我国高中、大学的教学课文里,作为学生必修课程,那优美而亮丽的文采,鼓舞和教化了多少人!文章的作者、年已八旬高龄的刘白羽先生在一个秋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年了。想起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的报道,内心还是十分激动。那年我21岁,是人民日报最年轻的记者。1948年深秋,我离开美丽的清华园,奔赴华北解放区。12月在良乡,组织上分配我到人民日报兼新华社华  相似文献   

5.
笔者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在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4版中,惊喜地看到了《我们飞行在人民首都的上空》的报道,其作者是柏生、家炽。我通过报社老干部办公室查找到柏生家的电话,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按约定专门拜访了柏生大姐。柏生本名为陈柏生,1926年生于北京,194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随后即奔赴冀中解放区。1949年1月开始在新华社当记者,3月调《人民日报》当记者、编辑至离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新闻记者。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柏生采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邓拓同…  相似文献   

6.
我和张家炽同志认识是在1949年秋。那时,北平刚刚解放不久,张家炽从人民日报调到新华社,在总社采访部任记者。1951年,我到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后改组为上海分社)工作,张家炽夫妇也随即调到上海,尔后又从上海回到北京,前后37个年头,一直在一起工作。因此,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对他的不幸过早去世,我是十分悲痛的。张家炽早年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是40年代蒋管区进步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解放后,他服从工作需要,当了一名新闻记者,在新华社30多年,大部分时间从事经济报道,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及其经过的曲折历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新闻学理论方面也颇多建树。本书收集张家炽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0,(6):27-27
何平(1957年—),新华社总编辑、中国记协副主席、高级记者。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6年至1977年在北京近郊农村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新闻编辑部记者、采编室副主任、部主任助理、新华社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兼国  相似文献   

8.
刘白羽小传: 刘白羽,1916年9月28日生于北京。193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抗日战争爆发到延安遍访华北各抗日游击区,写了《同志》、《记左权将军》等报告文学。1937年到太行山,1940年回到延安,编辑《文艺突击》。1944年到重庆,编辑《新华日报》副刊。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作为《新华日报》记者,深入东北,写了自“九一八“以来第一本报道东北的专著《环行东北》。1946年冬,由新华社总社派至东北担任军事记者、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战斗。后随军从松花江转战至长江以南,报道我军解放北平、武汉以及新中国诞生的情况;同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因编创中国、苏联合拍的记录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这以后出版过报告文学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小说集《晨光集》,散文集《红玛瑙集)等;同时,发表了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等。1978年出版《刘白羽散文选》。1985年出版了《大海》。1997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 去采访刘白羽老人的那天,正值清明,空气...  相似文献   

9.
从南京到沈阳 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我是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22支社的记者。我们随军解放浙江,打到海边停下来,准备进军海上,解放被国民党盘踞的舟山群岛。随后就是打大榭岛,打金塘岛,打册子山,向舟山主岛定海逼近。1950年5月中旬,盘踞舟山的12万国民党军在我军压力下弃岛南逃台湾,舟山群岛全部解放。这年8月,我和王玉章同志奉调回当时驻在南京的新华社三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下半年参加解放舟山战役,到1955年1月份解放—江山岛,六年多的时间,我一直作为一个记者生活在浙江前綫。在这期间,我和前綫部队官兵同过生死,共过患难,尝过种种艰辛,享过种种欢乐,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第一课 1949年11月间,当时我是新华社二十一支社兼拂晓报社的记者。支社和报社领导同志要我带一个记者组去一支部队采访。这支部队逐岛攻击,已经打下了六横、桃花等好几个岛子,正在准备向舟山本岛和附近岛屿进攻。我们要去的这支部队首先要过海。经过几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英国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的当天——1998年12月16日,马格达当地时间清晨6时15分左右,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卧室里的电话铃声不绝,刚熬过一个通宵,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儿的我急忙拿起话筒。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可靠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今天下令,所有在巴格达的武器核查人员立即撤离伊拉克。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我心里很清楚。挂上电话,我一路小跑地上二楼,唤醒分社另一名年轻记者刘加文,并马不停蹄地陆续打电话通知远在北京的新华总社和开罗分社。数分钟后,有关消息用中文、阿文、英文通过海事卫星传到了新华社北京总社和开罗分社,乃至全世界。 据总社编辑部事后来电告知,从北京总社编辑部发出的第一条关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撤离的消息比美联社足足快了两个半小时。新华社中东总  相似文献   

