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旭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3):110-111,119
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凸显每个学生的地位,使他们均有较多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课堂互动、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优势互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合作学习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减少学生走神的几率,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从而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课程改革,怎样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提倡实施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作为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经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小组交流展示环节是由学生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积极思考、合作学习探究,然后在班级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则会起相反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方式,构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呼唤的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的"合力"就在于把每个人的能量凝聚为团队精神,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张锌 《黑河教育》2014,(11):53-53
正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取较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种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学习目标,人人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因此,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组合,还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以及性别等情况合理分工,每小组六人。教师应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加大。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目标的最终达成为标准,小组成员合作为主体,以小组总成绩为评价体系。近二十年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倍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一、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优势1.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使学  相似文献   

8.
李文 《中国教师》2014,(12):32-33
<正>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深入课堂,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和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人和活动的主体,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另外,小学生在小组中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能锻炼能力,还能提高合作意识。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来发散思维、开阔视野。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本人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即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互助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小组合作的运用也能够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对此,围绕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毕钰婷 《考试周刊》2014,(13):104-105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境况令人担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提高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值得广大学者和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11.
“大环节”教学法是我们在《科学课》编辑部几位老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觉得“大环节”教学法是一种易于理解,容易操作,又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好办法。首先,“大环节”教学法中的“大环节”保证了学生在时空上独立自主,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大环节”中我们实行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了大班化不容易面向全体的困难,在小组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技能,学生充分体验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智,充分体验了探究的…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线,在学生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开展任务型的学习,让全体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到学习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充满情趣的动态活动中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陈志勇 《成才之路》2010,(36):80-8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合作交流中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努力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全体学生能力获取和展现的舞台。因此.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生本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要使生本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最好的办法是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把大课堂浓缩成小课堂的形式,是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参与学习,自主研究的有效措施。它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加大。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任务驱动型"课堂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推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钟平 《教师》2013,(7):107-107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美术学科由于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强的特点,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有着自身优势,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课堂展示为突破口,在教学中尽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课堂便成为每个英语老师追求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既能够兼顾全体学生,又能激发个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老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三步互助"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种形势下探索出来的。虽然这种自主互助的学习模式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但学生的展示和交流还没有完全突破老师设定的程序,以至于学生自我交流的欲望没有得到真正展示。另外,小组建设是这种模式开展的关键所在,但很多地方小组建设只是初步成型,没有深度展开合作。所以,建设一支规范高效的学习小组和利用小组开展"三步互助"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小学英语课堂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宽松、自然、民主和谐氛围中学习,并创造展示技能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王金梅 《成才之路》2013,(21):45-45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才能。根据学情,我校探索试用了"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当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体会到:面对人数众多的班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课堂带来的知识,享受课堂中游戏的快乐体验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难困难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只有部分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各项内容,而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我们都希望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更多的同学接触,相互之间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思考,操练自己的知识技能,展示掌握的知识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大大弥补了大班上课的不足,但是大家也会发现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