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省级党报纷纷实施媒体融合转型,开通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打造移动党报.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旨在提高省级党报对微信用户的影响力,从而确保党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5月上线,是全国第二个开通的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根据党报的定位和微信的特性,江西日报社确立了《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原则:提供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构建有信有爱的互动平台,打造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经过《江西日报》新媒体部四年的运营,公众号已经拥有近400万粉丝用户,影响力排在全国省级党报前列.  相似文献   

2.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邓蕃 《青年记者》2016,(20):41-42
当下,“两微”平台(微博、微信)成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要渠道. 南方日报以“高度决定影响力”为核心理念,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两微一端"(微博、微信、APP客户端)成了人们接触和应用最多的新媒体,近年来政务微博、微信和APP也开始崛起,逐渐成为政府与民生、人与公共服务之间的"连接器",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广西各地市政府的"两微一端"为研究对象,探讨广西"两微一端"发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郝雅婕 《青年记者》2017,(20):96-97
当前,中国企业积极探索企业宣传与服务的“互联网+”新模式,在新媒体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批企业主动搭建“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与公众沟通.目前,中国企业500强中已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2016年12月,在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公布的102家央企名单中,共有49家中央企业开通总部官方微博,69家开通总部官方微信,15家中央企业总部开通自有移动客户端,①央企新媒体发展已成规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南方电网集团新媒体矩阵建设情况,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与路径以明确自身定位,实现精准化运营,为今后央企新媒体矩阵建设明确方向,实现新媒体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从2014年初至今,省级党报迎来开办新闻客户端的高潮.此前,无论官方微博还是官方微信,报纸都难以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原因很简单——微博与微信两大平台分别掌握在门户网站手中.各大报社不遗余力地开发新闻客户端,关键就在于“自己说了算”,载体是自己的,掌控力强,用户数据、运营数据都沉淀在自有平台上,有利于报社后续的经营开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4G移动网络的兴起和3G移动互联网的全面铺开,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即不断向移动化方向发展。把握好我军形象塑造的微信、微博、微视等"微平台",是顺应传播领域新变革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吴幼祥  李慧娟 《传媒》2018,(4):48-50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及新闻APP这些新媒体平台组成新的"微舆论场",在社会"安全阀"这个角色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社会中,政治力量、媒介技术与民间社会力量三方在不断的博弈,为舆论与社会情绪寻找最佳的减压机制与疏导平台,其中,政治力量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更承担着社会舆论引导者与平衡者的核心角色.经历了初创探索期和遍地开花期,目前各级政府的政务新媒体进入平稳发展期,并突破了"两微一端"原有格局,政务APP与微博、微信的数据联动成为发展新态势.截至2017年3月,全国范围内的政务微信已超14万个.与政务头条号、微信城市服务、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平台上的优质政府账号渠道互通、相辅相成,打造为公众服务的多级联动一站式智慧城市平台.  相似文献   

10.
陈菲 《中国广播》2013,(11):36-39
当前,微博、微电台、微信等构成一股强大的“微力量”,全面影响着广播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引用多个广播节目与新媒体合作的案例,探讨如何借助微博,扩大传播、塑造平台、提升质量;借助微电台,拓展收听渠道,延伸互动平台;借助微信,搭建节目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今年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报刊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各个传播平台影响力进行评估,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同时发布报纸微博传播十强、报纸微信传播十强、报纸入驻新闻客户端传播十强、报纸自有APP传播十强.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6):68-72
观照聚合阅读新闻端、微博、APP三大移动出版平台的现实困境,本文从平台特点、传播行为分析了微信移动出版的特点,认为其开放式轻应用平台实现了受众个体与出版机构、移动端口与母媒体资源、生产管理与服务运营之间的便捷联接。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服务>内容>形式,提升用户交流"私属感"、联动推广公众号、碎片化内容、整合风格等增强微信出版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异军突起,并逐步形成“两微一端”的政务新媒体格局.在此浪潮席卷之下,档案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传播档案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笔者通过自身积累的新媒体运营经验认为,档案新媒体运营应具备“四项原则”,即创新理念、协调发展、用户至上、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下,地方党报也开始借助于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平台,对党政事务信息挖掘、内容组织与刊发等,作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创新。其中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微媒体"之一,地方党报通过公众号平台的运作,吸引更广泛普通民众参与到党政事务、时政资讯的了解与学习之中,与基层群体展开网络化的互动交流,不断深化党报信息传播的内容深度,从而促进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与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马璟 《军事记者》2014,(7):35-36
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党报的新闻传播实效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军工报社通过“80后”军官黄亮捐献器官的相关报道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只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采取灵活的报道形式,就能够发挥好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牢牢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6.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韩鹏飞 《青年记者》2017,(24):72-73
近年来,省级党报与时俱进,实施媒体融合转型,打造“两微一端”.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是继省级党报法人微博之后的新的媒介形态,旨在提高省级党报在移动互联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传播主流声音,确保党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上的话语权. 江西日报微信“10万+”热文的内容特征 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5月开通,是全国第二个开通的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经过四年的运营,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在全国省级党报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和江西媒体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稳居前列,涌现出一批阅读量达到“10万+”的热门文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和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政务APP、政府微博之后,政务微信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采用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借助政府微信电子平台进行公共社会管理和服务,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组织、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等角色的信息沟通效果,也能够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亲民化。2016年,中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万,政务新媒体实现了快速发展,"两微一端"成为政务领域的新常态,政务微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工具,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政务微信电子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武怡华 《出版广角》2016,(11):75-77
随着主流媒体"两微一端"的飞速发展,跨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将成为未来传播媒体的新格局.文章对13种出版类期刊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基本情况和运营态势进行研究,分析此类期刊融媒体平台的特征,并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类期刊的转型策略,以期推动其创新发展和移动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欲在新媒体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借力微信平台,进行更为有效的大众传播是必然选择.虽然纸媒是最早抢滩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域,但运营较好的账号较为稀缺,新京报官方微信则是纸媒优质公众号中的佼佼者.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媒体移动指数报告》中,新京报在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中名列前茅,其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微信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