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送教下乡”是县市一级教研室的一项常规活动,旨在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策划,将城区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镇乡、农村学校。应该说,“送教下乡”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从本县市小学语文学科组织开展的一些“送教下乡”活动来看,效果并未达到最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域广、学校层次多、教师队伍庞大,而“送教下  相似文献   

2.
送教下乡是县市一级教研室一项常规活动,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从一些县市组织开展的某些学科“送教下乡”活动来看,效果并未达到最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域广、学校层次多(镇乡中心小学、农村完小)、教师队伍庞大,而送教下乡活动按照惯例一般为到一个学校去上几堂课,再加一个报告,覆盖面非常小,受众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送教下乡活动往往都是教研室“一厢情愿”的组织和策划,送教内容缺乏针对性,送教方式缺少互动性,活动虽然搞得热热闹闹,过后却是“涛声依旧”.送教下乡活动陷入一种困境之中.笔者认为,应该从送什么、怎么送、谁来送三个方面加以突破,创新内容和方式,以提升送教活动的效度.  相似文献   

3.
“送教下乡”是学校间、区域间进行的一种有效教研活动,其实质是对乡村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的指导与扶持。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送教下乡”可有效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与沟通,它不仅能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送去先进教育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还可以锻炼骨干教师、名师、优秀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广大教师“教育强国”的思想意识,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结合“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实际,针对特定教育群体——农民,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增强“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了教育与产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本文对“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昝贵杰 《学周刊C版》2014,(11):226-227
河北省于2010年向全省推广了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让数十万河北农民受益,随着“送教下乡”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对送教下乡工作的领导,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和软硬件建设,强化招生纪律,改革学制和教学模式等问题必须面对,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搞好“送教下乡”工作,让这项工作成为促进农村和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引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送教下乡”活动策划的有效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和地方对农村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策划了许多“送教下乡”形式的教研活动,这种城市支援农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交流作用。但是,在送教热潮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观念意识、送教内容、送教形式创新等方面仍然值得思考和完善。只有提高送教下乡活动的有效性,才能使之在深化农村课程改革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送教下乡”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一所农村学校任教,每年都有上级选派的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的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到我校。毋庸置疑,“送教下乡”对更新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加强城乡学校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新课程试验深入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送教下乡”是一项党的惠农政策,是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送教下乡”是成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们示范幼儿园承担了“送教下乡”的任务。所谓“送教下乡”,是指我园教师到乡村幼儿园为那里的教师上示范课,组织活动。本学期,我在为三所乡中心园上语言课的过程中,收获颇大,感触很深。一方面,我感到“送教下乡”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全面考核。到乡村幼儿园上课,教师对幼儿的各种基本情况不甚了解;而且孩子对新老师也陌生,不能一下适应新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各  相似文献   

10.
时下,“送教下乡”活动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常见一些城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浩浩荡荡地开赴乡村学校,“教研”后又风尘仆仆地回去了。长期以来,“送课下乡”活动颇为盛行,乡镇学校也开始流行“送教下村”。  相似文献   

11.
“送教下乡”与“希望工程”从1990年开始。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或教学新秀到本县农村乡镇中心小学上公开课(每次由低、中、高年级各两位教师执数),我们称之为“送数下乡”,受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几年来的实践与效果使我们感到,“送...  相似文献   

12.
《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6):F0002-F0002
为了实现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晋中市榆次区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期制度,每年有2%的城市教师通过全(兼)职支教,结对帮扶,送教下乡,挂职学习等多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由城市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组成的“骨干教师讲学团”定期巡回下乡送教,为农村学校教师讲课,评课。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研究》2007,(12):F0003-F0003
畔”咖吻螂护教师培训重心下移 教育讲师团“送教下乡”——襄樊市教育讲师团足迹遍山区~~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于2010年向全省推广了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让数十万河北农民受益,随着"送教下乡"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对送教下乡工作的领导,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和软硬件建设,强化招生纪律,改革学制和教学模式等问题必须面对,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搞好"送教下乡"工作,让这项工作成为促进农村和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引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报》报道,日前四川省组建了85人的省级骨干教师讲师团,将分赴全省21个市、州“送教下乡”,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6.
“送教下乡”是加强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的一项新措施。它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成为形成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各地教研部门就常以“送教下乡”活动为载体,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进行辐射,逐步形成优质培训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送教下乡的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培训的步伐。1.确定适合农村需要的送教下乡内容为了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在广泛深入凋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送”的内容。(1)送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给农村教师送去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送教下乡的首要内容。(2)送新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把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手段带给基层老师,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动向;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专业理论水平。(3)送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  相似文献   

18.
晋中市多方施措倾斜农村教育。一是师资管理政策向农村倾斜。该市严格落实新补充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扎实推行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制度。每年都要组织市域内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开展大规模的“送教下乡”活动,服务范围遍布了全市118个乡镇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送教下乡是实现研中有训、研训结合、研训一体化的有效的教研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对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研的有效性。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期发表三亚教育局开展送教下乡的经验,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送教下乡"作为涉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教育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送教下乡"为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模式、为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送教下乡"所遇到的困难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送教下乡"为职业教育院校和农民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认识"送教下乡"问题和不足,从而引导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业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最终来保证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