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明祖 《军事记者》2007,(10):13-13
我参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采访,是中国派出的近50名记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第一次在军列上连续生活14个昼夜,第一次在异国的野营村里生活,应该说是机会难得、感受至深的一次跨国军事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是一个青春学科,20世纪40年代才在美国形成,而中国第一次对传播学进行公开研究始于1978年7月,其标志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家新闻学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郑北渭主编),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传播学译文《公共传播》,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介绍传播学。传播学在中国距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它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研究进程后,于20世纪末进人高潮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特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说法是:“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在中国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发展趋势,明确资助选题方向,为出版单位申报基金及选题策划提供参考。【方法】文章根据2013—2022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对资助项目的范围、数量、承接单位、语言品种(英文)等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利用Excel软件、词频软件对资助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上述内容进行分类阐述。【结果】2013—2022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共资助项目1848个,整体趋势呈现上升态势;2013—2022年承接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出版单位品种数呈现上涨趋势,于2021年达到顶峰;2013—2022年国家学术著作基金由83家出版社完成,其中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承接项目最多,占总数的54%,其他82家承担项目占比46%。从2018—2022年来看,资助英文项目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21—2022年出现断崖式下滑;技术、理论、研究、中国、方法等词分别为资助选题的高频词汇。【结论】基金资助方向逐步精准,面向科技前沿,且英文作品获资助下降,出版社申报选题方向应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类选题优先。  相似文献   

4.
汪良,播音指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70年在顺义县广播站参加工作,1971年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7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82年毕业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播音部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经济台台长、交通台台长、生活台台长(兼)、北京电台副台长、北京电台总编辑,2005年任北京电台台长至今,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播音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主持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记协副主席等职。曾先后两次当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获第一届中国广播金话简奖、第七届韬奋奖。汪良同志在中国广播的历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频率专业化;第一个建立电台听众服务中心;第一个把广播节目作为产品实行流程管理;第一个实行采编播首席制;第一个开办网络电视;第一个全面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试验;第一个把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入广播;第一个在电台内部实行节目制作室节目销售制;第一个保持七年经营收入全国第一……在他的引领下,如今,北京电台已发展成为“八台一网一报”的宣传格局,总资产达到12.5亿元。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有些做广播的同仁担心广播被弱化和边缘化,为此,最近我们采访了汪良台长,请他谈谈是怎样带领北京电台的同事们把广播这个弱势媒体做强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海南档案》2007,(4):F0003
每当“第一次”发生时,我们会觉得人生多么灿烂、充满希望与未来。 婴儿呱呱坠地后,第一次叫爸妈,第一次学走路;上学后,第一次打架,第一次获奖;长大后,第一次交异性朋友,第一次上班赚钱……  相似文献   

6.
秦永章 《历史档案》2005,(1):83-88,108
矢岛保治郎(Yazima Yasuzirou,1882—1963年),是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日本人人藏者中一个颇具冒险色彩的人物。他曾两度进藏,第一次是1910年11月到1911年4月,第二次是1912年7月至1918年11月。但前后两次进藏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只是进行体验“无钱旅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道旅行社总经理李建忠介绍,专列被命名为“北京晚报号”不论是在铁道列车史,还是北京晚报走过的40多年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一个旅游项目或产品,经旅游号包装,再进行版面强化处理,就突破了一般性新闻报道的限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凯凯 《航空档案》2005,(4):26-27
目前,在中国西部邻国上空,不时出现美军战斗机的身影。这就是驻扎吉尔吉斯斯坦马纳斯航空基地的美军F—l6战斗机。这是中国西部邻国几十年来第一次长时间部署美军F—16战斗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中国职业网球运动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开启了中国百姓对这项百余年历史运动项目的意识启蒙。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界》2014,(6):72-72
2014年10月10—12日,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北京东城区召开,这是我国图书馆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行业盛会。在年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喜获多项表彰:(1)徐欣禄馆长获得"2014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荣誉。此殊荣全国只有8人获得,也是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第一次获此荣誉。(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被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地方文献部主任蓝凌云被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的好感和狂热,20世纪上半叶集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十月革命以后,对苏俄革命民粹主义式的想往;第二次是30年代,对苏俄计划经济强烈的兴趣。在这之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模式的讨论时断时续。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世界八强们对全球经济及国际政治的领导姿态,中国第一次感受到,站在G8会场审视自身和观察世界的别样感受。  相似文献   

13.
“体育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与争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30日,国内的权威体育媒体《体坛周报》在为雅典奥运会做盘点时,兴奋地列出以下的论断,“第一次夺得32枚金牌,第一次跻身金牌榜前两名,第一次将获金牌的项目拓展至13项,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实现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标志着中国体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布: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4.
1907年10月24日,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的第五届校际运动会的颁奖仪式上,中国著名教育家、南开敬业学堂校长张伯苓先生发表演讲,表达了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愿望,成为将奥运引入中国的第一人。1908年8月,他赴美参加世界第四次渔业大会时,正值英国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大会盛况,成为到现场观摩奥运会的第一个中国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并非偶然     
唐虎 《军事记者》2002,(8):66-66
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婴儿的第一声哭啼,意味着一个生命的开始;入伍的新兵第一次穿上军服,意味着一段军旅生涯的开始……而我第一次写稿,居然一下就上了《解放军报》。这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且促使我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成了《人民武警报》的一名记。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07,(4):33-33
从小就喜欢听广播,向往长大到电台工作,当梦想成真时,却发现很多事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刚开始编资讯总过不了口播关,听主持人提意见时,心里酸酸的。第一次上节目做嘉宾,开头不会打招呼,结束也忘了和大家说再见。有点遗憾有点兴奋,虽然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感觉却有点甜。夏季做社会调查时是成成的,第一次在烈日下暴晒还不能躲凉;第一次面对拒绝还要微笑,有委屈还得咽回肚子里;第一次去校园参加听友见面会是辣辣的,曾辛苦地练舞,当台上的五色灯光打在脸上。莫名自信起来;台下同学们的热情欢呼让冬天变得很温暖。有点新奇有点开心。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信息技术产品所具有国际性特点,由于国内改革开放所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在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处于与世界各国几乎相同的起跑线上,充分认识信息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将影响国家信息产业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软件产业具有相对低投入、高支出、高资金周转的优势,其智力密集和知识密集特征更符合我们的经济条件更能发挥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天赋。凭借国内产业界在中文软件领域来之不易的优势地位,使中国第一次站到了世界信息产业局部领域的前沿。发展中国软件产业需要产业政策的保护。这种保护,不是在保护落后,而是在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建设基础;不是在保护垄断,而是在保护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基础;不是在保护低效益,而是在保护更大范围内国家物质资源投入/产出的高效益;不是在保护行政干预式的旧有产业管理方法,而是在保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软件产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针对软件产业的特点和条件制订更合理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强国内软件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学术研究及开发机构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献载体演进过程述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国文献类型发展演变过程中,文献载体经历了三次重大演进阶段。文章从文献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角度,对不同阶段文献类型演变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指出第一次演进阶段是中国文献形成的演进过程;第二次是文献类型转型的演进过程;第三次是文献类型向高密度化、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演进开端。并且揭示了文献类型演进过程中每次重大变化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满足需要的客观规律,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9.
《西安档案》2007,(2):17-17
在2006年举行的“西安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西安市档案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其中:市档案馆编纂的《往者可鉴》一书获“西安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丁关根(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四日)同志们: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新闻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会议。受中央委托,谨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