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地方报纸的通讯员,这两年我最大的体会是针对报纸开设的专栏写稿,使我增长了聪明才干,领略到了从事新闻写作的乐趣。 两年多的实践使我认识到,针对报纸的专栏写稿,有诸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稿件的质量。因为有  相似文献   

2.
我“爬格子”已有9个年头了,相继敲开了全国83家新闻单位的大门,发表了多种体裁的稿件2000余篇。有人间我的诀窃是什么,我在实践中体会最深切的一点就是,要留心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特色写稿件,给稿件选合适的“婆家”。 记得初学写作时,我把投稿视为“跳井”,投进邮筒的稿件经常是“泥牛入海”。1986年夏季,我参加了抚顺市首批新闻干部培训班,听报纸编辑讲了“报纸专栏特色及稿件要求”的课后,我茅塞顿开,从此自觉摒弃过去那种用复写纸发“通用”稿件的散射作法,留意揣摩各家报纸的办报特点,及其栏目选用稿件的“胃口”,有的放矢地写稿,定向投稿,这样做的结果,稿件刊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刚开始给专栏写稿时,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命中率当然很低.1992年底,我们部队有一位志愿兵团专业技术过硬荣立了二等功.我在看《解放军报》时发现里面有个“连队新闻”专栏,这个栏目当中反映的多是基层连队的新鲜事,于是我便瞄准这个栏目的特点,写了篇稿投了出去,没过多久,“连队新闻”栏目便以《陈贵新精通业务荣立二等功》为题登了出来.使我尝到了给专栏写稿的甜兴.之后,我便着力研究我所接触到的各个报纸专栏的内容、特点、写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作为一个业余通讯员.不可一味追求写稿数量,盲目追求上稿率,而应该脚踏实地,写出高质量.有分量的稿子,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鼓动群众努力工作.也有利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的大局。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写稿坚持拾遗补缺。我是一个教师,生活在学校,一边干好本职工作,一边写好本单位的新闻稿件。一个偏僻小县的初级中学,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素材不多,但不是绝对没有可写的新闻素材.能在县、市级地方报纸见报、电台播出的新闻素材还是有的。可是报社的记者和专业通讯员不到校采访,新闻素材就…  相似文献   

5.
2000年我在《新闻三昧》的《咬文嚼字》栏目和《编读往来》栏目,共被刊用了11篇稿件。我的写稿体会就是——要看准栏目写稿。一般来说,一张报纸,一份刊物,它里面都分许多栏目,每个栏目里需要哪方面内容的文章、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类型、面向的读者群和  相似文献   

6.
基层通讯员一般来自乡镇政府、中小型企业,由于长期处在基层,新闻来源窄,写稿范围小,常常会觉得身边无新闻可写.即便有,也因时效性差等原因,稿件利用率很低.我在刚写稿之时,也遇到这类问题.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我研究发现,无论何种性质的报纸,虽然有地域性、专业性等差别,但都有若干专栏,每一专栏有其特定的风格、特点.摸清这一点,我开始向专栏投稿,写一些与自己身边有一定联系,而又有专栏可以发的稿件.实践证明,瞄准专栏.我的上稿率大为提高,每年都有稿件被《工人日报》、《湖北日  相似文献   

7.
干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真理。写稿也不例外。写稿特别是新闻稿件从实际出发。一是应从报刊的实际出发。报刊是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所设置的“栏目”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写作之前,务必经常研究报刊,看哪种报刊特别是哪种栏目比较适合自己写稿,或比较容易刊发稿件,这样,写稿才有针对性,也就比较容易刊发。二是从自己  相似文献   

8.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大众日报时事对外部按照大众日报编委会关于“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和努力培育名牌栏目的要求,在大众日报国际新闻版上推出“环球论坛”栏目。栏目初衷是就国际上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约请高层次专家写稿,靠独家权威的观点和鞭辟入理的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栏目平均每周发稿1至2篇,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2008年1月,“环球论坛”栏目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大名牌专栏。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大众日报时事对外部按照大众日报编委会关于"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和努力培育名牌栏目的要求,在大众日报国际新闻版上推出"环球论坛"栏目.栏目初衷是就国际上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约请高层次专家写稿,靠独家权威的观点和鞭辟入理的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栏目平均每周发稿1至2篇,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2008年1月,"环球论坛"栏目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大名牌专栏.  相似文献   

11.
近闻有一位初学写稿者的稿子见报后,因情节与事实不符,别人批评他,想不到他竟振振有词地说:“我写的稿子虽然有出入,可还是知情者少,受教育者多呀!”这位初学写稿者的话,令人深思。联想到报纸上的失实稿件老是难以绝迹,不能不说与写稿者存在的这种思想认识有关. 真实是新闻的生  相似文献   

