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2.
新颁“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5 0篇(含课文 )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 80首 ,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得少于 10 0万字 ,六年制不得少于 15 0万字。“大纲”还强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在“读中培养语感”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此重要 ,那么 ,我们教师该怎样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呢 ?我认为有三条途径 ,四种方法。第一条途径是加强课内学习。课内学习是学生积累对祖国语言的情感、兴趣 …  相似文献   

3.
学习语文靠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如何凭借现有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内积累笔者将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谈些粗浅的方法。一.阅读理解促积累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从启发谈话开始,到认识字词,教师讲解、朗读、复述,直到结束谈话,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写得好,就得让学生勤于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品味,灵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呢?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阅读中引导积累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因此,要特别重视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文字综合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训练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说、写,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地。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启迪想象,感受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  相似文献   

6.
书山有路“读”为径。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海选”出来的精文、美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文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的“阅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背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储存、积累语言、知识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等意识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说明”里也明确提出:“课文后面的练习突出了朗读、背诵、写字和读抄词语等内容……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颁“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史以来最高、最重、最实地要求 ,小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语言积累。首先 ,第一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是从形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角度提出的。其次 ,在教学内容与要求中以两条款较多叙述来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80首 ;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 ,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具体而实在。再次 ,“大纲”还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  相似文献   

9.
杨靓 《教书育人》2001,(15):30-30
新出台的小学语文大纲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较大修改,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笔者认为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作前引志、作中指导和作后评价三部分,这里主要和大家探讨作前指导的一些问题。一、“厚积而薄发”———勤阅读“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学中的“积”就是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吸收和积累,途径是听和读,主要依赖于读。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说到“厚积”,笔者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是值得借鉴的。首先它重视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并特…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一、感情朗读,引导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二、听说实践,丰富积累孩子们之所以学会说话,主要靠的是不断地听,不断地说…  相似文献   

11.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12.
小语教学中“读”的训练的力度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焕勋小语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选”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语言文字,领悟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的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量的自读课文。如果说讲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教方法”,那么自读课文的教学则重在“用方法”。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一”的作用,自读课文则起着“反三”的作用。自读课文的教学给学生开辟了语文“知识迁移”的园地,它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根据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感受,就怎样组织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周苏霞 《新疆教育》2013,(3):142-142
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下面就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从而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偏重甚至依赖“写”的训练,忽视“读”的作用的现象。那么“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到底具有那些功能呢?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朗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体会。朗读中丰富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读”的实施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读”是深入文本、整体感知、语言积累、情感熏陶的有效方法。跳出题海,重视“读”,语文教学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读通课文是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的基础。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曾大声疾呼:“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可见,读通课文多么重要。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切实过好“读通”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落实: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学要强化“读”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一、“读”要到位“读”要到位,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精粹,讲到点上。即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掌握了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而言,也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途径。语文课堂怎样通过课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要让课文充分发挥提高思想、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指导作文的作用。要密切结合本年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任务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