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民族歌剧艺术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在借鉴欧洲歌剧的基础上,融入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和民族艺术,创作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自从我国进入世界市场之后,我国文化、艺术表演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经过改良的传统戏曲、歌剧层出不穷,为民族歌剧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木兰诗篇》作为第一个将古代文学与现代歌剧融合的新型民族歌剧,在我国民族歌剧艺术领域具备里程碑意义.本文将以《木兰诗篇》第三乐章为例从中国歌剧发展、重唱及创作分析、民族歌剧创新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诸如《木兰诗篇》《运河谣》等一批新作的推出,民族歌剧的创作已驶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这就要求民族歌剧演唱的教学也要相应的跟上歌剧创作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半轻声唱法为例,探讨提高歌剧演唱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著名作曲家关峡作曲、剧作家刘麟编剧于2004年创作完成的《木兰诗篇》是新世纪中国歌剧的代表之作。该部歌剧以《木兰辞》为主要框架,又在原作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扩展引申,赋予历史文化题材以更丰富的时代内涵,用歌唱、交响乐、戏剧、清唱剧、情景剧、舞蹈表演的崭新形式,抒写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现代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借鉴西方歌剧的思维程式,结合中国本土歌剧和语言表达方式而创作的一部具有史诗性艺术作品.这部歌剧不仅是由音乐剧、情景剧、舞蹈剧等多种具有独立体裁意义上所构成的艺术性综合体,还在民族素材和西方创作思维融合的基础上突出的表现了剧中"男主角"特殊的咏叹调表现作用,深入的发掘了"男主角"在剧中的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5.
歌剧就是一门集戏剧、音乐、舞蹈、诗歌和舞台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形式,是在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中国歌剧是由20世纪20年代,由一种儿童歌舞剧的形式开始了萌芽和发展。从1945年中国歌剧里程碑式的《白毛女》的诞生,到2004年《木兰诗篇》的精彩演绎,其故事情节当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都让观众印象深刻。其中,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党的女儿》为例,通过对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英雄性、阳刚性等特点以及描写中国歌剧演唱的字韵美、声韵美、情韵美等方面的分析,从而让我们对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及演唱特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型歌剧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是民族歌剧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代表作品。本文在对《木兰诗篇》艺术特色的解读下,以最为经典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例,分别从演唱技巧、感情处理与表达为目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木兰诗篇》是根据《木兰辞》中木兰故事改编后,艺术家倾力打造的一部大型情景交响剧,使我国的歌剧成功的走向了世界,在我国的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形象是人物及性格在戏剧冲突中的逻辑发展和完整呈现,分析木兰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从她的人物性格出发。本文通过对《木兰诗篇》中第二乐章《塞上风云》主要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分析研究,着重分析"木兰"细腻、敏感的女儿郎形象,从歌词创作中通过把握歌词的深层含义,希望将直观的谱面知识重点、要点转化为更加细腻动人的表演歌唱中,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动态,来更好的完成"木兰"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一、《木兰诗篇》简介 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歌剧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首宋朝的乐府民歌被改编后,搬上了国际舞台.它以音乐会的形式走进国家大剧院,走进美国、日本、维也纳等国家进行巡演.自公演以来,它一直在刷新着中国原创歌剧的各项纪录.它就是刘麟老师根据乐府民歌《木兰辞》改编而成的《木兰诗篇》.《木兰辞》有作为教材编入小学课本,有豫剧版的《花木兰》等,而歌剧《木兰诗篇》是以歌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国际舞台,弘扬传承了经典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选自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本文从木兰女儿情的塑造入手,通过三个方面分析这首作品中木兰情感的表达特征和演唱技巧。希望进一步理解作品,对以后的演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 《木兰诗篇》的艺术特色,即交响乐和情景相互交融,使整部作品形式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舞美设计时空交错,将人物性格、场景、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适度吸纳豫剧元素,赋予中国歌剧地方特色;融入戏曲表演艺术,彰显歌剧民族元素.该剧作的创新性,对中国歌剧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方面,叙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处和对本国戏曲音乐的借鉴与吸收,民歌题材以及民族调式的广泛运用,并对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融合古代诗歌的现代歌剧的新型歌剧,吸收了国外歌剧的综合表达方式,是一部本土原创的优秀作品。整部作品的人物、音乐、演唱、表演等方面拥有动人心魄的美感,具备极强的艺术性。它展示出十足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中国妇女的美德。在我国的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嘉怡 《音乐世界》2021,(1):46-53
诞生于1945年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民族歌剧作品,讲述了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白毛女》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编剧有意地保留了喜儿变为“白毛仙姑”的传奇性情节,使剧情的发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秋子》等作品,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特点、演唱特点、表演特点等方面起了先行作用。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并对后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欧洲歌剧自诞生以来,影响着世界歌剧的发展,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歌剧,在借鉴与吸取欧洲传统歌剧经验的基础上,歌剧创作者们不断丰富着我国歌剧的艺术形式,将更多的中国风格与民族元素融入了歌剧的创作当中,力图追求欧洲传统歌剧与我国歌剧的完美融合。随着时间的流逝,歌剧题材的选择与音乐的创作也开始注重时代性的体现,流行元素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歌剧创作中,但是与传统的经典歌剧相比,新歌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歌剧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中国歌剧创作还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极具代表性的唱段,音乐整体的表现力较强,重奏之中的弦乐设计,仿佛在忧伤之中透露出一丝怜爱,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以音乐本体分析为切入点,进而对唱段中的演奏技巧及情感处理加以解读,随后从声乐演唱者的视角出发,并对其中的民族性特点做深入分析,希望以此探究此唱段在民族歌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几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与世界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是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幸福缺失。现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当然也是文艺创作必须展现和回答的课题。只有契合时代,掌握了时代的精髓,艺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才能引导时代发展的方向并发挥其旗帜作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杨晓东立体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展示了深刻的时代课题和人们对当下生活境遇的现代性思考,这是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的,这种成功的经验,是我们创造性地发展歌剧甚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里程碑和标杆,不仅为我国的歌剧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艺术评价标准和创作标尺。  相似文献   

19.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歌剧。为了打造赵树理文化品牌、适应广大观众欣赏需要、锻炼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在院庆10周年之际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排演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舞台艺术手段,大量渗透浓郁地方风味的元素,使人物个性更鲜活,节奏更顺畅,地方风味更浓厚。评委点评道:歌剧《小二黑结婚》代表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不朽之作。这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图兰朵》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歌剧从中国素材、传统乐器、民间音调等方面大力渲染了"中国风",并成功运用了极具中国色彩的"茉莉花"这一清新优雅的旋律,使得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得到完美的融合。本文将从歌剧《图兰朵》中所体现的"中国风"、歌剧《图兰朵》中丰富多彩的"茉莉花"两方面,探究歌剧《图兰多》的艺术魅力之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