12.
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我随部队进入了南京市。由于形势迫切需要,党很快在这座新解放的城市出版了新华日报。我从第三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调到新华日报工作。那时候,整个报社编辑部里充满了紧张热烈的战斗气氛。采访部的记者们一清早便纷纷骑着自行车出发,到各个部门采访,傍晚回来,立即写稿,夜晚编辑部里经常灯火通明。记者们写的大都是新闻,稿子当晚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11日,正值中秋佳节,我拨通了刘白羽先生家的电话.小汪秘书说:"你也好吧,我听出了你的声音,你是通州区政府的杜大夫,请稍等."一会儿听到先生的声音,我赶忙说:"刘老,今天是中秋,首长委托我去拜访您,您看何时方便并再一次正式邀请先生您来通州,来张家湾,来家乡看看."  相似文献   

14.
又到雪花飘飞时。中国的一批文人汇聚北京饭店,参加人民文学社举办的“中国脊梁”报告文学获奖作品颁奖大会。满头白发的刘白羽同志来了。他飘然进入会场,缓缓地走向主席台,那样缓缓地坐下,慈祥地看着一张张热情的脸。刘老那样安详地坐着,像一位世纪老人,微笑着和每一位前来问安的人握手;微笑着和每一位要求合影的人配合,完成一次次造形。我和刘老合影时,提出了为他写个专访的请求,他微笑着答应了。第二天,我来到刘老的家。~进门,他就说,来来,我耳朵背,请你坐近点,今天没有别人,咱们可以放开谈,你说谈什么吧。我说您作为…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16.
从“张海迪为什么要留长发”的争议到“金晶发型”的流行 金晶被誉为“轮椅上的天使”,是个漂亮的姑娘。北京残奥会开幕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她拨弄着自己的长发,开心地玩“我的发型现在很流行,可以称作‘金晶发型’。”  相似文献   

17.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荷枪实弹的我人民解放军气宇轩昂地将总统府踩在了脚下,在场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摄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年,也是我踏上记者岗位的第一年。50年过去了,1949年依旧深深刻印在我脑际,有多少难忘的人和事在我心底翻滚,使我情不自禁,写下记忆深处那些鲜明的印象和镜头…… 当时平津战役已经打响,由彭真任书记的北平市委和由叶剑英任主任的北平市军管会在良乡正式成立。接管北平急需大批干部,我们这批从北平、天津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就成为合适的人选。经市委组织部分配决定,我去人民日报社兼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记者。我和北大的陈迹、陈骥,燕京的陈泓一起,向负责北平新闻工作的范长江同志报到,他对我们这几个“新兵”表示热烈欢迎。 我的记者生涯从此开始了,那时我20岁,是人民日报社最年轻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传媒名流     
何平,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高级记者,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同年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部记者、政治新闻编辑室副主任、国内部主任  相似文献   

20.
彭昭之 《中国记者》2020,(1):126-127
2019年11月22日傍晚,宋振平老师走了,有新华社总社的同事在朋友圈里怆然写到:这个冬天有点冷!又一位新华社记者走了……宋老师离世的消息确实来得比较突然,从2019年春季他确诊患病后,分社同事们曾多次探望他。宋老师一直是一个非常乐观勇敢的人,多次的化疗让我们每一次见面都感觉他消瘦了一圈,但他却总是很高兴,总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继续下乡采访发稿了,每当说到要返回工作岗位时,他双眼中总是闪烁着亮光。这种神采我很熟悉,在我见过的很多新华社记者的眼中都能看到这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