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林爱珺  刘运红 《新闻大学》2020,(1):29-39,125,126
算法技术介入智能新闻信息分发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也引发了算法偏见这一伦理问题。从个人主体权利的角度看,算法偏见使用户的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遭遇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算法偏见产生的技术逻辑,并从保障用户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权利的算法伦理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试图通过算法偏见概念及其表现形式、算法应用技术导致的伦理风险问题、新闻生产中算法偏见影响等方面,建立分析框架,探究算法偏见产生的机理,为算法偏见治理、规范算法新闻的生产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超 《中国出版》2018,(1):29-33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生产中,算法已渗透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被视为中立的算法本质上是人工产物,算法偏见应引起重视。文章从中介的角度剖析了算法在新闻生产中的不同应用,分析了算法偏见产生的三个来源:算法设计者的偏见、输入数据的偏见和算法局限的偏见。对抗算法偏见的有效措施在于,对处于"黑箱"状态的算法进行监管,算法透明是必然选择,主动的算法透明和被动的算法透明是两种可行的算法透明方式。认识算法、理解算法、批判算法是善用算法的前提,也是算法时代新闻生产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试图从技术层面,通过对算法推荐流程的观察与研究,在算法输入数据搜集与审查环节的纰漏、算法模型设计的偏见与偏差、用户权利滥用破坏信息流的互动环境等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对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算法偏见的衍生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算法偏见治理、规范算法新闻生产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冀榕  陈维超 《青年记者》2022,(4):101-102
算法技术反向价值负荷带来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如算法技术越位造成的"信息偏食"、算法对数据的获取侵犯用户隐私、主体边界模糊性带来的责任缺失等.对此,可以基于透明、追责、尊重的伦理原则,探索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定位、算法等一系列新技术力量运用于新闻生产,带来了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的全新变化,新闻消费呈现出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特点.文章从新闻理念、新闻来源、新闻主体、新闻呈现、新闻分发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新技术带来的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莹 《传媒》2021,(17):50-52
目前,算法新闻分发平台作为信息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型产物,构成了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之外的一大新闻传播渠道,并成为解决新闻信息爆炸增长、新闻阅读体验不佳等问题的全新应用平台.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新闻生产传播领域的进一步下沉,算法新闻分发平台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并对新闻业态产生了显著影响.要想把握未来新闻行业发展方向,就必须全面了解算法新闻分发平台对新闻业态的具体影响所在,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静 《传媒》2021,(9):94-96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新闻生产传播带来系列伦理失范问题,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人道理念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新闻结构的三维视角,解析智能技术在新闻主体、新闻内容和新闻应用方面产生的主体性危机、算法信息偏差和数据滥用等失范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重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规范.  相似文献   

9.
任莎莎  田娇 《传媒》2018,(6):89-91
作为传播新技术群中的重要成员,算法新闻自出现之日起就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迅速抢占了市场并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但随着算法新闻的发展,"信息茧房"现象、价值导向偏离、低俗信息增多等伦理问题日益显现,并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些伦理问题,需要从加强用户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算法平台社会责任和加强网络平台治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朱威  王辰瑶 《新闻记者》2023,(8):30-39+72
以往研究认为算法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人工编辑和规模化分发具有颠覆性影响,然而,通过对N市三家报社算法新闻实践的实地研究,本文发现传统新闻编辑室均未把算法当作底层技术逻辑,很少出现利用算法技术生产算法新闻的情况。传统媒体新闻编辑部面对算法的主要策略是调适性而非生产性的。本文采用将制度与行动结合的分析框架,解释了为什么主流新闻媒体可以针对平台算法进行策略调整,却把利用算法和大数据进行“算法新闻”生产放在新闻创新行动的边界之外。  相似文献   

11.
张超  钟新 《编辑之友》2017,(11):61-66
近年来数字新闻业正经历“算法转向”:从比特形式走向更为高级的人工智能阶段.“算法转向”让数字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边界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数字化,更在于算法机制.算法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数字新闻生产也带来了变革,包括新闻价值评价由经验判断转向实证测量、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由“手工作坊”转向人机协同、新闻叙事由线性叙事转向交互叙事、新闻内容推送方式由大众化覆盖转向个体化定制、表征现实的机制由记者中介转向算法中介.与以往媒介革命以技术为导向不同,这次的“算法转向”不仅与技术有关,更是一种新闻生产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大变革,重构着数字新闻生产理念.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闻偏见,指的是对新闻所作的不公正的、不诚实的、自私的、不平衡的或误导性的歪曲。它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如果误入新闻偏见的思维陷阱,就容易产生新闻失实和造假,严重的还会造成导向错误。  相似文献   

13.
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行业转型发展的探索,见证着技术渗透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从可视化到交互化,技术赋能不断推动数据新闻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开放化数据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也让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发生由分向合的重大变革.技术滥觞蕴含的巨大力量给转型阶段的媒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过渡的数据挖掘和"唯数据论"也让数据新闻面临新闻伦理的漩涡,新闻何以为真、隐私何以保障、价值何以坚守、数据何以可能一时间让数据新闻陷入泥潭.数据新闻本质上依旧是新闻,要想突破数据泛化下新闻伦理的边界游离,就必须在明确新闻责任和新闻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数据新闻的内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语音、大数据是当今备受关注的新科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AI技术引入传媒行业,为新闻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视野,也对新闻记者的传统工作方式形成冲击.世界上的一些大公司,如Facebook、苹果、谷歌、微软、腾讯、百度等都在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开发.本文对AI新闻在发展变革中对新闻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的新闻业态和加强对新闻的细分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了其造成假新闻增加、算法饱受诟病、从业人员存在技术鸿沟对AI新闻发展的制约.应当合理运用数据、推进算法的透明,还要重视记者编辑的介入.  相似文献   

16.
当人工智能成为新闻生产的一个关键词,以机器人新闻为代表的算法新闻逐步成为重构新闻生产的重要力量。从既有新闻实践来看,机器人新闻生产已表现出消融传统新闻生产边界的潜质,关于"记者将被淘汰"的现实迷思由此受到更多新闻从业者的关注和讨论。本研究通过考察机器人新闻的变革,通过对其相对于传统新闻生产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阐释,进一步商榷机器人新闻在未来可能形成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献举 《编辑之友》2018,(6):63-67,72
聚合媒体以算法为主导的个性化新闻生产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对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它一方面提高了传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产生茧房效应和使网络空间“再封建化”等值得深思的问题.媒体、政府和用户应各司其职,优化聚合媒体新闻生产,让算法技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8.
常江 《编辑之友》2018,(4):76-82
文章对自动化新闻的特征、内涵及发展现状做出全面的归纳,并结合对11位美国主流媒体编辑的深度访谈,深入考察这种新型新闻生产模式对新闻编辑群体心态构成的影响.文章认为,新闻编辑针对自动化新闻形成的温和、静止且带有一定盲目色彩的群体心态将成为算法在新闻生产领域全面普及的重要制衡力量.更加宏观的社会文化习俗和道德标准,是包括算法在内的各类内容生产新技术难以逾越的价值鸿沟.如何在行业内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算法机制的专业、经济和伦理标准,则为自动化新闻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资讯信息分发市场上,算法推荐的内容已超过50%。由于算法应用并未完成价值观的优化,"算法偏见"等现象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诟病。本研究试图从算法数据使用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视角,对算法公开、算法数据公开,防止算法和数据滥用进行研究,为算法偏见、算法歧视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新闻"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新闻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