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观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丽 《今日科苑》2006,(8):126-126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conomy)”这个概念,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相关的学科和工作产生了影响,对会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关系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 "信息经济学"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经济学新学科,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的."知识经济学"作为一门尚未形成独立体系、更年轻的社会科学或经济科学,正在酝酿和探讨之中.本文将从信息与知识的基本关系出发,对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以及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同时主张对"知识经济"应持有一种冷静、现实和扎实的态度,提出了研究知识经济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PO  AJ 吴显庆 《情报科学》1994,15(4):62-67
文章从哲学、经济学、特别从经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信息科学中的信息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生产、供需、资源分布、交换等概念之上的。因而,信息系统与信息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难论述与测定,特别是测定信息产品的实际效益时,便会遇到不易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信息产品的经济分析便成为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 (知识经济 )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时代的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 1 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 ,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 ,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 ,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并使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其中对传统的会计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 新经济与会计理论由于新经济的出现 ,带来了会计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如何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知识经济讨论中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作简要辨析.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和信息,它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它的本质是创新。可以说“知识经济”就是“智力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路金芳 《现代情报》2005,25(1):46-48
阐述了情报学、信息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概念,介绍了国外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经济技术的相互关系;对如何开拓我国信息经济学新局面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认为《情报杂志》1994年第6期发表的李艳林同志的大作是篇敢于提出问题的好文章,并介绍了北京社会科学情报界从1993年12月起开展的一场有关信息产业理论研究的辩论。着重分析了“信息产业热”中存在的种种认识混乱,如“产业”与“事业”不分、“商品”与“产品”不分、“信息商品”与“物质商品”不分、“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不分,等等。并对这些混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开展的这场辩论,事关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值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矫煜煜 《情报杂志》2003,22(8):10-1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1996年年度报告中采用的关于知识分类的“4W”理论并不完备。其关于知识与信息关系的论述也存在诸多偏颇之处。由此影响到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关系及其本质的合理认识。其实。信息概念的范围远远大于知识概念的范围,信息是构成世界(包括无机自然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知识仅属于精神活动的颁城。仅只是自为、再生信息的表现形式,并且知识的获得又依赖于对自在信息的识辨、把握、处理和改造。无论是“沉默知识”还是“归类知识”,都是信息活动的形式。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是否通过了主体思堆加工改造的符号与逻辑的编码操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经济学(一) 第一讲 信息经济学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讲信息经济学的主要领域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经济研究的新兴综合性学科.由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者分别来自经济学界、信息科学界以及图书情报学界,使不断涌现出的有关信息经济学的成果和文献给人以一种复杂纷纭、内容迥异的感觉.这里我们从广义上理解信息经济学,以信息经济学产生发展的时序为主线索,介绍信息经济学中有代表性的领域,讨论其研究重点和历史沿革,以期理清思路,并基本呈现出信息经济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当20世纪接近尾声,人们关注着下个世纪的到来时,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和变革。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这就是知识经济。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是人们在对未来经济的研究探索中逐步明确的。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询》中将知识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预测2030年…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信息经济学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进而成为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3位研究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博弈论的学者,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士·莫里斯(J.A.Mir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W.Vickery)教授,这表明信息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它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运用引文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Web of Science( SCI - EXPANDED,SSCI)于2001-2010年收录的题名中含有“知识管理”的863篇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处理,以图谱的方式展示出国际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文献及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并将知识图谱与文献资料、内容分析、归纳等方法相结合,对当前国际知识管理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强 《情报科学》2001,19(7):698-701,714
本文探讨了信息经济学和知识经济的有关问题,指出在当前“知识经济热”中的我们容易陷入的误区,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 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涉及“发展”和“可持续性”两个概念,因此,要搞清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明白“发展”(development)和“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发展”一词最早是生物学的,用于指个体从胚胎开始到衰亡的全过程。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经济学领域,最初它被用于作为经济增长的全面描述,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了社会却停滞不前,即社会在财产的分配、就业与教育机会的分享乃至于基本人权方面的差  相似文献   

16.
信息服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充分调查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信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以信息服务基本的、普遍的和发展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服务进行了宏观理论研究,旨在探索和建立由信息服务基本理论、活动理论、产业理论和发展理论组成的信息服务论基本理论体系。首先,文章从信息管理、产业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等领域分析了信息服务概念的实践基础和相关概念,运用术语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服务的形式、功能和性质等方面的共同属性进行抽象,提出了“信息服务是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对象解决问题的社会行为”的定义。还就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和用户导向原则、信息服务的概念体系和生态链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信息服务以“一条基本原则、两种生态链、三类概念、四个基本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理论,“一条基本原则”指用户导向原则,“两条生态链”指自然的信息服务活动生态链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生态链,“三类概念”指基本概念、拓展概念和相关概念,“四个基本要素”指服务对象、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其次,分别论述了信息服务活动中信息用户的目的及其导向性和行为规律,服务者的劳动性质和价值坐标、素质要求和服务创新,包含特定的服务和独特的信息服务产品的信息服务内容及其价值和用户相关性,信息服务策略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手段及“评估-提供-检测”策略模型,提出了以“服务对象为导向、以服务内容为基础、以服务策略为保障、以服务者为纽带”的信息服务活动理论。再次,综合分析了信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关系、结构要素、结构形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是在经济服务化和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化发展的结果,其形成标志就是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被确立为门类和占有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并结合信息服务独特的生产过程,提出了信息服务业待行业划分的六大原则和包含社会调查业、信息处理业、信息提供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互联网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业等类别的多级行业结构,探讨了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行业管理。最后,文章论述了信息服务概念从公益事业型的信息服务到生产导向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活动从基本模式到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和美国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机制,提出了信息服务发展的“审视当前一确认使命-明确目标-制订措施”战略规划模型,并在如何不断提高信息服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形成信息服务业的特质、加速提升信息服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策略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必务的素质,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即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实现信息素养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以知识为主要产品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知识与信息在社会商品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知识与信息  相似文献   

19.
吴家柱 《情报杂志》1994,13(1):8-10
试图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着重探讨“信息商品”的特殊性。认为“信息商品”虽具有传统物质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它又具备许多与其明显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准商品”。  相似文献   

20.
一 自从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提出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经济的内涵作了深入讨论,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至今尚无定论。人们对知识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形态,狭义的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产业。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指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人为核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知识产业为支柱,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一些人认为,今天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力,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