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校园暴力任其发展,就会成为困扰教育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严峻社会问题,以便为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  相似文献   

3.
立足赏识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和发展人,倡导的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环境,这与"和谐校园"要求学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校园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作为以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学校教育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都期望通过学校教育而整体提升自身存在的水平。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树立人本意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树立“以人为本,安全首位”的思想。建设平安校园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没有校园内师生的平安,便没有校园内的和谐,因此,学校必须:  相似文献   

5.
庄景全 《云南教育》2009,(17):46-46
何谓校园生态文化?其基本含义是:校园内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发育的文化,重视教育的人文性和对个体生命性的尊重。近年来,昆明铁路五中以校园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适宜生命成长的教育乐园,让校园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生态园,努力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加坤 《学苑教育》2012,(24):26-2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美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承担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理想的和谐校园对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营造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建立法治理性教育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教育,让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谐共处、和谐有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和谐接班人。学校是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平台。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是密切关系少年身心健康、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点。因此,只有以"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培养和谐发展的教师,造就和谐发展的学生"为  相似文献   

9.
李文 《甘肃教育》2007,(1X):5-5
实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师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障和谐.以环境建设促进和谐.以先进性引领和谐”的基本点,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2007,(15)
和谐的校园,是适合校园里各要素健康成长的最好环境。要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使校园里的人得到和谐发展,并使环境与人的发展相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