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实质上是一种模因,而写作就是不断模仿、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写作模板是英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模因论揭示了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规律,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模因论角度对写作模板进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写作模板是成功的模因,写作模板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选词、语篇构造的能力,还可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作为一种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以模因论为切入点,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模因论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提倡学生按照语言模因的规律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阶段学习写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研究语言起源和语言运用,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作者从语言模因的两种类型即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角度,对随机搜集的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四六级写作在模因论下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得出模因论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过程写作法等教学方法的兴起,模板式训练的教学方法为研究者和教师所摒弃。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本质上是一种模因,指出写作就是不断地吸收、转述和产生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不仅不应摒弃还应提倡。  相似文献   

6.
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模因复制、传播、模仿和演变机制的系统思想,为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笔者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框架,探讨了语言模因基因型和语言模因表现型两种传播机制,分析了语言模因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循环往复的生命周期与英语写作的关联性,结合英语专业写作主体教学,探究语言模因论在英语专业四级写作教学中的实用性,以期为英语专业四级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对语言模因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大学英语模因教学模式,并对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指出这些模因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模因论为指导,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为原则,尝试构建一种"听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达到以听促写,旨在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