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在篮球竞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弹跳力的高低能反映出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腿部力量训练是提升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训练中,通过腿部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篮球运动员对腿部力量训练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在训练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进行篮球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时,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明确腿部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腿部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升的效果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身体各功能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在进行力量和弹跳力练习时往往要以徒手与轻器械练习为主,但一些教师喜欢单纯用深蹲跳或蛙跳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结果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对练习失去兴趣,同时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以两人合作兴趣跳练习形式来练习,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协调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很多青少年朋友都来信向我们询问如何增强他们的弹跳力。其实,一个运动员的弹跳好坏,取决于他的爆发力,特别是下肢的爆发力是否够强。发展运动员力量和爆发力的方法很多,但由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特殊性,需要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加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在训练中应选择那些比较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发展他们的力量和爆发力。很多爆发力超强的球员,比如詹姆斯,韦德,卡特等都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后,通过高强度的器械训练来达到增强爆发力的目的的。即便如此,他们的身体还是已经过早透支了。韦德的肩伤,麦迪的背伤就是证明。看来,爆发力的训练要量力而为才行。  相似文献   

4.
我们欣赏奥尼尔的身材,但我们更想成为艾弗森和内特·罗宾逊。土豆韦伯和内特·罗宾逊的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弹跳完全可以弥补身高上的不足,1.75米的身高不也一样盖掉了姚明的投篮吗?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力并不只是单一的用力向上跳,比赛中的各种跳跃动作各具差别,而且弹跳也是因人而异,所以在做弹跳练习前必须充分考虑你自身的弹跳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少年时期是发展弹跳力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内的专项身体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发展弹跳力的训练。同时根据少年身体发育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合理的训练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注意事项1.弹跳力训练需要有全年和多年计划,不能搞突击。一般情况下,冬训期间弹跳力训练比重要大些,而且多采用力量素质练习的训练方法;比赛期间比重可减少,并采用与技战术结合密切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运动员的弹跳力和滞空能力越来越重要。许多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力量训练后,身体虽然变得更强壮,但弹跳力和身体的灵活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殊不知,力量训练具有多重效应,必须明确训练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综合地针对全身的力量训练是增长弹跳力的基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对弹跳力影响最大的是腿部肌肉爆发力,特别是小腿三头肌的爆发力对弹跳力影响最大;其次是腰腹部肌肉爆发力,因为你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腰去推动你的整个身体与你的腿同步提高,如果腰腹力量太差,…  相似文献   

7.
李昂 《体育风尚》2020,(1):42-42
对于体育运动员而言,弹跳力是其运动能力的一种基础表现,能够体现出运动员的灵敏度、反应速度、力量、协调性等情况。由于排球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弹跳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高校对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要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弹跳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高校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析,以此为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助跑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才能提高各项跳跃运动的成绩。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弹跳教学与训练经验,抛砖引玉,向同行介绍弹跳力练习10法。  相似文献   

9.
跳深——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尽快提高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大课题,我仅就“跳深”这一发展弹跳力的方法谈谈自己实践中的粗浅体会,与同志们共同商榷。弹跳,是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之一。它不仅取决于绝对力量、肌肉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动作协调性,还取决于跳跃技巧。因此,发展弹跳素质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温洪泽 《体育世界》2010,(6):105-106
目前中国篮球运动员在美国NBA打球的有姚明、易建联、孙悦,其中以姚明最为著名,他已经成为超级的篮球巨星,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狂热的球迷。这几位球员均来自中国的CBA或国内的篮球俱乐部,他们在NBA的成功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男篮要想在世界篮坛站稳脚跟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大大加强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提高队员对球的控制能力;2全面提升队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素质;3加强身体对抗训练,提高在激烈对抗下的得分能力;4强化体能训练,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弹跳力的训练在田径基础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速度力量的弹跳力不仅对跳跃项目很重要,而且对投掷和短跑项目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田径项目的训练中应以多种多样的弹跳练习来训练腿部肌肉的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弹跳力是三级跳远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素质之一,与三级跳远成绩好坏的关系密切。为了提高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的效果,必须认真选择那些适合三级跳远专项的专门练习。结合笔者多年训练、教学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三大类共10个训练手段,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佳  王东 《体育教学》2002,(3):33-33
发展弹跳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用力时做到爆发有力,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充分用力伸展后,又能做到瞬间的充分放松,这样才能在第二次用力时伸肌充分伸展,收缩时更为有力。跳跃是由伸膝、髋、躯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所以,发展弹跳力应与提高上述有关肌肉群的力量结合进行。结合教学与训练的体会,介绍以下提高弹跳力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排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和速度是爆发力的主要基础,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组合效应的表现形式,爆发力又是弹跳力的基础。阐述了通过加强对绝对力量和运作速度的训练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及扣球挥臂速度,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的中学生运动员思维活跃,身体灵活,爆发力强,对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兴趣,对跳远运动的学习有良好的身体基础。跳远运动的训练着重于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跳跃训练和技战术的训练等方面,中学生运动员要熟练掌握跳远运动技术并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即良好的速度素质和较好的弹跳力、基础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育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沙滩和硬地原地纵跳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从女排运动员弹跳力及下肢主要关节肌群肌力变化的角度发现沙滩排球训练对弹跳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沙滩和硬地的原地纵跳起跳用力方式相同,但主要动力学指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这是沙滩排球训练后弹跳高度提高,弹跳主要关节肌群等速向收缩力有显著性增长的重要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
篮球训练是一项提升运动者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度和弹跳水平的重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运动者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能够有效地发挥攻守技术、灵活地获取投篮得分、全面地调节和运用身体机能.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对滞后,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训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篮球训练的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篮球专项弹跳素质及其训练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篮球运动弹跳的特点、弹跳训练的原则、弹跳训练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与多种技术动作相结合的弹跳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空间优势的必备条件;篮球运动是应看重发展肌肉离心收缩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层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在弹跳训练中应贯彻“补缺”训练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影响弹跳力的肌肉力量因素 1、构成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弹跳力,强壮与弹跳有关的肌肉无可非议,但怎样去做,则是我们日常训练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许多教练感到。在同一个队里,用相同的训练方法发展弹跳力,在效果上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一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现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解答: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在构成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上存在着差异。肌肉中有可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力量的白肌纤维(又称快肌纤维)和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员的弹跳力是田径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它是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田径运动的竞赛越发激烈、精彩,对运动员的弹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多年训练的经验,本文论述了弹跳力素质在田径运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地提高弹跳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及其负荷控制,旨在为提高弹跳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帮助。弹跳力是指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它是运动员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