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李军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6):80-83,120
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都研究语言间接现象,都认为使用间接语言具有礼貌等功能,但委婉语强调的是表意的间接性,注重话语的可接受性,可以运用语形、语气、语义等间接表意的方式来实现;而间接言语行为强调的是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注重言后之果的分析,因此,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间接言语行为。而且,委婉语映射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具有语言的四大基本功能;间接言语行为则是一种关于言语行为实施方式的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维索伦尔提出的顺应理论,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宋静 《昆明大学学报》2004,15(2):28-30,58
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语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问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背景出发,对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心理、社会文化模式、社会政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几方面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间接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言语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都研究语言的间接性,产生的前提及动因有相通之处,出发点均含礼貌因素,有些实例相互交织,互为所属。然而,虽然二者的语言间接性存在共性,但它们在理论依据及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的产生机制主要借助委婉语理论解读,强调表意的间接性;后者的理解则依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强调实施言语行为的间接性。对比分析英语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言间接性异同有助于人们更精准、得体地运用语言,促进理想交际效果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耿昕 《现代语文》2006,(6):18-19
社会心理指公众或某些社会群体、组织、阶层所共有的心理趋势.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社会心理因素常常会造成语言的偏离.所谓语言偏离是指语言的表述突破了一般的常规的形式.本文主要从"趋吉避凶"的社会传统观念、社会审美心理、社会角色特点、言语动机等四个方面,结合言语交际实际,对语言偏离现象作出了简要的分析,以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言变异对社会及社会心理的折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既为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制约,又有各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人的社会心理错综复杂,而语言产生变异的原因则有多个层面。只有联系社会及社会心理来研究语言变异,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语言变异的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论间接言语行为的认知语用理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现有关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间接言语行为实例的分析,从社会心理规约和关联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认知语用理据,以揭示关联理论框架下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间接性是人们交际的共性之一.人们对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是为了表现人际之间的社交距离,或者体现人际之间对某些敏感问题的回避态度,间接言语行为还体现了人们为达到某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9.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面子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间接言语行为 Austin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为听话人理解的话语,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言语行为。Searle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它是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言语行为就是施为行为,是指人通过话语传达意图、目的。  相似文献   

10.
间接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文章在前人研究言语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对汉语中的间接性请求进行分类。认为汉语中的间接性请求可以分为要求听话者说一些事情和要求听话人做一些事情,而这两类又可以再分为规约性问接请求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间接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是人们出于避讳、幽默、礼貌等原因而采取的婉转、间接的表达方式,间接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英语委婉语有词汇、修辞、语法等多种构成手段,正是这些手段使其语言间接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流行美剧《绝望的主妇》中,各主人公在交谈中使用了大量的间接语。以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中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四个原则衡量,《绝望的主妇》中各主人公的语言表明,说话人出于保全听话人的面子委婉表达,或为达到幽默的效果而使用间接语,最终达到会话和谐。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营造和谐气氛,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一种常见言语手段。本文试从语用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来分析委婉语,探讨委婉语与语言的间接性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从学语言、人物和情节、修辞手段和象征、叙述艺术方面阐明了间接性是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伟 《海外英语》2014,(11):269-270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may have long observed learners' grammatically correct, yet situationally inappropriate verbal communication. To make sure they conduct speech acts appropriately,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possess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how to raise learners' pragmatic awareness through making requests in English.By exploring the verbal indirectness and politeness of requests, the paper aims to facilitate learners' ability to make socially appropriate utterances.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委婉语的概念,应用,构成原则入手,分析了委婉语与语境及会话合作原则的关系,论证了委婉语对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间接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话者在交际中借助不同的言语来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反之,说话者的言语也必然映射其复杂的心理状态,其中欺骗语的映射尤为明显。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选取喜剧电影《假结婚》中五个说谎情节中的原译语进行解读和对比分析,揭示出译者在语气词、重复词以及带有极强主观性和间接性的言语三方面对于女主人公言语的翻译不足。  相似文献   

18.
Brown和Levinson的普遍礼貌模式以及G.Leech的普遍礼貌原则的提出对研究语言中的礼貌现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所谓的普遍礼貌,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受不同文化制约的个性。剧本《哈姆雷特》的英文原文以及其汉译版本中,交际者在言语礼貌的权势准则、适切称呼准则以及婉言表情准则等的使用方面各有不同,可见,礼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成不变的普遍现象,而是受不同语言文化所制约,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靳盼  刘陈艳 《海外英语》2012,(13):224-225
间接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不少理论对其进行阐述过。间接言语行为能否被听话人理解,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交流。该文在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项目(CCSARP)的基础上,从间接性和模糊性的角度来探讨非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即请求暗示的使用。目的在于揭示出影响暗示理解的因素和使用暗示策略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请求暗示策略。  相似文献   

20.
英语动词过去时除表达事件或状态发生在过去的某一具体时间这一典型意义之外,还具有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等非过去时间的非典型意义,即假设性和表态性.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过去时隐含的距离隐喻是其非典型意义的概念隐喻.距离隐喻导致的语言间接性是形成虚拟和礼貌用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