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指导思想重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体性,使学生掌握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中量、率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板演:(要求作线段图) ①某工厂四月份原计划烧煤135吨,实际比原计划节约1/9,实际烧煤多少吨? ②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师生共同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19x=480。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 19x。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  相似文献   

3.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师让学生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19x=480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19x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3页分数应用题例3时,我分“导发兴趣、引入新知,指导读书、启发思考,组织讨论、深化理解,定向练习、指导应用”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堂课的教学程序简介如下。 1.导发兴趣,引入新知。教学开始,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准备题:“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烧煤135吨,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1/9。四月份烧煤多少吨?”让学生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解答。然后,教师说:“如果我们把这道题中某一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能编出哪些不同的应用题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编出了下面两道变化题:①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烧煤135吨,实际四  相似文献   

5.
在讲分数应用题时,有的老师往往教给学生的方法是看题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就用除法。结果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错误百出,教学效果较差。 我在讲分数应用题时,主要是教给学生画好线段图,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 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教学步骤是: (1)判断题中谁是单位“1”。 (2)比原计划节约1/9,1/9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1/9表示实际比计划节约的占原计划的1/9。 (3)画好线段图,有了对1/9的正确理解,学生不难画出线段图。  相似文献   

6.
教完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以后,可以指导学生用比例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用这种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是:先根据两种量的份数比等于实际数量的比,即两种量的份数同实际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下面举例说明:[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差,有时并非是不会提取信息,而是应用题中有关信息在头脑中处于“散装”状态。只有将信息按一定序列组织起来,使其结构有序、合理,才能从整体上获取解题思路,作出正确的解答决策。因此,要提高解应用题的正确率,使解题思路活跃,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有目的地加工、操作。当然,信息的加工、操作,决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联想、探索、矫正、反馈、改造和完善的。一、转换信息。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将输入的信息施行一系列转化、变更的过程。这种转换信息的形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1.语义信息→形象信息→符号信息例1 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9/1。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第十一册P53例  相似文献   

8.
准备题当①A是B的6倍,②A是B的号,③A比B多今, 峥④A比B少冬时,B各是 JA的几分之几?解:这四题都要求把单位“1”从B转换到A。5一-3①B~1②E卜卜1③B~1④Bes卜11*6二今 O1.,.1、4万‘于、且 百少二了 2月尸卜l~气了 〕1二(1_鱼、 5了显然告与6,号与号,夸与“·告 5、,.,下~二可、1- J号)的乘积为,,互为倒数。据此,只要把未知数为单位气”转换到已知数为单位“1”,就可以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加吨,比原计划节约了冬。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 9。一‘刁脚~’‘’~““…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1 根据要求回答。一个车间要生产 6324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 51个,实际提前 31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2 看解题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1)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 428个零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 3小时就完成了。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3)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提前 1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3 已知红糖的吨数比白糖的 2倍多 5吨。(1)如果知道红糖的…  相似文献   

10.
一、基础知识复习例1(1)①一条水渠已修35;②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19。(2)①一个数是x,它的34是多少?②鸭有x只,鸡比鸭多14,鸡有多少只?(3)①男队员有70人,女队员有x人,男、女队员共有120人;②男队员有70人,女队员有x人,女队员增加15后与男队员人数相等。教学要求:说出第一组题谁是单位“1”,引导学生列出第二组中的第②题“x+14x”的式子,第三组中的第②题“x+15x=70”的方程。设计思路:复习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知识,为用方程解分数应用题作好铺垫二、“单位‘1’×倍数=一…  相似文献   

11.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个很棘手的难点.我通过教学生运用列表的方法去解答应用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列表方法举例简述如下.例1.云山化肥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3.2吨,可以烧15天,改进烧煤方法后,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O.8吨.这样,这批煤可比原计划多烧多少天?列表时,先找出题中的主要事件(如原计划、实际等)作为表的横栏(或纵拦)项目,再找出主要事件的主要事项(如天数、每天烧煤数、总烧煤数等)作为表的纵栏  相似文献   

12.
解题思路的基本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核心,经常持久地加强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学应用题时,要在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加强思路的训练。一、搭配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将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进行合理搭配,把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正确、迅速地寻求解题途径。如,教师出示下列一组条件和一组问题:条件①每天烧煤54斤。②去年养猪364头。③科技书是文艺书的3倍。问题①故事书有多少本?②共烧煤多少斤?③今年养猪多少头?  相似文献   

13.
题目 某工厂贮存350吨煤,现由于改进炉灶结构和烧煤技术,每天能节约2吨煤,使贮存的煤比原计划多用20天,问贮存的煤原计划用多少天?每天烧多少吨?(初中《代数》第三册49页练习3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听了堂应用题复习课,课上对一道复合题的思路,这位老师引导得法,现简介如下。题:一个服装厂用了一批布做了一种儿童服装,原计划每套用布2.2米,可以做660套,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实际每套用布2米,这样比原计划可多做多少套?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目标,根据条件,启发学生作出各种不同的数量组合,衍出与解题有关的多种新条件,使题目获得多种解法。现根据课堂情况,将该例的思路分析归纳如下:问题:实际比原计划可以多做多少套?解一:组合一2.2×660这批布的米数组合二2.2×660÷2这批布实际做的套数组合三2.2×660÷2-660实际比原计划…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课题是《分数应用题》。例题如下:“洋下编织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画一条较长的线段表示“原计划用水量”,再画一条较短的线段表示“实际用水量”,然后根据“比原计划节约了1/9”这个条件教师把第一条线段分成了9份。在分的时候教师没有使用直尺,只是简单目测了一下等分的距离,但是从分的效果来看,有几个线段的长度明显不平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分率转化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但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分率转化,而且不易掌握各种分率转化的方法.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重视分率转化的方法指导,那么这一难点也就容易突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一、份数转化法份数转化法是解决含有分数的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之一.例1永县水泥厂四月份产量占第二季度的272,五月份和六月份的产量比为8∶7.已知五月份比四月份多产水泥250吨,问第二季度产水泥多少吨?设第二季度产量为22份,由题意知:四月份的产量为7份,因而五月、六月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现行六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第73页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此类题目,传统上侧重于算术方法,虽然列式比较简单,但需要逆向思考,很费力。现行教材加强了方程法的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对此类题目要真正牢固掌握,融会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的解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只要同学们能灵活地思考,就能得出不同的解法。例:一堆煤,计划每周烧12吨,可以烧30周,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周节约煤2吨,这堆煤实际可烧多少周?[解法一]因为这堆煤共有12×30=360(吨),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所以这堆煤实际可烧360÷10=36(周)综合列式:12×30÷(12-2)=360÷10=36(周)。[解法二]因为每周节约煤2吨,30周一共可节约煤2×30=60(吨),而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那么节约的煤又可以烧60÷10=6(…  相似文献   

19.
这是小学数学第九册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 )第 119页例 5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解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准备题:  苍海捕鱼队五月份捕鱼 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多少吨 ?(指名板演 )  2.提问:   (1)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30× 2000×   (3)根据题意列算式:  1000吨的是多少吨 ? 6…  相似文献   

20.
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常向学生介绍解题方法,诸如;“已知总数求部份数用乘法,已知部份数求总数用除法”;或者“标准量已知的用乘法,标准量未知的用除法”……尽管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还会出现差错。如这样一道题目:某工厂本月用煤120吨,比上月节约(?),比上月节约多少吨?这道题目的正确解法应该是120÷(1-1/4)×1/4=160×(?)=40(吨),而有的学生往往错误地列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