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6日,数据研究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报告,今年下半年腾讯以移动端新闻APP的高下载量领跑市场。报告显示,移动端新闻APP下载量排行榜保持着三梯队格局。截止到2014年12月5日,独占第一梯队的腾讯新闻以总下载量48174万次位居榜首。今日头条以25106万次的下载量,领先第二梯队。在第三梯队中,凤凰新闻  相似文献   

2.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中,移动新闻客户端作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移动互联网入口级应用,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2014年4月11日,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Q1国内移动新闻APP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腾讯新闻以1.48亿次的下载量位居榜首,首次反超下载量为1.19亿次的搜狐新闻,排名第三的网易新闻下载量是9171万次。1移动新闻客户端大战已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实施,新闻媒体APP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8月移动APP排行榜TOP200》,新闻媒体APP活跃用户数量巨大,其中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凤凰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排名进入前100,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500万,其中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位列前三,分别为9487.3万、7419.7万、7033.6万,活跃用户数量均达到7000万以上.从新闻媒体APP活跃用户数量上分析,数据符合二八定律.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数据,可看出新闻媒体APP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而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因素使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这三个新闻媒体APP受到如此多用户的关注,并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黏性呢?  相似文献   

4.
赶在2015来临之前,“浙江新闻”客户端的用户数成功突破500万,成为国内省级媒体中用户数最多的新闻客户端. 从2014年9月底“浙江新闻”下载量激增,并一举冲进苹果商店新闻类免费排行榜前三时写下的《颤抖吧,浙江新闻向上冲》,到11月创造又一个历史节点时写下的《“浙江新闻”用户数突破200万》,再到如今站在500万用户的关口上,回首“浙江新闻”上线半年以来的坎坷与荣光,梳理在内容层面所作出的拓展与创新,反思所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空间,也算是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5.
董博 《传媒》2018,(6):56-57
自2014年上线以来,澎湃新闻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市场知名度和媒体影响力不断提高.2016年10月,由澎湃新闻生产的《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这一新闻产品,阅读量突破了2000万次,成为现象级的新媒体新闻产品.2017年,中国新闻网站移动端传播力排名中,澎湃新闻占据了6月、7月、8月的首位,并荣获了"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的殊荣.截至2017年8月,澎湃新闻APP下载总量高达8600万,用户日活跃量近900万.作为中国首个主打时政新闻的APP,澎湃新闻在理念定位、内容生产、报道方式和价值诉求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其他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6.
李飞  李跃芹 《传媒》2017,(23):68-69
根据App Annie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用户在App Store上的应用下载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如美图秀秀、黄油相机、天天P图等,有效拉动了美图类APP的下载量.美图类APP已经成为用户智能移动设备上的必备应用.同时,其开始由单一的图片美化功能向拍摄、美图、社交等多功能发展.如美拍、秒拍等APP一经推出便创造了下载奇迹,曾经火爆一时的"小咖秀"就实现了两个月800多万、八个月1500多万的用户下载量.尽管我国美图类APP已经成为现象级应用,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性不强、互动性不够、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弱化等,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其发展环境,助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澎湃新闻客户端2014年7月正式上线,到2015年7月,这个从纸媒向移动端转型而来的客户端问世刚好1周年.1年的时间里,澎湃新闻客户端从零起步,下载量超千万,日活跃用户过百万.更重要的是,澎湃已成为社会各界观察中国政治新闻的移动人口,也是中国新闻人手机中必备的新闻客户端之一,走出了一条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澎湃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逸群 《青年记者》2016,(26):52-53
今年8月,在中国坐拥5亿用户,号称业内唯一一款完全基于大数据挖掘推荐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苹果APP Store被下架,下架时间长达80个小时.此前,被苹果APP Store下架的APP并不少见,如奇虎360、美团、网易音乐、百度、腾讯等.暂不去讨论“今日头条”被下架的缘由,这一事件引发了业内对纸媒APP生存及前景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陈田雨 《青年记者》2017,(32):100-101
根据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于2016年2月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年底,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231个,呈井喷发展之势.其中,“无线苏州”“智慧无锡”及“在南京”等由传统城市媒体打造的移动客户端值得一提.有别于全国性新闻APP发展模式的多元,如今,从提供新闻到提供服务已成为我国城市APP发展的基本转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这种综合服务模式使得城市APP逐渐获得未来发展的可能——场景传播.  相似文献   

