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泪的谎言     
他一直恨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父亲对他却最严厉。他又逃学了,老师找上门来,父亲铁青着脸,一脚把他踹到地上。“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不是我亲生的,否则我今天就废了你!”他从此断定,他不是亲生父亲。那年高考,父亲给他签订协议,说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就不会再供他。他极不情愿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了手印,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最后的日子,他疯狂冲刺,然而还是因为基础太差而名落孙山。当父亲冷着脸把锄头塞给他时,他猛地把它扔得远远的:“你不供我,我也照样能上大学!”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不顾母亲的哭喊。第二天,村里就传…  相似文献   

2.
<正>家长会悄无声息地来了,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我仍期待着,父亲是否会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到来?突然想起,母亲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有时间多给你父亲打打电话,他总会念叨着你。我想,父亲肯定会来的。记忆中,和父亲的交谈少之又少,更别说是打电话给他了。家长们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我趴在窗台上四处环顾着,期盼着父亲的出现。教室里的座位渐渐被家长填满,我的期待的心开始失落。父亲也许不会来了,马上到了我跟他说的开家长会的时间了!我失望地沿着教室楼梯缓缓而下,四处张望着,抱着最后一丝的期望寻找着父亲的身影。从楼上到楼下,短短的不到一分钟的路程,一  相似文献   

3.
星期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背起书包来到了学校。临走时,我又一次地嘱托父亲9点半的家长会。早自习过后,吃了早餐,已经9点钟了,看着别人的父母都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我的心里不免产生了些许焦急。我不时地望向窗外,在人群中寻找着我的父亲。人也不算多,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熟悉的身影。9点28分、29分、30分,我的父亲还没有到,学校的广播已经通知家长会开始了,可我还是没有等到他。  相似文献   

4.
十年苦读,只为一朝金榜提名。背负着父母、老师等身边人的重望,考生正卯足劲地为冲刺高考做着准备,可离高考越近,考生的状态却越差了,总记不住东西,效率降低、成绩后退,心情也变得很糟糕。怎样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最终在高考中胜出?不少考生迫切想知道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带大的。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高考失败之后,母亲说:娃,复读一年吧!于是,我就成了一名“高四生”。父亲在我8岁那年因公殉职,下了岗的母亲靠在街边卖小菜把我拉扯大,并且送我念书,念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大学生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母亲毕生的心愿。第二次面对高考,我的心情比第一次更复杂,压力也更大。每当想起母亲那斑斑白发,那深深的皱纹,还有那严寒酷暑下挑着菜担蹒跚地穿行于大街小巷的情景,我就在心中暗暗地对自己说:这次要是再考不上,你就没脸再活了。6月份,高考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同学们都废寝忘食地复习着功课,我更是夜以继日,不敢有丝…  相似文献   

7.
生命时钟     
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四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已经不可能再挺过四个小时。赶到医院时,见到朋友的父亲浑身插满管子,正急促地呼吸。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那时朋友的父亲狂躁不安,双眼紧闭着,双  相似文献   

8.
深夜,似睡似醒,耳畔得得有声,仿佛是一支手杖点地,由远而近……父亲,是你来了么?骤然醒来,万籁俱寂,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打开台灯,父亲在温暖的灯光中向我微笑。那是一张照片,是去年陪他去杭州时我为他拍的,他站在西湖边上,花影和湖光衬托着他平和的微笑。照片上的父亲,怎么也看不出是一个八十多岁的人。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为他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9.
从与大学险些无缘到顺利考上大学,我花费近两个月的时间卖力冲刺;从上了大学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到悔恨不已、审视自己,我却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三年前,高考前一个多月。市级的模拟考试结束了,老师和专家都在家长会上交流着经验,他们都认为,模拟考试的成绩预示着高考的命运。而我在模拟考试中的成绩,就像是高考对我宣判的"死刑"。  相似文献   

10.
骆驼父亲     
窗外,憔悴的残枝在厉风的咆哮声中,无力而凄苦地呻吟着。我的泪水自眼眶中溢出,静静地打在《骆驼祥子》的扉页上。泪眼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了疲惫的祥子拖着黄包车,在北平的街巷中沉默而坚毅地穿行。他的头顶是白晃晃的炽热的太阳,他渴,他饥,他累,他的脚步却一刻不停……我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个思念父亲的夜晚了。相隔千里,我独自梳理着凌乱的思绪,黯然地想念远在北京的父亲。  相似文献   

11.
老师,你好     
电话铃响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我正在午睡。那声音不高,老师,你好。我问哪位。他很高兴似的,我是你班上林强的父亲,我想问一问他的情况。我坐起来,告诉他林强成绩很好,思想也很稳定,正在稳步冲刺。手机那头很兴奋,谢谢你,老师。我告诉林强他父亲来电话了,他嗯了一声说,好长时  相似文献   