12.
专栏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大报中大概已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但在一些企业报特别是校报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有的报纸专栏极少,甚至从头至尾,没有设置一个栏目,稿件安排显得杂乱无章,这就必然影响报纸的质量。因之,校报也应设专栏。 专栏,是报纸上专门辟出用以刊载有某种共同性稿件,比  相似文献   

13.
报海指瑕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新闻媒体提高了资讯传播的频率。在此种情形下,难免出现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技术性差错。此类差错对于整张报纸也许只是白璧微瑕,但它会对报纸的公信力产生影响。为此,《新闻前哨》特开辟"报海指瑕"专栏,对报纸上刊发的报道中的瑕疵,聘请专家进行评析与匡正。我们衷心期待大家关注本栏目,并提供稿件,同时对本栏目稿件如有不同见解,也欢迎来稿商榷。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初学写稿时,看到全国性报刊上登的报道中也有不少平凡的小事,便陆续采写了十几篇投去,可是篇篇石沉大海。为什么自己写的稿件没有见报呢?我把自己写的稿件,与报纸上相似的稿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报纸上刊登的文章,看似乎常!实际上有较强的指导性,写作手法也比较新。另外,还发现每家报纸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读者对象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也不同。于是,我把各家报纸各版所开设的栏目抄下来,记在笔记本上,有针对性地采写了一批稿件,试着给大报寄去。没料到,三个月就在全国性和省级报纸、电台见稿十*篇。一九八四年十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我最大的体会是,应学会多给报纸杂志的专栏写稿。初学报道时,为使稿子早见报,我就遵循“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原则,起早贪黑在方格稿纸上“耕耘”,可稿子见报率几乎等于零。在河南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编辑讲,基层通讯员身处基层,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老百姓的每条意见、建议都是报道的好素材,因此,应多为专栏写稿。听了编辑老师的指点,我就开始细心研究报纸杂志专栏用稿的特点。一个星期天,回老家看父母,中午吃饭时,邻居们都抱怨科技知识太少,电台、电视台有文娱点播节目,咋不开办一个…  相似文献   

16.
说来很幸运,我发表的第一篇稿件竟是在《解放军报》上,但这并非易事。起初,我和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雄心很大,一心想登军报,漫无天际写稿,皆泥牛入海。冷静分析,我的败作多为“本报讯”等只有一版二版才能发的稿件。转念一想,军报一版二版的稿件多出自记者、专职新闻干事之手,和他们争版面,自然败的多、胜的少。何不在记者、新闻干事很少问津的一些“栏目”,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写的稿件。1990年11月我从军报三版看到一个新开《大家问大家答》栏目和“欢迎赐稿”启示,联想到我的同乡陈副连长和妻子感情不合,“离”也不是、“…  相似文献   

17.
我为报纸写稿是从到宣传部工作以后开始的.两年来,我出不了解给报刊写稿是怎么回事,到现在已有十几篇稿件被报纸和电台采用,并且逐渐爱上了新闻写作,把它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新闻写作并不难,也并非象有的人所说要依靠“后门”登稿.只要勤于动笔,从短从小从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写起,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有写稿的兴趣才能写出好稿子,这是屡试文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怎样培养自己的写稿兴趣,却有一定“学问”。有写稿兴趣时,就善于捕捉新闻题材,而且会在快、新、准上狠下功夫,提笔成章,事半功倍。没有写稿兴趣时,即就是很好的新闻素材也懒得去写,勉强提笔去写时,因为兴趣不大,注意力不专,也是神离纸笔,事倍功半。怎样培养写稿兴趣,才能写出较好的稿件呢?我的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9.
读者,是我写稿评仪稿件的良师益友.稿子写得怎么样?成不成功?读者最有资格,最有发言权.因此,我在写稿过程中,常常把写好的初槁念给身边知情的人听,或给他们看,聘请他们当我稿件的评议员,征求他们意见:“你觉得这篇稿子写得怎么样?”他们一听一看一惊,说“写得好”!说明我槁子写得成功,上新闻单位有希望把握.如果他们吞吞吐吐,不大满意,说明我稿子不行,还需要加工补火,并征求他们意见加进那些素材内容适合?然后再修改.实践证明,这样效果很好,发出去的稿件,大部分达到见报上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故事”这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新闻文体在近年来的报纸上日渐多见,深受读者的欢迎。众多的日报或晚报、大报和小报都经常运用这一文体。如《北京晚报》就开辟了“新闻故事”栏目,《新民晚报》有“社会故事”,《苏州报》三版也开辟了“社会故事”栏目,《人民日报》一版上开辟的“凡人新事”专栏,其中也有相当多稿件是属于新闻故事。在近年来的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