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飞 《收藏界》2012,(8):105-107
在金、元以前,中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享有独特的长期繁荣达数千年之久,故而留下相对丰富的文化遗存。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着眼于这一基本事实,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珍爱先祖遗存的本意,收藏、展出古陶瓷。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19):21
于集华,笔名田野,祖籍江西鄱阳人,1959年10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自幼随父(于山选,陶瓷荷花知名艺人)学艺,备受陶瓷艺术熏陶感染。30余年来,他潜心钻研陶瓷绘画的各种技法,尤擅长荷花、花鸟、山水青花釉下人物等绘制技术。他设计创作的陶瓷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笔意酣畅,浑成自然,且艺术风格独特,显露出其精深的艺术造诣以及艺术智慧和艺术才能。锲而不舍必成大器。于集华热爱中国陶瓷文化,凭着对陶瓷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精神走向成功。如今,他已跻身于中国陶瓷界名人之列。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  相似文献   

3.
宁钢 《收藏界》2010,(2):144-145
景德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要想在有着千年辉煌陶瓷艺术历史的瓷都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在人才济济的当代景德镇脱颖而出,是很艰难的。一位女性陶瓷美术家凭着她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酷爱、凭着她执着的追求和创新、凭着她对陶瓷艺术的灵性和悟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体育元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的历史上球类、棋类、水上、摔跤、武术、射箭、毽子等运动在陶瓷文化中都有很好的展示,陶瓷文化与体育元素的结合,使陶瓷艺术更加多姿多彩,体育也得到了更好的推广,二者形成了共同进步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5.
高雪 《收藏》2013,(5):68-73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11,(12):121-123,F0002
余少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5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父余翰青为著名老一辈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教授),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引专业,是一位文化学者型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耿宝昌 《收藏》2013,(2):28-41
陶瓷器的收藏,台湾清舐雅集出类拔萃,为世所瞩目。今逢清甑雅集展出珍藏陶瓷器,可称是中国历代陶瓷的精华,它不仅再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陶瓷历史,也反映出至精至美的收藏品位。当我们品评鉴赏时,也为中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陶瓷是我国的伟大发明,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景德镇,不仅创造了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而且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在瓷都景德镇这块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陶瓷美艺术天地里,近年来活跃着一群年青的女性陶瓷美术工作者,她们以灵敏的悟性、细腻的笔法、雅丽的情调给活跃的瓷都增添了道道亮丽迷人的风景,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侯政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喻帆 《收藏》2013,(5):160-161
岭南篇(下)中国陶瓷史上的岭南印记 "观古楼"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文化品牌,能大范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除了开创了新时代文人家居新概念和领域,与该公司背后所珍藏的深厚文化密不可分。观古楼艺术村的创办人李志专项收藏研究岭南古陶瓷十余年,为此专门修建了岭南古陶瓷艺术会馆。  相似文献   

10.
韩涧明 《收藏》2008,(12):6-7
实际上,站在这些奢瓷背后的,是一批西方陶瓷的艺术大师。一套小小的咖啡具与国内陶瓷艺术大师作品等价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而睁眼看世界,面对奢瓷。应该是内地当代艺术陶瓷不容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周文昭 《收藏》2011,(12):I0043-I0048
《瓷之色》再版之际,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为此专门举办了“瓷之色”陶瓷展。就书的内容而言,马未都以十年磨砺,将他对于中国陶瓷哲学、美学的独特认识,以文学的语言表述了出来,而就展览而言,陶瓷的漫漫千年之路,也按照马未都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藏家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冯乃华 《收藏》2008,(9):156-159
2008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次推出现当代陶瓷拍卖专场,上拍数量和成交额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首拍获得极大成功。市场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当代艺术陶瓷投资收藏已成为主流,其价值已初露端倪,术水升值空间十分广阔。一批先知先觉曹已经捷足先登,获利颇丰。  相似文献   

13.
喻帆 《收藏》2013,(9):160-161
岭南篇(下)中国陶瓷史上的岭南印记"观古楼"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文化品牌,能大范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除了开创了新时代文人家居新概念和领域,与该公司背后所珍藏的深厚文化密不可分。观古楼艺术村的创办人李志专项收藏研究岭南古陶瓷十余年,为此专门修建了岭南古陶瓷艺术会馆。在他的艺术会馆中,琳琅满目地陈列了他收藏的两汉时期的各种岭南古陶瓷精品,其中不乏  相似文献   

14.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5.
李毅民  张少华  王枚 《收藏》2011,(1):140-143
中国是瓷器的故土,是陶瓷艺术的首创国,历史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代表着辉煌的陶瓷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收藏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陶瓷技艺逐渐式微,世界陶瓷的品牌地位让位于英国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6.
高功  沈梦荣 《收藏界》2012,(8):138-140
《中国陶瓷史》是叶民先生以其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修订后出版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展开,发现了许多古陶瓷窑址、窑具和陶瓷器,使陶瓷界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中国陶瓷史》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急需  相似文献   

17.
河南出土的红绿彩瓷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峰 《收藏界》2011,(10):49-55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品种。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在白瓷釉面上以多种彩料装饰瓷器的开始,它的出现使陶瓷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时代,改变了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的格局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吴若明 《收藏》2008,(7):70-71
德国是欧洲陶瓷的起源地,德国人的陶瓷收藏也十分丰富。往德国迈森瓷厂生产出陶瓷之前,欧洲人对于陶瓷已相当热衷,他们对于陶瓷的使用和收藏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笔者现就参观、走访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的情况,对其中国瓷器藏品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9.
耿宝昌 《收藏》2013,(3):28-41
陶瓷器的收藏,台湾清翫雅集出类拔萃,为世所瞩目。今逢清翫雅集展出珍藏陶瓷器,可称是中国历代陶瓷的精华,它不仅再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陶瓷历史,也反映出至精至美的收藏品位。当我们品评鉴赏时,也为中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0.
紫玉 《收藏界》2011,(11):73-77
中古时期的8世纪至10世纪,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经由海上陶瓷之路大量运往中东.自如雪的邪窑和定窑白瓷、绚丽华美的唐三彩、精致优雅的越窑青瓷,以及开釉下彩瓷之风气的长沙窑彩绘和贴饰瓷器源源水断进入当地,小仅满足了贵族对中国陶瓷的需要,同时也为伊斯兰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范本,自底蓝彩陶器就是住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