12.
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和我相恋了两年的男朋友居然会在我们大学时代的最后一年无情地抛弃了我而爱上一个空降场的啦啦队长。受伤的心倍感孤独,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走回家的了。“你怎么这么晚才从学校回来,丫头?”才一开门,父亲就对我吆喝起来。我委屈地想,父亲不是在问我,而是在责备我,他总是这样。我没心情去理会他,于是一声不吭地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别想躲着我,尽惹麻烦!回到你的房间里去!”父亲又大叫起来。我厌恶地瞪了他一眼,心中的怨恨无以复加。我正想躲进房间里去呢。父亲这几个月来脾气越来越暴戾,我不想见到他,尤其是在此…  相似文献   

13.
记得年少时,乡村的小路上,父亲挑着满满一担中有近两斤重的稻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把我远就落后了。我于是又小跑着喘气赶上和他并排走,可不久后又落在了他后面。我有些不解地问父亲:"你担这样重,为何比我没负荷的还走得快呢?"父回答:"这担子重,有压  相似文献   

14.
张建 《高中生》2015,(9):59
我成功走过了高考,但那段充满困惑与梦想、虚幻与现实、苦痛与欢笑的高三时光依然历历在目。此时,我把我的高三感受写下来,与每一位正向高考冲刺的学子分享。我认为,要想在高考中最大限度地收获自己的梦想,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三种基本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旅人的心     
父亲相信着自己,也相信着他的儿子。我呢?我连自己也不能相信。虽然出发到同一方向的山边去,但我和第一次跟着父亲出远门时的我仿佛是两个人了。原来我这一次是去掘开父亲给自己造成的坟墓,把他永久地安葬的。  相似文献   

16.
愧对老父亲     
王珍 《家庭教育》2014,(12):42-42
特意起了个早,匆匆忙忙地赶着去陪父亲看病,但还是远远地就看到父亲已经等候在车水马龙的路旁。我知道父亲的性子急,每次约好了不要太早出门安心在家里等我,虽然父亲也答应不着急,可是他还是会心急火燎地迈出家门,在公交车站边伸长了脖子,一遍一遍地阅读着从公交车上下来的人。那种等待的迫切和焦虑,让父亲的神情显得有点孤独和落寞。我看得心酸,有点想落泪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去年暑假,一位小个子的13岁男孩在爸爸的陪同下走进我的诊室。了解基本情况后,爸爸就开始数落孩子的不是:学习成绩不好,与老师和同学们关系也处不好,有时还偷些小东西,弄得他们夫妻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说着说着,随手做出要打孩子的动作,小男孩低着头一声不吭,没有任何躲闪的表示,看来他已经习惯了这些。我制止了他父亲的举动,并告诉他,我想和孩子单独谈谈,因为他已经是小伙子了,我能够和他像朋友一样的谈心,希望他能回避一会,40分钟后再进来,他表示理解。当我送走他父亲,关上门,回到座位时,我发现孩子已抬起了头。他怯怯地在打量着我。“…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动不动就要骂人,尤其喜欢骂我——这简直成了他的习惯。印象中,我就是在父亲的骂声中长大的。我也试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承认,有些事情是我做得不对或是不够好,但有时候,我却是莫名其妙地挨骂,一头雾水地昕着他骂。譬如说,他下班回来找不到替换的拖鞋——而我正坐在厅里沙发上看电视新闻,他就开始骂骂咧咧了。为了避免冲突,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画面,大气不电视也只有傍晚这一段时间,当初也是他规定的。可这会儿,他又将无名火发在我看电视新闻这件事上。我生气地关了电视机。"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间的门。立时,门外。父亲的恶骂声如雷贯耳。我只得捂紧耳朵不予理睬。类似这样的场景太多了。我一直说服自己要忍,他毕竟是父亲,我不能顶撞他,可我心里有多么的难受啊。我真的好希望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个遇到困难时可以帮我一起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父亲,取得成绩时会鼓励我、夸奖我的父亲。可是我的父亲……只会骂人!有时候,真不知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是该爱他还是恨他?我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位喜欢骂人的父亲?——风蓝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亏欠     
《中学生阅读》2007,(12):26-27
八年前,命运和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高考前一天,我突发高烧,勉强参加了考试,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医院里,我对父亲说,我要去复读,明年一定能上个重点大学。本以为父亲会满口答应,但没想到他严词拒绝,倔强得像一头牛。激烈地争吵后,我颓然躺在床上,用冷漠抗议着他的无情。  相似文献   

20.
让爱重来     
怎么说呢,我和母亲,距离很近,却相隔地很远。就象远处海面上的一艘船,一次次地向岸靠近,却又一次次地被浪冲回。父亲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我想我和母亲问的距离也因他而起。没别的,只是我一次次地对着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