10.
张恒军 《传媒》2018,(13):43-44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生产与传播的生态格局,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带火了如"诗词中国""为你读诗"等众多诗歌APP,以"诗词中国"APP为例,其自上线之日起仅用了两年时间,下载量就高达3600万次,有一万多名诗人在该平台上存诗近四万余条,其中50%的受众在35岁以下,30%在18岁以下,受众结构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可以说,自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诗歌APP的兴起,对诗歌传播的影响十分广泛.目前,诗歌APP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学习型,如"诗词中国""古诗词典"等;视听型,如"为你读诗""全民K诗"等;综合型,如"飞地""八步诗"等.尽管诗歌APP的兴起引发了诗歌领域一系列连锁反应,释放了巨大的正面效能,但客观来讲,诗歌APP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内容良莠不齐、后劲不足、内容失衡等,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对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在简要阐述诗歌APP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其改进策略,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体生态急剧变动的当下,出生于1980 ~ 2000年的“千禧一代”成为最受传媒业青睐的“利基市场”.仅在美国,“千禧一代”的受众数量就接近8000万.与其他“世代”相比,“千禧一代”更愿意付费购买他们中意的媒体产品.据皮尤新闻研究中心的估算,未来五年,“千禧一代”用户仅在新闻产品上的花费就可达到2000亿美元.随着“千禧一代”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只会打电玩、不愿看新闻的“刻板印象”已被打破.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看不看新闻,而是媒体能不能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早就听说"今日头条",但没当回事儿。直到前几个月,玩新手机应用端下载时,无疑中看到今日头条下载量2个多亿,我被"吓"到了。纸媒百万读者就是天量了。上亿啊,我滴神。下载——浏览,哎,再平常不过的热点社会新闻集萃,好不好,还都是东摘西抄的,凭什么上亿?当我把"今日头条"和几家财经媒体的APP下载量晒到私人媒体微信圈时,面对"今日头条"上亿下载量和某权威证券媒体APP数千的下载量,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很不屑——内容太庸俗,没法看。再看不上,人家也是上亿的流量。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大  相似文献   

13.
孟祥沙 《今传媒》2016,(5):32-33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著作权纠纷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今日头条”著作权纠纷案到新京报告“一点资讯”著作权纠纷案,不断揭示着新闻聚合APP转载新闻作品的行为失范,考验着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的智慧.为规范新闻转载行为、构建新闻传播秩序,对新闻聚合APP加强法律规制、增强其自律意识、促进其与媒体的共赢合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马彧 《青年记者》2017,(29):6-7
短视频是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风口,从几秒到几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之一,为专业新闻生产者重视.2016年11月初上线的APP梨视频,11月21日以一条6分27秒的短视频新闻《实拍常熟童工产业:被榨尽的青春》(以下简称《常熟童工产业》)引发舆论关注,10小时内转发量过万,3日斩获1700万播放量.短短6分多钟,从发现线索到揭露事实,从外围信息到内部实拍,一条“童工”产业链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5.
时常听人说“亲眼目睹”,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亲眼”哪能修饰“目睹”呢?上人民网报刊检索系统检索一下,竞检索出14181条含有“亲眼目睹”这一短语的“新闻”,实则更多,因为该系统能检索的最早时间是2003年6月13日,这之前定然有之.自2003年6月13日至2012年3月7日,但九年时问,平均起来,人们每天至少可以看到四条含有“亲眼目睹”的“新闻”,即使是那些知道“亲眼目睹”是错误用法的人,也会因耳濡目染而被“同化”.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场营销领域的变革.APP、微博、微信正在构筑新媒体营销的“三驾马车”,其中移动APP是最重要的一种.人们通过移动APP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如聊天、语音、视频通话、看新闻、订餐以及导航等,这为移动APP的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单珊 《军事记者》2011,(10):41-42
史联文在新闻战线耕耘了30余年。他是业内赫赫有名的“拼命三郎”“百条记者”,仅1986年一年,他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播发了新闻103条。他视新闻如生命,干辛万苦却甘之如饴.坚持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相似文献   

18.
葛菲  莫彦峰 《传媒》2019,(9):67-69
面对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以及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为了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纷纷开始布局移动客户端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华商头条》APP作为华商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产物,在满足受众多元需求及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契合了全媒体的发展潮流与态势。据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2018西北地区媒体APP总下载量排行榜》显示,该平台以95.66万的下载量夺得榜首,成为西北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移动新媒体平台之一,也成为《华商报》创新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概况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上线后,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受众关注:截至2016年5月5日,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达4576万;截至2015年12月,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达10073万;截至2015年10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拥有275万关注用户.人民日报的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分别依托于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平台本身的自有技术因素也将限制其新闻类型及写作方式,而这些也会反过来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在时效性方面,微博和客户端有赖于自身内容发布时间的自由度,优于微信公众号;在对新闻内容的趣味度要求上,微博和微信由于其自带的社交性质对趣味性表达要求更高;在传播内容上,由于三者均带有全媒体属性,均可对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新闻内容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20.
核心阅读:今年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报刊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各个传播平台影响力进行评估,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同时发布报纸微博传播十强、报纸微信传播十强、报纸入驻新闻客户端传播十强、报纸自有APP传播十强.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