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的新闻报道中有不少创新,出现了不少好报道,作了一些成功的尝试。不是星星点点,而是多少形成了一点气候。新闻界有的人士认为,这个变化非常可喜,可以说在两个方面有突破:一是在报道内容上有所突破,使新闻更加接近群众,更加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了。跳出狭隘的业务技术、单纯工作指导的圈子,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二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高科技化,经济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本期陈力丹同志《关于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读尼尔·加文主编〈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是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阐述经济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巨大影响力和重大社会责任,一旦在重要经济事实报道上或重大经济形势预测上出现失误,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该文还对经济新闻的特点、如何报道好经济新闻和针对我国两份报纸的财经专版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介如何报道自己新闻界的新闻?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问题。现在大城市一般都有几家主要报纸,于是便会出现这种现象:比如评好新闻奖,本报只得了一个三等奖,不仅消息里要着重强调还作上标题,而一等奖是谁,却提也不提———只订阅这家报纸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座谈会上,有位老新闻工作者谈到人物报道中模式化、脸谱化的问题时,颇为感慨。俗话说,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即使是孪生兄弟,相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至于人的思想、性格,由于身世、经历、职业、教养不同,更是千差万别。但在我们一些人物报道中,千姿百态的人,却一个个成了相同的模型。比如:一写“大干”的模范,就是不吃饭、不睡觉,轻伤不下现场,带病坚持工作;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的经济宣传有进步,最近一段有些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一些敏感的、难度大的、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有了反映;(二)对经济改革的形势、成绩、先进人物、经验、问题作了积极的报道;(三)对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作风作了一些批评、揭露和事件处理的报道;(四)对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作了公开报道;(五)对灾害、重大事故及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作了报道;(六)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新闻媒体如果有失真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赞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报道失真问题往往也在记者身上,那么记者如何避免采写失真稿件呢?  相似文献   

7.
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有一些体会,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就“问题·话题·标题”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与大家讨论。关心实际脑袋中多装问题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大家都谈到一位记者的话:“作为一个记者,脑子里应每天、每时、每刻都要装着很多问题。”怎样多装一些问题,成为一个“富记者”?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未解决。原因何在?我体会有三点:一是对中央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把握不住全局,不知道当前报道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对实  相似文献   

8.
读杂书记     
新闻是一门学问,记应该是个学问家。做学问的人就必须看书,而记看的书则更应该是上自天,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其特点是多而杂。在各新闻单位,要求记多读书、多写读书笔记提倡了多年。这篇读书笔记,是众多《解放军报》记读书笔记中的佼佼,反映出作真读了书,真动了脑筋思考,很值得一读。本刊下期还将选登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有位代表发言中提出:当前要强化对民主法制的正面宣传, 减少对恶性案件过多过滥的报道。 这位代表的建议提得很有针对性。笔者认为,一些媒体不仅要认识到对恶性案件报道确实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还要通过总结找出这类报道中存在的需要改进之处。比如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因工作关系经常下基层,确实感到有一种消极的社会风气,就是为四化积极干工作的人受孤立、受嘲弄。作为党的报纸,怎样为解决这种消极的社会风气而努力呢?我注意看了一些报纸,感到沈阳日报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沈阳日报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注意了这个问题。在3月9日《沈城论坛》专栏里发表的《为啥一宣传就“臭?”》十分有针对性。8月份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下达之后,沈阳日报注意从正面为主做了连续报道。比如:  相似文献   

11.
于友同志的《名记者的脚印》付梓前夕,有幸拜读全书校样,获先睹之快。读毕掩卷沉思,得读书笔记数则。现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及本书读者。有感而作近年来,常听到一些有志于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名记者?怎样才能够成为像当年范长江、孟秋江、羊枣、恽逸群、石西民、杨刚、子冈、浦熙修……那样有成就的名记者?  相似文献   

