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校生”与“高收费”(续)●浙江省台州市孙宏载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制止“择校生的高收费”应该缓行。教育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所制约的,但它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当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出现“择校生的高收费”现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  相似文献   

2.
北海市教委提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注并严重困扰着素质教育实施的“择校生”问题。他们的实践证明,“择校生”问题虽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但只要领导思想明确,肯下决心,措施得力,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读者读后有何见解,可来稿参与讨论。—编者择校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择校生的萍在,不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也妨碍了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过去我市也曾受“择校生”的困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在教育领域开展了从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快慢班”问题,国家教委曾发出《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招收“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办“快慢班”问题已经定性,本文就不作讨论,而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办“快慢班”问题谈谈一家之见:  相似文献   

4.
“择校生”小议张晓静近年来出现的“议价生”、“择校生”现象,从一开始便引起教育界内外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对当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十分有意义的。顾名思义,“择校生”不是按学区入学的学生,而是那些避开本学区,舍近...  相似文献   

5.
粤教新声     
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这一政策是2003年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工作之一。教育部规定,各地择校生的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要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金额外收取其他有关择校的费用。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问题,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强化了“应试教育”,拉大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而且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法》,严重损坏了教育的形象。1996年,国家教委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问题作为重点工作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制止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意见》等五个文件,召开了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治理乱收费工作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五不准”的要求,同时狠抓落实,先后派出多个检查组到十几个省、市、区检查“五不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及时查处群众举报的案件。这一系列措施,使一些地区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那么,为何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问题久治不愈?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乱收费和择校生高收费产生的原因 1.办学经费不足  相似文献   

7.
择校启示录     
话说近些年来,“择校生”现象,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愈演愈烈。我们采访了一些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专家和部分“择校”的主角——择校生  相似文献   

8.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3,(8):112-112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择校”现象,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对此,教育部曾三令五申,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制止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生”现象。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相反还有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择校生”说起──对义务教育本质特征和规范化的思考梅汝莉近年来,因普通学校择校生的收费问题,在政府、学校和家长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发文告、下禁令,真重要理由是维护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普及教育,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行为。我国...  相似文献   

11.
《湖北教育》2003,(18):11-11
近日,省教育厅、物价局和财政厅就今年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试行“三限”政策的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三限”政策指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必须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择校生录取分数必须控制在当地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以上,且在被选择学校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学校录取分数线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教育乱收费问题,提出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应采取的措施。即: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强化国办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的规范要求;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湖南教育》2006,(6):4-5
教育部规范公办高中招生择校生不得超过三成,教育部紧急部署雨季学校安全工作 重点清查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两免一补”让35万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健康口袋本”工程启动,教育部要求搞校庆不得铺张浪费:从严查处校庆违规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的适应与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在教育过程中,某些原因使学习者的学习受到短时阻力,一旦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学习适应不良。现阶段,普通高中存在两种学生:一种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生,另一种是计划外的择校生,由于大量的择校生涌进普通高中,致使学校出现大量的学习适应不良学生,  相似文献   

15.
“择校生”与“高收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教师进修学校孙宏载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掀起了一股“择校热”从而引发了学校的“高收费”。不少同志就此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专...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教育部规范公办高中招生择校生不得超过三成今年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以学校为单位计算,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总数的30%,比例低于此标准的不准提高。据教育部监察局局长刘金平介绍,教育部2006年将继续巩固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三限”政策,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力争逐年有所降低;要切实将择校生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要按照报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一次招满。目前,仍有部分学校以招收择校生为名违规收费。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是教育部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据介绍,教育部正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遏制择校现象的蔓延势头。(摘自新华网)教育部紧急部署雨季学校安全工作重点清查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针对近日四川、重庆等地接连发生小学教室、厕所围墙垮塌事件,造成多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等情况,4月19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部署开展中小学校舍清查,做好雨季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校舍安全和危...  相似文献   

17.
针对“快慢班”问题,国家教委曾发出《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招收“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办“快慢班”问题已经定性,本文就不作讨论,而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办“快慢班”问题谈谈一家之见。随着高中阶段招生面的不断扩大,以学生成绩为衡量标准的生源“质量”日益下降,学生主体的认识差异性越来越大,呈现出多层次性。这就对传统的高中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高中教师都有这么一句无奈的感…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自从高中扩招之后,每年都招入一定数量的择校生进入我校就读,由于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择校生90%都是学困生。如果按正取生进行教学,这些择校生是很难跟得上,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学校领导和教学一线教师提出了“慢班教学”这一新课题。本文就从我校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少数民族地区慢班教学的现状、施教的原则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周济:06年禁止一校两制禁止以改制为名高收费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部长周济说,今年停止审批义务教育新的体制改革学校,不准搞“一校两制”,更不准以改制为名高收费。他还指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择校生比例过大的问题。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即“一校两制”,是指以体制创新的名义,在同一学校内分批次招收新生,而且按不同批次收费,这后来逐渐演变成“校中校”等现象。这种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就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当大的争议。教育部将查近期学术造假事件据中新网消息教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