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传媒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媒(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是人们传递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或载体的角度,论述了传媒发展对图书馆造成的影响。通过传媒对图书馆8个方面的影响的论述。说明图书馆发展离不开传媒的发展,传媒形式上的任何一次革命都会带来图书馆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第8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7传媒蓝皮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发布。发布会上,"2017传媒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说,亚太地区是全球媒体及娱乐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传媒产业正处于第二个"黄金十年",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  相似文献   

3.
创新发展的规律 今年7月,全球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公布了传媒出版行业的IT新技术发展周期曲线(Hype Cycle for Media Industry Publishing,2012,如图-1所示)。图中列举了传媒出版行业正在或将要用到的IT新技术,并揭示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专业网站(频道)是指以新闻传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频道)。自1999年国内首个传媒频道——浙江在线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建立至今,传媒网站(频道)规模数量大增,形态逐渐成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传媒网站(频道)已达200多个,内容涵盖众多门类和分支;有些已经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在业界与学界形成较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到7亿以上,手机网民规模6亿以上,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达到90%以上。由此,在新闻传媒领域爆发了一批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资讯平台,迅速笼络了一大批用户,今日头条的用户规模已突破亿级体量,相反传统纸媒、广播等逐年下滑,经营惨淡,传统媒体转型,融媒发展道路顺势而起,涌现出澎湃、封面、九派。  相似文献   

6.
门前,辽宁出版传媒旗下万卷出版有限公司继成立辽宁万榕书业发展有限公司(存上海经营)和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后,又在北京设立了首家分公司——万邦(北京)书业发展分公司,并签约知名出版策划职业经理人汪俊出任万邦书业总经理。  相似文献   

7.
刘旭东 《视听界》2006,(1):129-130
“以人为本,与您同在”,是总台党委在新时期,面对新任务,所提出的发展理念,是总台(集团)推进事业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创建一流现代传媒的根本保障。这一发展理念涵盖了总台(集团)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媒(即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结构。从传统意义讲,新闻传媒始终主导着“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类似漏斗,只有经过它的筛选传播到新闻受众的新闻素材,才能够产生传播效应。受到集中关注。但随着电子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日进千里。新闻受众的地位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语电视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辰华 《新闻记者》2005,(11):50-53
据2005年6月1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世界音乐电视公司(MTV World)即将在年底推出针对第二代美国华裔移民的MTV频道.节目与亚洲MTV频道不同,包括华语摇滚乐、香港流行歌曲和美国饶舌音乐等。而在此前的6月7日,美国少数族裔传媒团体新加州传媒(New California Media)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少数族裔人群偏好本族裔传媒,而华裔中更有近四成表示主要从华文传媒取得信息。不管是美国主流媒体对华裔市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传媒安全与发展:一个资本运作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入世对我国传媒的影响与对策的研究日渐增多。一个比较强烈的印象是,在这些研究中,似乎主张政府保护与区域分割的意见也跟着加强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加强政府保护不但与我国加入WTO的初衷不符,更与WTO规则不容。保护不是长久之计,发展才是根本对策。窃以为,根据我国国情,正确的抉择应是,以安全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在安全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保安全。只有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形成强势传媒、强势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媒安全。安全与发展:基础与根本同等重要(一)传媒安全:传媒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中 《青年记者》2016,(15):91-92
韩国传媒专业重视大学生就业的缘由
  (一)韩国传媒专业供求失衡现象
  韩国传媒教育在韩国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刺激下,专业设置方向、专业设置数量以及招生人数迅猛增加。据统计,韩国有88所大学设立了传媒院系,其中包括11个国立大学、59所私立大学、8所公开大学。①另外,虽然韩国传媒行业生机勃勃,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十年来韩国相关传媒企业对新员工的雇佣没有增加,韩国传媒专业大学生毕业人数与企业需求比例严重失衡,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失业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岁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把上市融资称为“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覃爱玲,2008)。新闻传媒行政主管部门高层官员的这一观点并不鲜见,早在2003年便有研究者认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媒介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何涛,2003),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两情相悦”似乎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喻国明,2001)。  相似文献   

13.
陈华荣  邓德胜 《报刊之友》2010,(12):175-178
我国新闻传媒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属性确认以来,传媒营销在理论研究和实操层面都逐步活跃起来。文章力图以图表的方式客观呈现传媒营销与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媒体经营管理)的学科架构关系,横向描画出不同学科或融合或跨越或交叉或内嵌的实际情况,并从研究发展的高度指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的共同参与可能有利于丰富研究议题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传媒营销研究发展轨迹不同节点的勾画,纵向揭示出较晚起步所留存的巨大研究空间等待着大批有学术热情的研究者去积极探索和挖掘,做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广播电视传媒是中国媒体行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大局中,其作为主流媒体的融合探索是全行业探索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广电传媒必须从观念导入,在战略、理念、机制、平台、运作等方面全方位结构提升,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基础,谋划深度融合发展的系统性策略。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作为一家有着较为深厚改革创新积淀的城市广电传媒,在近年来的融合改革中,以系统思维推动深度转型,构建运营一体化统筹、质量效益合一的新型主流传媒机构,走出了一条具有城市广电特色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5.
重庆日报1952年正式创刊,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庆日报为龙头,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和华龙网等为主体的综合传媒集团格局.2016年,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决战之年,将全力推进融合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是传媒行业艰难前行的一年,边界不断被打破和重塑,纸媒停刊、新法重拳、媒介融合,行业价值回归,泡沫逐渐被挤出.在传媒领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面前,行业报与生俱来的专业性凸显出其防御外界冲击的作用.当前,行业报如何进一步筑牢阵地、实现凤凰涅槃,则需要把握先机、打造先势、当好先锋,以更加强有力的新闻舆论工作服务行业肌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报刊之友》2010,(12):F0003-F0003
《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杂志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期刊网数据库、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期刊、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等全文收录,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8.
本报讯(记者张云宽、陈永和)昨(18)日,新世纪中国第一份300万大刊——《特别关注》庆典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在我国9800余种杂志中,《特别关注》单期发行量名列前茅,书写着中国期刊发展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现状与最新趋势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 据统计,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