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外语“磨蚀”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实际,着重阐述了外语“磨蚀”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外语能力评价、能力保持、教学内容和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磨蚀前外语水平、与受蚀语的接触、外语学习方式、社会情感因素等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并从语蚀本体研究、外语习得理论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三个方面,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探讨外语磨蚀影响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外语磨蚀是制约外语学习者能力保持和提高的重要因素。外语磨蚀产生的原因包括学习者磨蚀前的外语终极水平、与外语接触的频率、学习态度与动机、文化程度及外语文化氛围等。以外语磨蚀的内在规律为理论根据,结合高职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外语教学的基本状况,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语磨蚀的负面影响,为英语能力的保持和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关键阈值是指外语学习存在一个熟练水平,为防止外语磨蚀,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水平。本文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的阈值水平和外语磨蚀的关键阈值水平的确立过程,对比分析了我国外语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水平必须达到或超过关键阈值水平,并加强听说训练才能保持学习者的外语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语教育呈现低龄化趋势,是否提倡学龄前儿童进行外语学习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及其假说探讨了年龄、受蚀语接触与磨蚀前外语水平三个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外语磨蚀影响,分析得出学龄前儿童自身认知发展不完全,学习外语更容易受到干扰与磨蚀。外语学习应当遵循认知发展与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外语接触环境,提升其语言水平,语言才能更好地习得,不易随着时间磨蚀。  相似文献   

6.
邝芸萱 《考试周刊》2012,(41):81-83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汉语语境下的英语磨蚀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内从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阐述英语教学的研究很多,但是从外语磨蚀的理论这一角度谈英语教学的研究很少。本文在中国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磨蚀研究中的回归假说、关键阀值假理论提出语言磨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促进大学英语有效地教与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减少磨蚀现象。  相似文献   

7.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晶  张钰东 《考试周刊》2009,(3):167-168
语言磨蚀研究对促进外语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内语言磨蚀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上仅限于语言磨蚀的原因、影响因素等,而对某一语言方面的磨蚀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语言磨蚀的研究情况,指出词汇习得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语言词汇磨蚀对我国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外语磨蚀属于外语学习的逆过程,意指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结束后,其外语水平随着外语使用的减少或停止而逐渐减退.为了推动国内外外语磨蚀领域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取出影响外语磨蚀的主要因素,再基于这些因素对磨蚀程度的影响力度,依靠数据分析,确立导致磨蚀程度迥异的分界线,最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综合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语言磨蚀对外语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内语言磨蚀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上仅限于语言磨蚀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语言磨蚀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等,全方位的考察尚未起步,比如语言磨蚀对外语学习的启示。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磨蚀的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其外语和母语语言能力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与之相呼应,现代外语教育的第三空间观要求外语教师同时均衡发展目的语与母语能力。对外语教师的语言磨蚀研究不仅要关注其外语磨蚀,母语磨蚀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语言磨蚀研究领域中外语写作技能磨蚀的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运用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外语写作抗磨蚀教学方法,将对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写作水平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寻求外语写作抗磨蚀方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磨蚀研究从一个全新视角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重要启示。本文概述了语言磨蚀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外语磨蚀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如何有效的改进大学英语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和保持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关于外语磨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语言磨蚀的原则和因素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为语言磨蚀不是简单的反复、倒退、遗忘,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多种变量在磨蚀过程中共同发生作用,因此研究语言磨蚀需要借助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模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最新技术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外语磨蚀过程中的语言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次英语测试的对比分析及电话回访,进一步证明了外语接触量、语言态度和动机以及读写能力等因素对外语磨蚀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帮助学习者如何将外语磨蚀程度最小化,并进一步促进我国语言磨蚀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言磨蚀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从语蚀理论出发,本文对目前外语测试评价提出一些思考建议:测试时间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提高考试水平级别、优化外语能力评价体系、合理运用社会情感因素、引入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等,希望形成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以促进语言学习、减少语言磨蚀,经济有效地保持外语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6.
外语磨蚀理论与外语教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已成为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投入成本最大、教学效果较差的课目。根据外语磨蚀的理论,当务之急是改变外语教学低龄化趋势,强调外语教学应达到“闽假设”规定的最优外语水平,完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推行外语教育终身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云南地区职业院校的36名在职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英语能力测试,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发现云南地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存在着英语语言能力磨蚀,其语言磨蚀与其教龄存在着镜像特征。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并结合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现状,来探讨云南省职业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对外语教师语言水平的维护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外语磨蚀看大学英语教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许多大学生在正式英语学习结束之后便减少甚至停止使用英语,导致他们英语能力减退,出现了严重的外语磨蚀现象,极大地浪费了学生的个人努力和国家的教学资源。本文分析了外语磨蚀的原因,为避免学生英语能力流失、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关键事件"理论来辨别某高校不同专业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关键事件,研究结果归纳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起因以及态度改变的原因,探讨了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作为教师,应该对外语学习中的关键事件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并从关键事件的分析中反思教学实践,提高自己教学反思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外语学习者第二语言磨蚀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外语习得方式、磨蚀前的外语水平和磨蚀中的外语接触、受蚀时间跨度、年龄以及社会情感因素等。外语磨蚀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制定出ESP词汇习得的最佳时间,形成高效的ESP词汇策略训练机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完善ESP继续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