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这无疑对大众文化上产成了“负能量”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以《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为例,从电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塑造与传承视角出发,探讨电视怎样发挥社会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主义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对时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媒体自然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本文就选择了目前国内时尚节目的先行者——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和细节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问题,并从自身角色定位、语言运用、知识构成等方面,为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些许提升、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主义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对时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媒体自然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本文就选择了目前国内时尚节目的先行者——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和细节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问题,并从自身角色定位、语言运用、知识构成等方面,为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些许提升、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浪潮夹带着文化全球化不可逆的趋势席卷全球,这对于产生不过三十余年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机遏与挑战,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该何去何从,是消极接受还是积极寻求应时策略?本文试图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应对路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郎立壮 《河北广播》2004,(5):56-58,66
什么是大众文化?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有几百种定义,国内学者近年来对大众文化多有论述。不管从理论上怎样界定大众文化,当代大众文化对大众生活方式的浸染力和影响力,以及它与文化产业的密切关系,是大众不可忽视的。当代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有着互为表里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同时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着极强的渗透和影响力。而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又要防止疏于引导……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走雅俗共赏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罗瑞芬  余亭 《新闻世界》2013,(6):315-316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控制性和虚伪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艺术从高雅走向平庸,从精英走向大众,这一过程中,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丧失,沦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欺骗性的宣传来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反思,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本质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陈凯歌和胡戈的“馒头案”热闹一时。孰是孰非,人们讨论纷纷,各抒己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笔者认为,“馒头案”本质上是在网络时代下,大众文化的错位及回归:《无极》是对大众文化的错位,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则对其作了校正,实现了大众文化的回归。这一回归恰是借助了网络这一媒介。一、大众文化的错位及回归何为大众文化?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严谨的定义。笔者认为,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的定义较能概括大众文化的特征: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  相似文献   

8.
王燕 《现代视听》2015,(2):72-74
电视剧因其独特的性别叙事特性成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都市婚恋剧中更是呈现了为女性打造,被女性观看的新倾向。本文拟从近年来的都市婚恋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风格的转变来探析其性别叙事的流变。  相似文献   

9.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导致了传媒娱乐化 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出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不期而至.客观地说,大众文化至今仍是个带有歧义的概念,不同的论者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理论视野各有其侧重.大众文化一词究竟是用"MASSCULTURE"还是用"POPULAR CULTURE"去表述,至今没有公认的结果.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大众文化有一个较为宽泛的认识.从不同论者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手段,按照商品规律生产和制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体验的文化形态.其主要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广告等等.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媒介传播并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了媒介传播。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其他体育、艺术文化等等形式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别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浸染着媒体的发展。单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来看,媒体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其所在城市的"建筑文化""城市本土风俗"。本文以纸媒《哈尔滨日报》所传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范本研究其传播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媒体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与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 ,大众文化具有一种赤裸裸的商品性 ,市场需要是大众文化的惟一准则和终极目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 ;商业化的结果是对成本和生产效率的考虑 ,而运用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方式更能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这导致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以及对个性的扼杀 ;从内容上讲 ,大众文化的内容具有平面化、浅薄、无深度等特点。它远离意识形态、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 ,消解价值和意义 ,追逐平面化、享乐化  相似文献   

12.
约翰·费斯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积极乐观的大众文化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论,其中不乏误读。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作一述评,从下面三个方面说明费斯克这一思想的逻辑:大众文化只能存在于体制之中、宰制与反宰制同在的大众文化、“两种经济理论”——大众的创造空间,以期纠正误读,并为费斯克的理论作一简单辩护。  相似文献   

13.
阎思宇 《新闻传播》2010,(6):118-118,125
从“于丹现象”到电影《孔子》,孔子这位“圣人”慢慢走下圣殿。先是用其“思想”.接着用其“本身”.去接触“大众”所得以生存的“世俗社会”在这一层层的去神圣化的过程中,靠着“神圣”支撑的场域在变化,大众文化得以在场域的变化中一次次形成.并在其与之抗争的力量面前角逐着文化资本.获取着反抗的快感.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这一场域埘变化的原因.和在这一场域边和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4.
薄莎 《新闻传播》2013,(8):178-179
通过对近几年来网上购物和注册使用微博的人呈直线递增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简要说明这种大众文化如何产生和流行,同时对其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姚远 《新闻世界》2011,(6):51-52
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分别从大众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两个角度对《非诚勿扰》进行分析,探究其收视火爆的文化背景。《非诚勿扰》的成功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打破隔阂、联手合作的结果。节目本身没有完全摆脱文化工业的娱乐化生产,却挣脱了同质化的漩涡,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性别异化不仅在大众媒体上受到热捧,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反应,也是消费社会的催生以及审美趣味异化的表现。性别异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养成及社会角色塑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魏奕沁 《今传媒》2012,(2):56-5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凡事都有两面性,广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广告对当代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受到了批判。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即积极意义的方面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雁 《新闻爱好者》2011,(12):17-18
近年来,性别异化不仅在大众媒体上受到热捧,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反应,也是消费社会的催生以及审美趣味异化的表现。性别异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养成及社会角色塑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利红 《新闻知识》2013,(1):77-78,89
美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受到受众的力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文章从"美剧热"现象的现状入手,剖析"美剧热"的内外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守候媒介批评郝建(北京电影学院)媒介批评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最为重要。一是对大众文化电影电视媒介中那面广量大、复杂纷繁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或强化,或解毒,或鼓掌献花,或喝一声倒彩。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