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应用玻色化方法,研究了电子间具有交错相互作用和晶格格具有弹性作用的反铁磁链能谱。在一定的晶格畸变范围内,该模型同样会出现自旋Peierls相变,最终给出了模型基态能量密度与晶格畸变的函数关系和模型出现自旋Peierls相变的晶格畸变区域。  相似文献   

2.
在实空间用重整化群方法研究了科赫曲线上的S4模型相变,通过研究发现:自旋重标的部分格点消约变换是解决分形晶格上的S4模型相变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科赫曲线的结果与欧氏空间的结果满足相同的关系K*=b/d,由此我们推测得出了S4模型的临界点与晶格配位数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迭代方法,分别在铁磁和亚铁磁两种情况下,研究了晶体场作用下二重Cayley树上自旋为1/2和3/2的混合Ising模型的热力学和临界现象.通过数值求解,得出了q=6时的亚晶格磁化强度MA,MB和系统总磁化强度M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并把两种情况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铁磁和亚铁磁情况下的予晶格上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有所区别,同时得出总磁化强度M的变化趋势与亚晶格磁化强度MA的变化一致.结果还发现,两种情况下该系统均不存在三临界行为.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态能量,讨论基态的自旋微观构型,给出基态子晶格的饱和磁矩.  相似文献   

5.
用自旋波理论研究了层内是反铁磁性耦合的反铁磁体的低温性质,找到了零温及有限温区的子晶格磁化强度和内能与层间耦合间的变化关系,并给出了有限温区内磁比热和平行磁化率与层间耦合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均场近似的方法,研究了立方晶格上具有DM相互作用的混合XXZ模型的相变和临界性质.在Ising极限下,在不同的DM相互作用参量D下做出了系统的自发磁化强度m随约化温度T=1/K的变化,得到了系统的临界温度,分析了DM相互作用对系统临界温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各向异性参数△下作出了系统二级相变线,结果表明混合自旋XXZ系统只存在二级相变,系统没有出现三临界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Lanczoss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具有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的一维开链spin-Peierls(s-P)系统的基态行为.首先验证了闭链条件下DM相互作用对系统二聚化的影响是和DM相互作用对二聚化畸变依赖程度有关.接着计算了开链条件下DM相互作用对晶格畸变不同依赖程度时,对系统二聚化的影响,发现DM相互作用在某一个特殊的点处,对系统的二聚化都没有影响,并且在这个特殊的点两边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精确解方法,研究了XY自旋环境中量子比特间纠缠随时问的演化.结果表明,系统纠缠度的演化可以通过改变自旋环境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强度的方法得以操控.进而得出,可以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对纠缠度演化行为的影响来判定自旋环境所属的普适类.  相似文献   

9.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玻色子和费米子所具有的波函数对称性质.进而通过求可分辨粒子与全同粒子的距离平方的久期值,证明了交换对称性波函数具有吸引的性质,而交换反对称波函数具有排斥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电子波函数为空间波函数和自旋波函数的乘积,证明了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具有吸引作用,从而导致电子成对出现.  相似文献   

10.
对一维晶格模型的铁磁/绝缘体/铁磁(FM/I/FM)隧道结中的平衡自旋流(ESC)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得到了ESC的严格表达式.分析得出,ESC起源于铁磁磁化的交换耦合,对电子器件的制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际工程中的岩体总是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研究三向应力状态下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以某水电站工程项目为依托,对水电站左右坝肩的蚀变岩做了大量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处理,得出了蚀变岩的抗剪强度指标与围压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阶段本构模型。在蚀变岩的力学特性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谐波齿轮传动柔轮位侈场和应力场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例验算。较真实和全面地揭示了柔轮在负载条件下变形和应力状态。这为柔轮的强度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 Ina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themobile phoneusesabatterytosupplyenergy.Sincethebat teryenergyislimited,minimizationofenergycon sumedinprocessingandtransmission[1]inmultimedia communicationbecomesanimportantconsideration.Hereweconsidertransmissionenergy.Twofactors areconcernedwithtransmissionenergy,i.e.,trans missionpowerandtransmissiontime,theformeris basedonchannelcharacteristicandconsumerrequire ments,whilethelatterisdecidedbythenumberof bits.Researchonthesetwotopicshasreceive…  相似文献   

14.
M. N. Murty 《Resonance》2013,18(7):646-653
The energy levels of a particle in a box are degenerate. The degeneracy of an energy level is reduced or removed on slight distortion in the dimensions of the box without changing its volume. This phenomenon is analogous to the Jahn Teller Effct, which states that in an electronically degenerate state (i.e., more than one degenerate orbital is available for an electron), a nonlinear molecule undergoes distortion to remove the degeneracy by lowering the symmetry and thus lowering the energy.  相似文献   

15.
依据群论与量子理论,利用对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具有D3d对称性构型的BzH6分子的声子间耦合及其杨一泰勒畸变.研究了B2H6分子的电子态与声子态的对称性以及其活跃的声子态,导出了B2H6分子的eg声子间耦合的CG系数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了这些CG系数值.接着又分析了B2H6分子的杨一泰勒畸变方向及其基态能级的分裂,发现B2H6分子的杨一泰勒畸变方向是D3d→C2h畸变导致B2H6分子的二重简并的能级发生分裂,因此其能级的简并性因畸变而被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及幺正变换的方法研究了量子阱中强耦合磁极化子的性质。得出磁极化子基态能量与耦合强度,阱宽,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对于强耦合磁极化子,振动频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基态能量随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随着阱宽的增大而减小,阱宽越小磁极化子的量子尺寸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势能驻值原理和广义坐标法原理推导出考虑截面畸变效应的梁单元刚度矩阵.根据此梁单元刚度矩阵,编制了计算薄壁钢箱梁结构的有限元程序,且此程序可以考虑截面畸变效应和扭转效应.运用自编程序,分析横隔板间距对薄壁钢箱梁受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布置横隔板对畸变正应力的影响最大,对弯曲正应力的影响很小.畸变荷载作用下,只有当横隔板布置间距小到一定数值时,薄壁箱梁的畸变正应力才会减小.最后,引入畸变翘曲影响系数γ,简化了薄壁箱形梁纵向正应力的计算方法.当横隔板布置间距L与薄壁箱梁横截面最大尺寸H的比值小于2时,畸变翘曲影响系数γ趋于1,表明薄壁箱形梁的畸变正应力趋于零,可以忽略畸变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玻色化的自洽微扰论方法,给出了s=1/2xxz反铁磁链的Spin-Peierls系统的基态能量和准粒子元激发能谱的解析近似式,了模型基态能量密度与基态准粒子激发能隙随晶格畸变大小的关系受各向异性作用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强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按照钢筋连接接头技术条件中对接头强度与变形性能的试验要求,利用MTS数字控制试验机及普通标准引伸计,通过对引伸计的夹卡装置的设计,成功地实现了对非标准标距下钢筋接头变形性能的测试,对试验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开发。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程实施问题正在成为物理课程改革中最为受关注的问题。物理课程本身、物理教师以及课程实施环境影响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失真是必然的,但是,偏差性失真、回归性失真和超越性失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归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