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实质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人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作为“信息传媒”和“舆论手段”的新闻传媒。而社会要求得稳定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因为根据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各种信息服务,人们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以便更有效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与舆论引导,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成败,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本文就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做一粗浅的探讨。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在社会生产分工中,新闻职业担负着特殊的生产职责和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与公众的光荣任务,其社会地位更加重要,社会使命更加繁重。一个新闻职业人必须时时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新闻及各种信息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必须具有新闻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新闻档案是新闻工作实践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地记录了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李刚 《新闻三昧》2008,(9):28-30
在我国,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实施舆论监督、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等。新闻传媒是社会的“公器”,它不仅要对自己的声望和公信力负责,而且要对其传播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应该从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及最终利益诉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1、2条分别规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当下我国的传媒行业进入快速变革时期。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原有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重构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传统把关的失效、传统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下降、大众传播转向精准传播成为传媒舆论工作的新特点。此外,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舆论引导的变革,包括新闻传播的碎片化、舆论引导反应的机动化、舆论引导的个性化。在新形势下,应合理将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协作更好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同时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更好地引导舆论、把控传播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凡斌 《视听界》2005,(3):27-28
新闻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行社会调控和舆论引导的职业。新闻职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对其从业人员素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邵飘萍早就指出,记“品性为第一要素”,“所谓品性,乃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及种种新闻记应守之道德。”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传媒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把关人”的传媒从业者,就更要认清传媒职业属性,做一个正确舆论的引导者。可是现实社会中,有关传媒人的新闻伦理失范和对新闻当事人及受众所造成新闻伤害的事件却频频发生。“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的报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此案报道的分析,探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2012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媒体的相关报道,认为中国新闻传播业在2012年走上了整合发展的快车道,其丰富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路径:"走转改"活动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新闻界转作风,改文风,实现"三贴近",更好地服务社会与民众找到了一条根本路径;社交媒体发展迅速,作用凸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格局进一步整合优化,大大提升了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传媒产业改革走向纵深,推动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建设力度加大,行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新闻与传播学教学和研究引领实践,助推新闻传播社会功能完善和提升。同时提出当下新闻传播业行风问题依然突出,改革困难依然不少,发展之路依然艰辛,需要新闻界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进行更加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闻之“德” 新闻人“掌握”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机关”。新闻舆论引导人们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从某种意义说,舆论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此新闻人的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如何做好新闻业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影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56-157
网络是高效的新闻传播渠道,在当下网络盛行的时代,新闻信息非常丰富,在庞大的新闻链条里,一些虚假新闻也会鱼龙混杂,让读者混淆视听,影响判断.为给受众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空间,让网络真正发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大众,这对新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好新闻真实关、坚守职业原则和道德底线、成为当前亟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新闻媒体监督和导向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怎样才能更好的传达社情民意,服务社会大众呢?我认为,注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修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当代传播》2003,(6):57-58
在整个社会监控权力的系统中,传媒监督具有民意性、反控性、公开性、广泛快捷性等优点,但同时,传媒监督又隐含一定的弱点和缺憾,表现为时效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媒介把关人”个体意识差异性的影响、新闻监督素质与能力、获取新闻素材手段的有限性、不正确对待受众的新闻欲、新闻舆论视角的倾向性、新闻的商品性,以及舆论监督缺乏应有的法定规范性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理性、客观地分析把握传媒监督的利与弊,才能扬长避短,有效保护和合理规范新闻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4.
走出新闻舆论引导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我国传媒在新闻舆论引导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误区。对传媒走出误区的现实路径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传媒加深对新闻舆论引导规律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不断优化舆论引导的艺术,更好地发挥传媒的舆论引导效应。  相似文献   

15.
冯潇颖 《新闻战线》2023,(14):83-86
新闻业务论文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记者编辑撰写的新闻论文体现了一线采编人员对行业发展、业务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探索成果,反映了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也为同行提供了更多启示和指导,有助于新闻舆论战线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宣传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新闻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等职责任务。在新时代,党报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就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党报的新闻宣传报道既要及时又要准确,既要公开透明又要考虑实际效果,达到最大的传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记者是社会的、时代的记录者,其社会使命如同史家一样神圣:今天的新闻正是明天的历史。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媒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在促使社会各项制度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谓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类发展的和谐、各类建设力量的和谐、各种思想观念的和谐、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都需要正确的、和谐的舆论来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的商品、市场和产业化问题,是新闻传媒经济的根本性问题,又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涉及新闻传媒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充分、及时地发挥新闻传媒的提供信息、服务、娱乐和进行生活指导、舆论监督等多方面功能,并提高引导的效果,如何既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