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段时间来,"社区报"模式正被国内外媒体推崇.2009年4月,<绍兴晚报>创办"报中报"--<社区报>.创刊至今已办70余期,逢周四出版,每期一叠8个版(含广告,实际刊发报道内容量为5~6个版). 一年多来,<社区报>"摸着石头过河".开通专门社区热线,建立社区QQ群(正筹划建立"社区网"),开设"社区红人馆""台门故事""社区论坛""刺猜球"等特色栏目,招聘首批市民记者、通讯员,逐渐形成"题材内容可看、形式包装可读、立意小中见大、服务亲密无间、活动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理念,在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发展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而社区报却逆势而动,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社区报还未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应该及时引入"社区化""分众化""大数据"新型思维模式,找准自身定位,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区报道一向不受重视,甚至成为"琐碎"的代名词。但实际上,社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是社会的缩影,从某种角度讲,抓住社区就等于抓住整个社会。对于社区新闻的误解源自没有深度挖掘,社区报道本该成为新闻富矿,同时应从"温暖故事""趣事""生活经验"等几方面加强报道。  相似文献   

4.
"小的是美好的""社区报是美国的心跳",中国传媒大学陈凯老师的专著《走进美国社区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句话.自从2012年初读完此书后,笔者便开始持续关注和研究社区报,并策划制作了关于社区报的专题在当年6月的《传媒》刊发,专题定名为《社区报前途几何?》,是带着问号来研究的.4年后,我们又在本期推出了关于社区报的专题,专题定名为《社区报的蔚蓝色未来》,从专题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对于社区报,我们更有信心了,认定其将是报业蓝海.  相似文献   

5.
李娜 《传媒》2014,(11):42-45
正与西方社区报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社区报实践探索不过短短10年。由于东西方报业发展环境不同,我国社区报发展初期并不顺利,报业领航者在寻找适合中国社区报的发展模式上仍需煞费苦心,社区报本土化的良性发展道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于2013年7月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走访了上海《新闻晨报》创办的《社区晨报》的读者,以期为探索"中国式社区报"的发展道路提供详实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欣荣 《传媒》2021,(22):78-80
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媒体发展进入了智慧化时代.智媒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媒体发展注入了动力,也为媒体在社会系统中发挥更多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作为电视媒体转型方向之一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在智媒时代也逐渐发掘了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IPTV通过智慧化、社区化转型,开始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贵阳市的"智慧花果园"社区定制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2,(6):9
正近年来,在中国社区建设不断成熟与都市类大报慢慢接近发展"天花板"的背景下,社区报在中国诞生。先有《南山日报》《巷报》开风气之先,后有众多"社区版"和"街道小报"纷至沓来。然而,社区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诸多问题。除客观因素外,一些社区报虽冠以"社区报"之名,却行"都市报"之实,追求做大、做强,忘却了"小的才是美好的"这一社区报发展箴言。  相似文献   

8.
李玮 《新闻实践》2012,(3):42-45
“百业竞争,智、勇者胜。”报业市场亦然。社区报跻身我国报业之林不过10年,资历尚浅,面孔尚嫩,可谓一项新兴事物。结合现阶段我国报业竞争和社区发展的现状,社区报如何立身生存、怎样寻求自己的发展运营模式、如何借鉴海外同行的经验与做法、社区新闻采编具有哪些独特视角和操作手段,以及办好中国特色的社区媒体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采取哪些对策?本刊特约省内外有关社区报研究学者和业界专家,作一番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22):77-80
美国社区报与社区居民的"亲密感"的营造来自于报纸内容的本地化、贴近性和实用性。中美社区报在报纸的功能定位、内容定位、采写视角、采写内容、体裁和语言以及编辑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吸收美国社区报先进经验,在中国现实环境中进行本土化分析,中国社区报的内容发展策略就自然呈现了。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社区报"受到我国新闻界的关注,吸引了业界和学界去研究探索.2001年8月10日,作为全国城市社区传媒试点的深圳<南山日报>打出"社区报"的旗号,同城<龙岗日报>也很快跟进;2004年2月8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2004年3月,<华夏时报>第四次改版时调整都市报定位,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长沙<东方新报>也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社区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13,(28):20-22
近年来,在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的冲击下,很多美国大报面临生存困境。社区报纸虽然也受到影响,但生存压力并不大。我们通常说的"社区",一般英译为community或residential community。维基百科对community的释义:一是指享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团体;二是从生态学角度,指共享居住环境的互相作用的生物群体。可见,社区一词,在英文中与"价值观"和"共同的居住环境"这两点有密切关系。2007年,我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格林郡《契尼亚日报》有过一段实习经历契尼亚城是格林郡的卫星城,建城于  相似文献   

12.
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促使报纸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求新的市场空白点,由此,为特定的受众打造的特定"媒介社区"--社区报诞生了.在我国,社区报虽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仍在探索阶段.①  相似文献   

13.
社区图书馆与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倪丽萍 《图书馆学刊》2006,28(3):8-9,27
社区文化是社区稳定和发展的粘合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点,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充分挖掘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让社区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使其成为促进社区文化建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国内目前五种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提出要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最适合的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才能让社区图书馆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陈凯 《传媒》2012,(6):21-24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在一年时间内,她采访了北卡州10家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社区报,并写就《走进美国社区报》一书,第一次将原生态的美国社区报介绍给中国读者。在此,《传媒》杂志选编了该书的部分章节,将"美式社区报"内容、经营、管理以及报人精神等不同侧面予以展示,以便让国内报业同仁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社区报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创办城市社区报的必要性 一、创办城市社区报,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和城市结构变化新形势的需要。 社区发展是一个全球性话题。就我国而言,加强社区建设有着特有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1)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国有企业逐渐改变原有的“企业办社会”的运转模式,逐步将其原先承担的社会福利外移,服务职能外移。(2)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多元化,无单位人员越来越多,待业、下岗者,个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不同民族在经济、文化、情感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西安市回坊X社区作为典型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已建立起包含传统媒体、新媒体及空间媒体的多层次传播体系,形成了"结合空间促进传播深发展""兼具点面推动传播全覆盖""探索路径拓展传播新方式"的传播策略,在促进社区治理与...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外界对温州高度关注下的媒体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温州的发展倍受关注."出国门""安置门""高尔夫球门"等事件,让"温州门"红遍全国,乃至全球;"GDP末位论""温州模式消亡论"等舆论也一次次把温州推向风口浪尖.而在温州本地,广大群众对温州城市建设、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等等也出现不少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外界关注温州发展中的问题甚于关注温州经验,已经成为对温州舆情的一种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新闻晨报》正式立项,开始筹备推出社区报.当年8月底,开始在上海三个街道试运作社区报项目,通过与每个街道谈判,设计科学的运营流程和独立的内容模式,为不同社区量身定做个性化报纸.作为主报的延伸产品,社区报实现了平面媒体在渠道拓展、新闻业态上的一次探索. 试运行3年多以来,《新闻晨报》的社区报项目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新闻晨报》已经与上海35家街道和单位开展合作,推出了35个个性化版本的社区报,其中30份社区报为每月一期,周家桥、五角场、花木、南京西路、大宁等街道的五份报纸已成为双周刊.  相似文献   

20.
社区档案工作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之相伴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城市基层行政管理系统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会管理要求发生了不相适应,于是"社区"这个新生事物应运而生.1998年,国家民政部首批在全国11个城市设立"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社区档案工作也由此同步展开.本文就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