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8月31日,香港小姐总决赛落幕,邵诗获得冠军,许多媒体称之为"折桂冠"。这是杂糅了"折桂"与"桂冠"两个不同的典故。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而"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也可指冠军。"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这一错误也常见于体育比赛报道中。  相似文献   

2.
跳出窠臼报纸上天天有体育新闻,内容是相同的,但标题各有不同。体育版的编辑要赢得读者,首先要做好标题,词语要翻新,力戒雷同。譬如,比赛第一名,可以说“夺得冠军”;也可以说“夺杯”、“夺标”、“夺魁”、“夺金牌”;还可说“折桂(冠)”、“称王”、“称雄”、“独占鳌头”、“位居榜首”等等。第25届奥运会期间,《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条标题:王义夫举枪夺榜眼林启升力举挂银牌勇林莉弄潮获亚军  相似文献   

3.
7月8日上海某日报<阿姆斯特朗重返环法赛>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目前环法赛史上年龄最大的冠军是1922年获得桂冠的比利时车手拉姆伯特,他当时36岁.如果37岁的阿姆斯特朗能再次问鼎,他将改写历史."作者在这里将"问鼎"和夺冠等同,恐怕不对.  相似文献   

4.
如果大学不是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而是把培养富豪作为目的,那么国家精神就会失去依托,社会进步就会失去希望2008年岁末,"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北京大学因培养了35名亿万富豪问鼎榜首,浙江大学以23名位居第二,清华大学以22名排列第三。于是有人说:这是大学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如今的名牌大学,都成了"亿万富豪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古代人有名、字、号的区别.现代人除名字以外(现代人的名和名字指同一称谓),很少有人再起字、号,而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后还有“号”.在名、字、号的命名和使用上也有区别.现笔者逐一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名、字、号     
《出版参考》2005,(12):31-31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I)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相似文献   

7.
近阅贵刊1996年第1期,有一篇文章题为《段棋瑞给蒋介石的一封密情》,段情的内容以往似乎未见披露,弥足珍贵,只是作者将信中段氏自称(兄),错误地理解为是恭维蒋介石了。段信说:“武昌起义.中山尚在国外,兄虽力为主持,无项城驮运其间,恐终难竟中山之志。”这里的“兄”,显然是段棋瑞称呼自己,并不是指蒋介石。查诸史实,辛亥革命爆发时,段棋瑞即被清廷任命为第二军军统,署湖广总督,旋接替冯国璋任第一军军统兼顿湖北前线各军。在此期间,段棋瑞忠实执行袁世凯的策略,与民军“不战不和”,更于1912年1月26日领衔率42名清军将…  相似文献   

8.
在2005年全美国的考试“10WA”中,年仅12岁的沈阳小女孩赵雨会荣幸地夺得了小学组数学第一名的桂冠,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笔签名的总统教育奖(见7月25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条沈阳媒体较早报道的消息,25日成了各地媒体纷纷转载的对象。有的还上了要目,甚至成了头务。  相似文献   

9.
名、字、号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一般指人的姓名 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 (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 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 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 “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 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 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 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  相似文献   

10.
程大鲲 《兰台世界》2004,(11):38-38
诰命、敕命是中国古代皇帝颁发的一种文书,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武官员受封,由朝廷授予文书,名之为“告身”,即相当于现代官员的委任书。清朝规定: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封外藩(指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边远地区的蒙古族、维吾尔族贵族),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发给敕命。  相似文献   

11.
明代《普济方》的编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济方>是由明朝初年开封的第一任藩王朱()领衔,并与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编辑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医药方剂汇编之书.此书编载医药方剂高达61 739个,堪称我国15世纪以前方剂书的编辑集大成之作,也可以说是我国方剂书编辑的标志性工程和具有"品牌"性质的出版产品.  相似文献   

12.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  相似文献   

13.
署名:就是书信、章、专或件上签上作的名。署名有个人的姓名或单位、集体的名称;有署一位作的名字,也有几位作联署的名字:本仅就当前学术论个人署名中常见的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来自出版社的邮购书目,订货书目,很多是没有书作者的大名的。一个代码,一条书名,开本装帧定价每包多少本等要素都有了,就是没有作者之名那两三个字的空间。有的出版社甚至连刊登在报刊上的图书广告,也没有著译者的名字。 我们只知道出版社的招牌是品牌的象征,其实在读者心目中,作者的大名是与出版社的招牌并重的。更多的情况下,作者本身的号召力第一,出版社的牌子只是出书质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甚者,还有什么“超高级”、“超一流”、“×中之王”、“王中之最”……前者无疑都是“第一”,后者则是“第一”中的“第一”,总之都不是第二,更不是第三。受众听看以后,至少有三个搞不清楚:首先,这“第一”是指什么范围、什么内容而言?不清楚;其次,这“第一”是厂家自吹的,还是新闻媒介册封的,抑或  相似文献   

16.
近日报纸报道了两则正反不同的消息,令人深思。一则是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节目,自1993年创办以来,20年高居湖北省收听率榜首。2012年,据赛立信专业收听率调查,《今夜不寂寞》同时段收听率、占有率全省第一,广播专题类节目全省第一。2013年7月9日,节目主持人简然荣获湖北省首次颁发的新闻工作"建设者奖"。她在颁奖大会上说:"作为一名广播主持人,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仅仅是关注收听率这么简单的事情,你的心里要有你的听众,你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一词有两种含义。在古代常见的一种含义是指相知、相识的人。这在上古的书籍中已有记载。如《管子·人国》:“不能自生者,属之其乡党知识故人。”但现代更多的是用的知识的另一种含义,即指人对事物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9月8日人民日报三版一条消息的主题是《中国女射手弹无虚发》,副题是《获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双向和多向飞碟两项团体第一名》。根据题意,“弹无虚发”是指全部命中或百发百中,但文中只说在双向飞碟射击比赛中共射中四百一十二个飞碟,在多项飞碟比赛中以三百八十三中的总成绩获桂冠,只字未提在多少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书圣王羲之;一位是唐代诗圣杜甫;还有一位是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吴道子是古代画家中最亨盛名的一个."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则是对其作品最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谓"国史",指的是官修本朝史。其修撰当肇始于班固领衔草创的《东观汉记》。史载,汉明帝(即显宗)永平五年(63)班固担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等修《世祖本纪》。次年,班固"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