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学经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男人的"游戏",女人在数学方面似乎欠缺天分.但有一个女人却能够挣脱偏见的束缚,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她对数学的疯狂喜爱和执著追求,不仅使她在数学历史上大放光彩,还鼓舞了许多女性朝数学之路勇敢地前进.她就是法国著名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  相似文献   

2.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千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以各自的理解和认识赋予了数学思辨的光芒。在奇幻的数学世界中,不等式尤其使人着迷。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说:"不等式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它的无穷魅力令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顿过。20世纪初,德国伟大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3.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的历史。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曲折艰难最终探索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在此奋斗的过程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也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有一位学者曾收集了九百余条关于数学本质的言论,著成《数学家谈数学本质》一书。书中的各家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但数学家们都认为对数学史的了解,包括对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与事迹的了解会有助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数学经验,理解各种不同的数学思想观点,探求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正>"通常大家以为数学家都是陈景润式的,好几次有人问我撞没撞过电线杆,那是由于对数学家不了解。其实数学家没有标准像,有人喜欢登山,有人喜欢潜水,有人喜欢写诗,与其他职业的人并没什么不同。我呢,愿意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交流,吸收各种知识。虽爱好有别,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数学的执着与热爱。"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周坚这样介绍自己。在美国求学、工作11年,2001年回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数学家高斯曾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因为她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需要使用数学。这门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科学,总能清晰地描述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并给出漂亮的解决办法,让人无法不感叹数学之美。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科学只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中国的大学工科数学教材,讲的全部是国外数学家成就,"言必称希腊"。作者常常怀疑,难道历古以来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竟然在数学方面一无所成?然而,我们是在工程力学方面做研究与应用的,毕竟是数学外行。教育部邀请许多数学家所编写的教材写成为:全部由洋人所贡献,也是无可如何。有疑问:中国工科数学教材,难道中国人的贡献竟可被不屑一顾地完全忽略,连立锥之地也不容吗?对此难以认同,不平则鸣么!作者不是数学家,难免有所舛误,有错就请批评,不用客气。  相似文献   

7.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7月14日在台北举行,并颁奖表彰杰出数学家。以论文"孪生素数猜想"解开百年数学之谜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获颁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他勉励有志朝学术发展的青年学生,不要因困难而退却。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  相似文献   

9.
让更多的人了解数学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忠 《学会》2002,(9):52-54
国际数学家大会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样的大会,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数学界的一件盛事.我们数学工作者,应当借这个机会向社会宣传数学在当今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家是一群神秘人物:他们或是一些不修边幅的天才,穿着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用谁也听不懂的术语讨论着深奥的理论;或是大学讲台上严肃而又有些古板的教授,用特有的催眠口音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折磨着理工科大学生的数学课程。现代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专业性,让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数学家们的工作。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认识和了解一位被称为"数学界的Lady Gaga"的数学大师——塞德里克·维拉尼。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今日科苑》2014,(8):35-37
<正>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中,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而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沃尔夫数学奖。这两个数学大奖的权威性、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  相似文献   

12.
从神童到"数学莫扎特"2006年8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与另外三位数学家一同获得了世界数学  相似文献   

13.
正谁说数学不及格,就不能成为数学大师?有这么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数学考试老是不及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人人敬佩的数学家呢。这个人就是埃尔米特。从小他就是个"问题少年",上课时老爱和老师争论一些问题。他认为学生像鱼,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大师,和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共同创立了"陈-西蒙斯规范理论";他同时又是亿万富翁,是华尔街年薪最高的基金经理人和操盘手。他运用统计方法建立风险投资的数学预测模型,创下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自1988年以来,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4%,超过"金融大鳄"索罗斯。这个人就是美国大奖章对冲基金负责人詹姆斯·西蒙斯,一个人们眼中有点近乎偏执的数学天才。西蒙斯24岁戴上博士帽;26岁闯入情报  相似文献   

15.
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在中国数学教育界,常常有"数学=逻辑"的观念。据调查,学生们把数学看作"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或者是"一种符号的游戏"。"数学=逻辑"的公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以数列为例,感受充满活力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但在许多人印象里,数学却好像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则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于是,数学一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正>扬名华尔街的数学家华尔街是个尔虞我诈、贪欲横流、纸醉金迷之地,这儿衣冠楚楚的精英们只崇拜金钱,谁最能挣钱谁就是他们的偶像,但奇怪的是,一个远在日本东京、收入平平的数学教授却成了华尔街顶礼膜拜的偶像之一。这个人就是伊藤清。伊藤清(1915-2008)是日本最著名的数学家,也是20世纪亚洲最顶尖的数学家之一。他因在概率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1987年获得  相似文献   

18.
<正>"你觉得数学具有美感吗?"如果拿着这个问题在大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不了解"。如果去初中、高中问那些中学生,可能会得到更负面的答案。但是,英国伦敦大学的神经科学专家塞米尔·泽克进行的研究却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数学之美——至少对于数学家而言,和欣赏文艺作品时所体验到的美感是一致的。当数学家看到具有美感的数学公式时,腹侧眶额皮层(位于人的大脑前部)的激活水平与人们在欣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最爱的还是数学。"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说。"这话太太听了会不高兴吧?"有媒体记者打趣道。"她可能也同意。"许晨阳如此回应。这是日前许晨阳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的一个插曲。不久前,凭借"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许晨阳荣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在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他比施一公、潘建伟小很多,是唯一的"80后"。与一般人印象中的数学家大不相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4年一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常被说成是数学的诺贝尔奖。不过,菲尔兹奖只奖给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只能代表他们的早期成就,不足以反映他们日后的工作。一位数学家如果获得重大突破是在40岁之后,那也会与菲尔兹奖失之交臂。应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