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与之配套的参考书以及其它教学参考资料,甚至是不少辞书,都是这样翻译的:“(他)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翻译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我们还可以这样翻译:“(他)向下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2012年第8期载《“跬步”的翻译》一文,文中一前一后两次引用“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句,其中都把“至“错写成了“致”。  相似文献   

4.
《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一句,不少参考书籍和教辅资料,都把“从”注释为“跟着”、“跟从”,而翻译又含糊不清,自相矛盾。如: 1.《新编中学古典诗词选读》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都把“挟天子”理解为“挟制天子”。这样就把“挟天子以征四方”翻译为“挟持着皇帝,假托他的名义,到处出兵。”《辞海》“挟”字义项之一是“夹持……引申为挟制。见‘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辞条下解释为:“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然后节引《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6.
郭燕 《阅读与鉴赏》2009,(10):63-63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砚冰坚”一句,全国普高、职业高中教参都把它翻译为“砚池里的水结成冰。非常坚硬”。网上和江苏版教参则翻译为“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这句中的“冰”,都翻译为“结冰”,或“结成……冰”。这种翻译显然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中“卿能办之者诚决”一句,现行各种译本对它的翻译不甚一样。《教学参考书》译为“你能够对付他(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为“你能对付得了曹操的话,就请决战。”《高中古诗文对译》译为“(凡是)您能对付曹操时,(您就)确实(和他)决一胜负。”这些翻译不尽相同,但对“能”的翻译却是一致的,都把“能”看作能愿动词,理解为“能够”,这是不妥贴的。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沙鸥翔集”一句,《语文教参》将其翻译为“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将其中“沙鸥”的“沙”.翻译为“沙洲”,网上众多翻译。亦如此解释。其实,这种翻译是错的。  相似文献   

9.
功能对等的起源 功能对等论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他在1790写的一本《优秀的翻译》中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意思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并清楚的领悟和感受非母语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感受。”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年出版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才正式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人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  相似文献   

10.
在《三峡》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在强调重点实词时,常有把"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翻译成“下衣”的情况。窃以为,这样翻译欠妥。“裳”的本义虽然是"下衣",但在这里却不能这么解释。而应该用其引申义“衣服”。因为翻译成“下衣”明显不合逻辑,哪有人把裤子哭湿的。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典对“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和《现代汉语辞海》的定义只有一个。《新华字典》和《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有两个。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相同,另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不一样,将“对等“解释为”大体对等”。“对等翻译”被视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译自奈达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的理论术语、意义为“对当”的equivalent。“对等翻译”原理受到中国学术精深的翻译理论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翻译中存在不可译,翻译不可能对等。“对等”翻译论者引用《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反驳说,汉语“对等”即大体对等,非绝对对等,使受到批评的“对等翻译”理论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翻译带有“莫”字的句子时,因对“莫”的词性认识不清而发生争论。如在翻译《伶官传序》中“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时,有的把它翻译成“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跟他抗争”;有的把它译成“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思考和练习中,安排有“阅读下边短文《晏子使楚》,试作讲解”的练习。在这个练习中,对“何为者也?”一句应如何解?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把“何为者也”翻译为“干什么的”,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何为者也”应该翻译成“是什么人”。“何为者也”翻译为“干什么的”和“是什么人”的根本分岐在于“为”,可以肯定,这里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教师教学用书》翻译说: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类似的翻译在其他资料上都可见到。其实,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因为“有汉”的“有”不等于“有无”的“有”,而是作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有”作助词,在古代很常见,其用法可分两类。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把《促织》中的“掩口胡卢而笑”翻译为“只是掩着口笑”,而课本上的《注释》却把“胡卢”一词解释为“笑的样子”。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对“胡卢”一词漏而不译,《注释》里的内容和原句的意思却大相径庭,实在令人费解。从语法角度看,“胡卢”一词的词性是名词。从词的意义上看,“胡卢”一词是咽和喉的总称。“胡卢”是“喉咙”的另一种说法,从古沿用至今。现在,还有人把“喉咙”说成“胡卢”或“胡卢管”的。《辞通》卷四虞部第三十二面有对“卢胡”一词的解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教材对句中“亲戚”未作解释。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把这句话翻译为:“我们之所以离开自己的亲戚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也有类似的翻译。显然, 《教师教学用书》把句中的“亲戚”和现代汉语中的“亲戚”等同了起来,混淆了古今“亲戚”的区别。因为这个句子中的“亲戚”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亲戚”在古代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经典选文《鸿门宴》(选自《史记》),在该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将“沛公今事有急”之“急”解释为“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教师用书的译文中将这个句子翻译为“沛公如今有急难”,这两种解释都是把“沛公”当作主语,把“有”当作谓语动词,把“急”活用为名词当作宾语。可是这样翻译就漏掉了“事”这个实词,这不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编者对这个句子中“有”和“急”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而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杨宪益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一文中有一句“遂迷,不复得路”。其中的“遂”字。教科书上解释为“终于”。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句话的翻译为“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显然,在这里是把“遂”解释为“竟。竟然”了。“终于”与“竟然”意思截然不同。那这里的“遂”到底该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