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目前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专家和观众在对其中一些较为成功的节目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用语状况提出了批评,有人甚至认为它大有到了"真理跨越一步就变成谬误"的地步。评论认为,有些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嘻嘻哈哈,大篇闲扯,啰里啰嗦;有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泛,言不达义;  相似文献   

2.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谈话是现代人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只要有人通过语言表交流,就存在着语境。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类节目在我国电视业界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电视屏幕中谈话节目日渐繁荣。我们都知道,谈话节目是从西方电视“talk show”中来的,就有人很聪明地把它翻译成“脱口秀”。其实,一档“脱口秀”一向是可以被分出两个部分的,即“脱口”与“秀”。也可以大致把前看作是谈话的内容,后看作是谈话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6,(3):64-64
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处境是一方面不断有新的电视谈话节目诞生,另一方面却也有不少谈话节目在走向死亡。究其原因,经验有别却是误区。  相似文献   

5.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谈话是现代人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只要有人通过语言来交流,就存在着语境.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电视谈话类节目在我国电视业界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7.
李可 《新闻传播》2010,(1):59-59
我国谈话类节目存在节目选题一般化,有的节目雷同现象严重,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缺乏现场意识等问题。针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某些不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说过,电视展现的就是说话的人头。这话虽说有点太绝对,但却也道出了说话对电视的重要性。一是电视离不开人说话,二是说话水平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中说话的人当然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具有话语权,对电视节目的话语质量、效果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当属主持人了。本文将从主持人中的对话入手,探讨让电视谈话更精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就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理论界发表了不少论文,纵观种种见解和意见,笔者认为,虽然影响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原因很多,走出困境的办法不少,但最根本的是必须充分认识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人际传播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积极作用。就此,笔者以自己的浅识拙见就教于新闻学术界和业界。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各级台,争相策划创办电视谈话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省以上的电视传媒,谈话栏目就不下20个。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我国电视传媒中的新生力量,因此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格外关注。 电视节目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谈话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说话。在电视节目如万花筒般丰富的今天,谈话节目怎样吸引观众,是每一个电视人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综观成功的谈话节目的经验,电视谈话节目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才能使谈话节目做得既有特色又好看呢?这要从谈话节目的产…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伪沟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素娣 《新闻记者》2002,(12):47-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方兴未艾。据统计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 ,从严肃性的电视谈话节目到娱乐性的电视谈话节目已有179个。 ①面对遍地开花的电视谈话节目 ,一些传媒研究者敏锐地观察到其中存在的阻碍谈话节目进一步成熟发展的现象 :“在‘实话实说’中 ,存在很多嘉宾和观众不敢讲真话的现象。”“类似因重重顾虑而不敢讲真话的现象在‘实话实说’中还有很多。而这直接影响到沟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② “有的嘉宾言语呆板 ,甚至操一口难懂的方言 ,有的嘉宾在镜头前讲套话、打官腔 ,有的嘉宾夸夸其谈 ,这些都成为交流…  相似文献   

12.
关注和论证"可凡倾听"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栏目一炮走红至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观众群中一直深受欢迎,荧屏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谈话节目热潮。关心电视栏目建设的人们早已发现,在众多的谈话类节目中,有一种以人物访谈形式出现的、表述的内容主要是历史事实但却有别于电视纪录片(用镜头记录历史)的、有人称之为“口述历史”的新型电视节目,这些年已在中国的荧屏悄然兴起并开始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集团军。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肖榕 《青年记者》2009,(16):84-85
电视谈话节目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有的淡出市场,有的逐渐被边缘化,有的虽然仍在坚持却呈现出疲态。珠海电视台唯一的一档大型政论类谈话节目——《阳光政务》,开播时普遍不被看好,后来逐渐受到关注并且收视率持续稳定地上升,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电视栏目奖唯一的一等奖,从2006年开播至今收视率始终位居珠海电视台社教节目前茅。下面以《阳光政务》为例,探讨一下谈话节目如何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发斌 《新闻传播》2005,(10):62-62
有人说,电视是门遗憾艺术。常能听到同行们说这样的话:“新闻事件素材不错,被采访对象是一位有素养的人,访谈话语应该是很精彩的,但到了镜头前他们却好像变了一个人,灯光一打,摄像机一转动,表情也不自然了,说话也结巴了,甚至谈话答非所问了。”  相似文献   

15.
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2001,(2):120-124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 电视谈话节目在今天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就世界范围而言,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以美国为例,上百档各色各样的夜间和日间谈话节目在商业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地方电视频道上播出,而在英国,电视谈话节目也被安排在黄金时段。在我国,《东方之子》、《实话实说》开播以来,各个台、大部分栏目基本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每逢庆典节目,以相应的谈…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谈话节目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有的淡出市场,有的逐渐被边缘化,有的虽然仍在坚持却呈现出疲态.珠海电视台唯一的一档大型政论类谈话节目--<阳光政务>,开播时普遍不被看好,后来逐渐受到关注并且收视率持续稳定地上升,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电视栏目奖唯一的一等奖,从2006年开播至收视率始终位于居珠海电视台社教节目前茅.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电视谈话节目有将近200个,内容相当广泛,这说明,身置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这类节目获取信息,在感情上得到交流。但是如今谈话节目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情况,造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有些节目重复、虚假、低俗到使人谈“谈话”而色变。同时随着观众的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有的谈话节目依然因袭老套,观众就有些不耐烦了。我认为,谈话类节目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张军红 《新闻爱好者》2011,(12):108-109
电视谈话节目能够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节目品牌的建构。《艺术人生》与《超级访问》从开播至今,在众多电视谈话节目收视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却长期保持在前几位。两档节目虽同属电视谈话节目,同样以明星为访谈对象,但通过电视节目品牌建构形成了风格迥异、独具魅力的节目特色,赢得了受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贺义廉 《新闻爱好者》2011,(24):108-109
电视谈话节目能够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节目品牌的建构。《艺术人生》与《超级访问》从开播至今,在众多电视谈话节目收视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却长期保持在前几位。两档节目虽同属电视谈话节目,同样以明星为访谈对象,但通过电视节目品牌建构形成了风格迥异、独具魅力的节目特色,赢得了受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节目让人感到应接不暇。有人甚至称中国电视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但是,真正能够在观众心目中扎根的好节目并不多。究其原因,这类谈话节目在现实性、纪实性和多元化等方面存在缺陷。笔者认为,要把电视谈话节目做好做活,关键是要突出抓好三个特点。选题的现实性对每期具体的节目来说,选题的优劣常常直接影响到节目收视率和节目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