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珊  龚嵘 《海外英语》2012,(19):23-25
文章通过有声思维法记录了一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过程,对此过程中的母语思维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文本输出内容中词汇运用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各项思维活动中,母语思维量在内容输出部分所占比例最少;以英文形式呈现的文本输出内容中同样存在母语思维;词汇量较少是造成写作者采取翻译策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有声思维实验方法探索母语为汉语的20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通过分析20名被试在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总量与分类母语思维量对英语作文总成绩及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5名英语水平类似的被试的母语思维总量与分类母语思维量对英语作文总成绩及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和母语思维内容对写作成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英语水平不同的20名被试:1)EFL作文过程中母语思维总量、分类思维量均与作文总分有负相关的趋势,而过程管理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作文总分有正相关趋势;2)结构构思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无翻译影响”、“语言感觉”得分呈负相关趋势,而与“动词使用”一项得分呈负相关;对于英语水平相似的5名被试:文本输出活动中的母语思维量与“无翻译影响”、“词汇变化”和“语言感觉”以及“连接顺畅”得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泰州学院中外合作背景下58名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学习者的二语写作过程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中的认知思维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ESL学习者在写作中大量借助母语思维;(2)学习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语码转换、重复、边写边说、头脑风暴等认知思维技巧;(3)头脑风暴等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文本内容、结构的构思,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二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有声思维研究母语为汉语的20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过程。通过分析受试者的二语口语输出过程记录,测量了在口语输出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参与量,详细描述了二语者在各种口语输出活动中母语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母语思维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心的问题,但大部分研究局限在母语思维的负面作用,对其正面积极作用关注不多。事实上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仅限于目的语输出结果上,它的影响还包括对目的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母语思维既是一条有助于理解、消化和吸收外语信息的有效途径,又是一种组织内容和形式的常用策略。在二语习得中应开发利用母语思维这一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源,让母语和目的语结成朋友,从而实现二语习得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教学中,为实现双向跨文化交际,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共同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已为大多教学者和研究者所认同。随之母语文化知识的教学逐渐被学界所重视,本文论述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英文文本融入的问题,首先阐述了文化的概念和母语文化的内容;其次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特别是母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母语文化现实需求和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英文文本的实现路径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间负迁移指母语对第二语习得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汉英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结构上,表现为语言本身的不同以及语言使用的差别。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过程具有双语特征。他们在将中文文本转化为英文文本的过程中始终会收到语间负迁移的影响。本文拟从汉英民族思维模式差异入手,研究汉英语言的差别,分析这种差别所引起的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一般问题。从而探讨汉英语间负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的影响,并找出将这种影响最小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9.
英文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英语写作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分析了英文写作中的一些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对策,以便有利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高中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借助Stapleton批判性思维测评模型,分析和对比中国高中学生中、英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中学生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中都能体现出一定程度数量和质量的批判性思维,在中、英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也存在诸多不同:学生在中文作文中能够提出较为抽象的论点,且能利用多种形式的论据去辩证地分析事物、合理论证论点和表达观点,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英文写作中非常注意提及对方的观点,论点主要涉及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三方面,以个人经历和合理解释为主要论据形式;由于受英语语言水平的限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能在英语作文中得到充分展现,中文作文中的论点、论据及反驳的数量和质量都高于英语作文,在英语作文中谬误更少;同时,长期的模式化写作训练以及英语写作与母语写作的相互影响,学生在中、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论证过程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