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歌颂大好河山、寄情风花雪月的文学名句,这些文学名句与地理教学也息息相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用文学名句识记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文学名句、谚语探讨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巧用歌曲简析南北纬度地域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巧用文学名句欣赏迥异的地貌景观,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巧用文学名句发现植被地域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巧用文学名句、歌曲阐释环境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措施能不断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历代名篇中,《滕王阁序》实在是一篇名句迭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怎样让这流传千古的美文激起学生兴趣?怎样理解作者蕴藏在文中的复杂感情?怎样让学生学得愉快,情人文中?教学中,我抓住文章名句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尝试通过名句梳理文章思路,着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们兴致盎然。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文学教学相比,影视文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影视文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改编、剧本写作、影视作品导演与拍摄、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等具体实践技能。当前,中国高校影视文学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课程性质模糊、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匮乏等问题。影视文学课程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尝试与革新,加强教师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础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课程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汉语言文学课程更容易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把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探讨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式,提出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超 《考试周刊》2011,(76):173-174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作品犹如璀璨群星。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引用这些文学名句,那么对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克服片面强调学科的本位思想,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交叉发展,恢复科学的相容性和整体性,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下面根据初中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一些探讨。一、化学教学与古诗句相联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古诗名句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则给人以联想和启迪,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起思考,发现问…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课程对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积淀英语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方面的缺点,阻碍英美文学教学的创新改革。因此,应在教师与学生、文学史与文选、电影与文本之间构建有效的互动关系,全面推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互动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犹如璀璨群星。这些文学名句时常被引用来进行地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相似文献   

9.
文学名句名段不仅脍炙人口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在课堂上巧妙地加以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乐趣横生的教学中学习,以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鉴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培养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尽力贯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规定,在教学中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对英美文学的认识和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交流和促进文学课程教学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国金 《英语广场》2017,(4):106-108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规划中的必修课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现如今在很多大学英语课程中英美文学课程受重视度不高,因此就英美文学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深度结合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在分析英美文学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结合大学英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但在英美文学课程发挥的作用仍不显著。该课程难度大、内容丰富、课时量少,只有通过网络手段将课堂教学进行拓展,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入门,探讨英关文学资源的网络配置、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互动的特点,指出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责任。旨在为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学欣赏课是一门调动学生经验去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审美价值的课程,如何最大化的优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如何充分发挥文学欣赏课的真正价值,让学生从中受益,是摆在文学欣赏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文学欣赏课的本质目标入手,试图分析文学欣赏课程对大专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学课程倡导“多元、质疑、探究”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汉语教育硕士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忽视文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欠缺对学生生源特点的分析把握以及文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低迷困境,可以尝试多种途径予以突围。明确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实施探究型的专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提倡质疑探究精神;拓宽教学视野,走与中学文学教学相互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不断地改革,教育制度不断地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受到重视。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逐步进入了状态。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重点在文学的理论上,小学生不是很感兴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求教师实施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讨,通过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虞舒璇 《海外英语》2022,(18):106-108
高校英语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活动也是提高人才英语运用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该文以英美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英美文学在课堂中的融入价值,分析教学渗透现状,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加强教材与英美文学作品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与语言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岳杰 《海外英语》2022,(23):149-151
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英语文学课程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较为陈旧,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该文首先对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支架理论进行概念的阐述,进而分析支架理论在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希望对我国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一直承担着语言培训、文化传播、德育等多项职能.在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时代背景下,通过打破英美文学课程孤立性,将本科四年作为一个整体,规划英美文学的全程渗透式教学,又重点关注英美文学的模块化专项教学,使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学习英美文学,进而解读文学背后的文化、美学等,充分发挥英美文学课程的应有教学功能,同时也能更有效激励教师积极提升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理论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文学教学是英语专业以及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水平进行整体优化和提升的重点课程。但是从现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现状来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认知诗学较为注重对文学的文本解读,旨在将文学理解能力与实际的生活能力结合起来。在认知诗学的角度和视野下,开展英美文学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这项语言技能的掌控力,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通识意识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入手,围绕认知诗学角度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并就认知诗学视野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20世纪文学批评与英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多维多向地开展文学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全面把握文学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以文学的“无用之大用”培养学生的智商与情商,顺应时代发展对复合性外语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