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书相伴     
<正>关于读书,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箴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等等。这些话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与书相伴,你的人生将会丰富多彩。一个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  相似文献   

2.
开书,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但也要认真研究。若安排不妥,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学生自己对某一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之后,很想开书看看自己说的是否与书中一样。可是,教师这时又没有安排学生开书,致使学生失去形成较为完整准确概念的机会。又如,当学生正在积极探究某一例题解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把青春解释为“青草之春”。 我是卑微的,如青草之乡里一株失去名字的青草,但我又是蓬勃的,不想辜负了这新鲜涌动的春。  相似文献   

4.
乘火车旅行     
火车旅行是人生不可少的经验。它可使我们体味到告别和迎接的过程。窗外的景色以如歌行板的节奏一一过来又一一过去,这景色总是连绵不断,没有尽头。新的一幕出现了,倏忽间又过去了,欢欣与痛惜的心情接踵而来,一层漫过一层。我们刚刚获得新的景色,紧接着就是失去,而失去之  相似文献   

5.
书和MM     
书和MM其实是很相似的东西。书总是那么平整有致,还散发着幽香,像漂亮的MM一样极具吸引力;书又很体贴。在你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如温柔的MM般悄悄陪伴着你;书很内秀,聪明而沉静,让你觉得面对她如同和一个善解人意的MM交流时那样自在又坦然……当然,书和MM也有根本的不同点:比如那些带着某种用心去接近一个MM的,大多是阴险毒辣、居心叵测的坏家伙;可那些带着明确具体的目标去精读一本书的,却常常是有的放矢、读书有道之士。  相似文献   

6.
与书相识     
与书相识,相识在四季,相识在每一个春夏秋冬。与书相识,人生充实如堆满谷粒的仓,点点滴滴都是饱满。 往事如风,风中夹杂着书的馨香,吹开我的窗扉,吹拂我的面庞,吹进我的心房。是书香,清新和畅;是书香,沁人心脾;是书香,涤荡人生。从此,我与书相识,相知,相伴,走过春秋冬夏。  相似文献   

7.
<正> “《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金瓶梅》一书,作者抱无穷冤抑,无限深痛,而又处黑暗之时代,无可与言,无从发泄,不得已藉小说以鸣之。” “嗟乎!嗟乎!天下有过人之才,遭际浊世,抱弥天之怨,不得不流而为厌世主义,又从而摹绘之,使并世之恶德不得少自讳匿者,是则王氏著书之苦心也”。……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阅读决定一个人的厚度。”读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汉代文学家刘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以此劝勉不同年龄段的人,  相似文献   

9.
《春》说课     
<正>[课文精析]春天展现着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簇新的希望。朱自清的散文《春》就表现了这种意蕴。作者用清新、活泼、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春》有丰富多彩的表达艺术,其中之一是一幅一幅地展示美好的画面。《春》全文共10段,写作思路为“盼春—绘春—赞春”。其中,“绘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结构为:第2段写春之新鲜,第3-6段写春之美好,第7段写春之活力。  相似文献   

10.
有句俗話:“书到用时方恨少”,过去听时如耳边风,不能真懂其意,今日懂了,已有些追之嫌晚,恨幼时在学校肚內书装得太少了。但是,有志气的人是从不后悔的,古人犹知“来日可追”的道理,我們更当努力向前追赶才是。师曠有言:“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說苑建本》),虽然发憤学习得晚了一些,但远比不学习强。“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我的願望。过去在学校中书讀得少,自然有种种原因,自己不努力是原因之一,但教学上的少慢差費也不能推卸其責。封建主义的“填鴨”  相似文献   

11.
1、三味意指三种书的“味道”。三种书即经、史、子。典出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序》:“无若诗书之味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又如宋代李叔《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2、方寸本指心,后引申为心绪、思绪。如《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  相似文献   

12.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札,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堪称六朝书札的双璧。抓住江南山林的特征,用简洁空灵的笔墨来写,是本文突出的优点。“高峰入云”的磅礴气势在北方也能看到,但在同一景观里,又相伴着“清流见底”的澄澈之美,也许只有在江南的水乡才能见到。写山林景色的瑰丽,作者只用了两组对偶句十六个字“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就活脱脱勾画出了茅山中一年四时之美。之后,作者又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每一个少女长长的青春里,总会有一段澄澈如水的年华,迷恋大片大片绿色的稻田和散如繁星的花朵,迷恋穿白衬衣、骑着单车的像风一样的少年,单纯执着地相信人世间有最最美好的爱情,并为之心动流泪。现在再看,《恋空》似乎凑齐了所有狗血老套的元素,但我也正是从这部片子认识了三浦春马和新垣结衣。从此以后,三浦春马给了我一个白发少年的情结,我也永远忘不了新垣结衣甜而不腻的日系美女特有的笑容。我记得班里  相似文献   

14.
一家书痴     
汤治平 《师道》2002,(1):62
鄙人不沾烟酒,不好麻将,唯嗜书如命,属“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书”之流。无书读则手足无措,两眼发直,双腿作软,妻因此骂我“书痴”。童少时,鄙人就没少挨父母同学“书呆子”之骂,别说“书痴”,纵骂成“书魔”“书怪”又何惧哉? 既为“书痴”,室中必定多书。沙发、写字台、床头柜、窗台,连碗橱、枕畔,书无处不有,读之方便至极。下班沙发一靠,拎书便读;写作需查阅资料,随手可取;夜长无眠,倚床拥被而读,任意翻拣,惬意自如;炊事间隙亦可信手读它两页,聊过书瘾。来客第一印象:满室皆书也。  相似文献   

15.
读春     
读春●王跃我读春,春是一本古老的书;我读春,春是一本崭新的书。说春古老,是说年年有春。打开她,你会发现春总是把姹紫嫣红带向人间后,悄然地滑入夏日,穿过金色的深秋,冲破寒冷的严冬,又一次把绿色铺满大地。说春崭新,是说春年年不同。打开她,你会发现年年的春...  相似文献   

16.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已。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相似文献   

17.
春节探源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谷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的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绕地球公转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地球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它反映了季节变化、气候特  相似文献   

18.
与曹操对话     
孟宪威 《新读写》2014,(2):53-53
今夜又是一个凉风习习的宁静之夜!我的心头涌起一股读书的欲望,于是我又一次翻开了《三国演义》,不一会儿便沉浸于书海之中,我为关羽的英武过人而赞叹,也为曹操的诡计多端而气啮,“有机会,我一定要与曹操对话!”突然书上亮起了一道刺眼的白光,我渐渐失去了知觉。  相似文献   

19.
春节的来历     
百草 《辅导员》2011,(1):64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所谓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的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  相似文献   

20.
春节探源猪年话猪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日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