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高考作文考什么?这是每个考生都关注的问题。其实无论何种类型的作文题,都是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感悟。由于一道作文题要面向一个省市或者几个省市的考生,而人数众多的考生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便于考生发挥,每道作文题都会规定一个合理的范围,考生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任意驰骋。找到这个范围的步骤就是审题,它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根据2004~2013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材料作文独占半壁江山,所以笔者就材料作文的文字类型,探究一下它的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高考阅卷组披露的信息来看,审题问题不容乐观,仅以2001年江苏高考阅卷点的统计情况来看,29万考生中有近8%的考生(约23000人)作文出现了严重的“走题”、“离题”、“偏题”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根据话题作文的题型特点和考生在考场上的思维流程,可以分成以下五个步骤:一、从作文题入手,审清四大板块──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话题作文历经三年的发展完善,试题结构已逐步定型为四大板块──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⑴背景语:即作文题提供的一段背景材料,它或为科技信息,或为生活场景,或为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3.
给材料作文题在中考中一直占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驾驭给材料作文题,怎样快速准确地审题,也是令许多考生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把好给材料作文题的审题关呢?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认真阅读并全面理解材料,是给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并对其进行全面理解,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切不可只  相似文献   

4.
分析历年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结合评分标准和考试说明,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对考生提出了种种能力要求。如认识和提炼生活的能力、选取和驾驭材料的能力、结构谋篇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考生在参考时用于写作文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如果事先不能完成这些能力的积累,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考生拿到考题后的审题过程,如果没有平时的训练也不易完成好。可见功夫都在考前:在参考前和  相似文献   

5.
探究型作文挑战考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一道探究型作文题赫然登场.令习惯于一般材料作文写作的考生措手不及。面对独立审题立意能力的强有力的挑战.一些写作高手中箭落马,败下阵来。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6.
连续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总是忧多于喜:考生的作文大多不如人意。前些年,我们多怪罪文题深奥艰涩,而今年,许多考生自己都认为“作文题并不难”。那为什么高考作文仍然达不到期望的境界呢?本文想从“题目并不难”入手,谈谈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认识,并和备考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今后在审题方面该作些怎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蒋玉军 《初中生》2011,(36):18-19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或新材料作文,一般都有一些提示性的阅读材料,材料的功能主要为考生确定写作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应以此为依据,不能信马由缰。例:(2011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  相似文献   

8.
探究型作文挑战考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一道探究型作文题赫然登场,令习惯于一般材料作文写作的考生措手不及.面对独立审题立意能力的强有力的挑战,一些写作高手中箭落马,败下阵来.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关系型作文能同时检验考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价值取向,因而受到一些命题者的偏爱,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情与法",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2014—2017年浙江卷的试题,均是关系型作文题,2017年全国卷Ⅱ的试题也可以说是关系型作文题的变式。如何备考关系型作文题,笔者拟从审题立意方面提出几点思路。一、明晰概念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受到普遍赞扬,题目出得活,出得新,在审题和结构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集中在这两方面,值得引起重视。今年我省高考作文暴露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差。今年的作文题属于半命题作文,按题文要求,考生须用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并自拟副标题。这与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相比,显然要求更高。《毁树容易种树难》亦要求考生将毁  相似文献   

11.
全国卷Ⅰ作文题延续了去年材料作文的形式,只是材料由寓言故事变成了题为"摔了一跤"的图画,考生在读题时,需要将图画转化为文字,没有单纯的文字题目思考起来那么直观,因此,考生可能会对图画的主旨把握欠准确,思考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按照命题者给定的话题进行写作。作文话题由命题者预先设定,只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被监禁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题型都是标题(命题)作文,遵循"人人有事可写,个个有话可说"的原则,题目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把握,但考生作文审题失误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方法一:抓题眼,明题旨 "抓题眼"可以运用"句子抓谓语,短语扣修饰(限制)"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如果作文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谓语部分往往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常常是题眼.  相似文献   

14.
材料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写结合。高考作文以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为主,但材料作文往往在"读"这个环节上就拉开了考生之间的差距。面对材料作文,考生的首要任务是读懂材料,确定材料的主旨,然后才是在材料主旨的范围内立意行文。材料作文的主旨往往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而考卷又要求考生以材料主旨中体现出来的指向性为立意的方向,所以材料对考生作文的主题思想有较强的限制性。这对避免作文题被猜中,出现宿构,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对考生而言,审题这一环节上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卷结果和得分情况,考生最大的失误是表现在作文审题方面。 1994年高考作文是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应该说作文题目、体裁、字数是再明确不过了,照理考生无须化大力气去审题。岂不知,就是这样一道明明白白的作文题,当年考试评卷结果发现,审题问题很多。广东评卷场大约有5%的考生(当年考生114193人)根本不理解题目“尝试”的确切含义,不明白第一次做的一件事情与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不容易今年的高考落下帷幕,家长、考生和老师们对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却谈兴正浓。其中,普遍议论的是今年的作文题到底怎么作,心里没准儿。难怪有这样的议论,事实上,要写好今年高考作文的确不容易。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大一小”,原题是这样的: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32--33题。  相似文献   

17.
考场作文题有大小、虚实、远近之分。在审这类题目时,不少考生往往陷人尴尬的境地,或如老虎吃天,或似雾中观花,或见木而忘林。怎样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呢?我想,不妨让他们学点话题作文辩证法——大则小之,小则大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远则近之,近则远之。且看下面解说。  相似文献   

18.
彭乃奎 《读写月报》2023,(10):33-37
<正>漫画类材料作文,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给材料作文题类型,它在考题中给出一幅或数幅耐人寻味的漫画,要求考生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审视、辨析这些信息,确定立意作文。许多意蕴丰富深刻,可多元立意的漫画,往往令考生颇费思量,甚至感到难以下笔。但只要掌握了读图和读文的要领和技巧,就能一层一层地解开题意,进而准确立意,写出符合命题人命题意图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由浙江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语文卷上的作文题,是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思考社会矛盾的高度来拟题的。所拟的试题切合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话题来自生活,因此,考生围绕话题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总之,这是一道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明确的教学导向意义的作文题。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这一作文题具有以下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读题与审题     
分析近两年来中考考生的物理试卷,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考生读题能力差,甚至读不懂题,不善于从题干中收集信息;二是考生审题不清,不知从何处下手,常常用错公式、定律。为什么考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在遇到内容新颖一点的问题时,连题都读不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