12.
1960年3月中旬,《新湖南报》编辑部从湖南省煤炭局得到一个新闻綫索:辰溪煤矿连续三年雨季增产,对于在雨季如何保证增加煤产量,有一些比较好的经验。编辑部把这个报道任务交给了我。当时正是全省煤炭供不应求的时候,又是雨季到来前夕;根据湖南煤炭生产规律,一般都是雨季减产,特别是当时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小型煤矿,缺乏“与水争煤”,的经验;因此编辑部特别重视这一新闻綫索,要求尽快地把辰溪煤矿的经验报道出来。接受这个报道任务以后,我又喜又愁:喜的是编辑部给我详细地交代了报道意图,使我在采访之前对煤矿雨季增产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思想上有了一个“底”,愁的是自己原来是作农村报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报纸刊登了有关王蒙同志任文化部长的报道。记者以高度的敏感,抓住年轻(相对而言)的作家当部长这一特点,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一些“专访”之类的报道,应当说主要方面是成功的。但是,有的报道显得过分匆忙,对引用的一些事例未作推敲。譬如,有一篇报道这样写道: 从作家到部长,王蒙并非第一人。茅盾也曾是从作家到部长。据说茅盾当文化部长后,没有再写小说。多了一个部长,少了一个作家,不少人为之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勃兴和高新技术的崛起,经济报道已成为众多新闻媒体的主角,对广播电视台来说也是如此。把经济报道做得既有深度、有分量又耐听、耐看,一直是广播电视界同仁积极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的问题是尽管作了很多努力,一些台的经济报道仍不够尽如人意。比如就事论事、一厂一店的报道比较多;枯燥乏味、见物不见人的报道比较多;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的报道比较多等等。  相似文献   

15.
多报道典型,报道好的典型,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提高广播新闻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典型报道也存在一个质量的问题。在多年的采编工作中,我对如何搞好典型报道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成就报道作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一种形式历来是新闻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成就报道的状况和产生的社会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人民群众常把一些成就报道称作“唱赞歇”,这些被称为“唱赞歌”的成就报道,就其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说,要么是指其数量过多、过滥,要么是指其内容贫乏、片面、失真或虚假。事实上,成就报道暴露的这些问题,在不少新闻节目和新闻报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尤其要防止和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即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中存在的一种“唱赞歌,不怕多”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7.
我在新闻战线已经干了十八年了。其中十二年的记者生活,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作一个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记者,不仅要及时捕捉基层单位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更重要的是还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说实在话,在一些单位领导人心里,记者见识广,跑的单位多,他们愿意和记者交朋友,希望记者把别人的“新招”告诉他们,以便借鉴他人,少走弯路。从而使我悟出:记者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做:就是宣传新鲜经验,做些实际工作。有了这个发现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各新闻媒体充分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大力开展舆论监督,对一些违法乱纪、有碍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碍于两个文明建设的人和现象进行批评,遏制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滋生蔓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竿见影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新闻工作者感到开展舆论监督非常艰难。一是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把以表扬为主的新闻叫做正面报道,把舆论监督叫做反面报道。人们只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认为新闻单位是党的“喉舌”,就应该多说好听的。搞批评报道,是在给党和政府的“脸上”抹黑。对舆论监督,既怕“暴露社会主义阴暗面”,又怕“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因此,舆论监督处处受阻。二是在采访实践中,记者们常常受到“权力部门”和“权力人”的阻挠。比如,某个部门在被一家媒体批评后,这个部门就公开宣称:“今后,我们××系统不欢迎新闻记者的采访!”最近又有报道说,江苏某市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名为《关于接待外地记者来我市采访应注意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的真正用意,就是防范外地记者来写该市的批评报道。 三是人情因素间接地制约了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面对现实社会的人情怪圈,舆论监督受到了很大的牵制。这些人情,有来自朋友方面的,有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新闻主要反映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心态,以扶正祛邪、抑恶扬善为己任,这就不免会涉及到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作为采编社会新闻的记者、编辑,不仅要写好、编好每一篇社会新闻,还应对一张报纸、一个时期所发的社会新闻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和思考,使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一) 八十年代初,有些报道(主要是农村报道),常自觉不自觉地宣传这样的观点:生产上去了,生活改善了,道德水平也自然提高了。比如某地在推行家庭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内参编辑工作中感到,怎样把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融为一体,是动员大家写内参。拓宽内参报道领域,提高内参参考价值极需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内参与公开报道的三个关系。一、内外同步,全面反映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记者住采访、总结某项工作成就时,往往会听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反映,如制度不配套、优惠政策不到位、资金紧缺等,有时还可能发现“大好形势”背后的问题;在采访先进人物时,会听他述说一些苦恼,如不被理解、生活困难、媒体报道失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