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谣言:献血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将会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都会摇头。血液是人体的精华,不能轻易献血,一旦献血,就会元气大伤。真相:事实上,人体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所以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而且人体的调节机能能够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献血后并不会造成人体血虚,更不会伤元气。  相似文献   

2.
1.在球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A.等于180度B.小于180度C.大于180度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80度2.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献血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B.献血对于肥胖症患者有一定好处C.献血不分老幼,都可以献D.献血对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好处3.神奇的等离子推进器的燃料其实是—A.液态氢B.电C.太阳能D.惰性气体氙4.下列关于云计算的说法,错误的是—A.云计算不需要服务器B.云计算需要互联网支持C.云计算节省了电费D.云计算提高了设备使  相似文献   

3.
正献血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将会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会有抗拒心理,这是因为人们对献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献血会导致贫血,会让人元气大伤,会传染疾病……这些献血谣言你还在相信吗?  相似文献   

4.
邹敏  穆庆强 《西藏科技》2003,(9):47-47,64
无偿献血是提高血液质量、确保临床安全用血的根本之举 ,也是一项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 ,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无偿《献血法》于 1998年 10月 1日颁布实施 ,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 ,在我国已形成了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 ,但在具体实施献血过程中大部分献血员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负担 ;如担心献血后对身体不利、对献血过程中偶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恐惧感等。为消除献血员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确保无偿献血的顺利实施 ,浅谈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献血员心理负担、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1 充分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 ,消除献血员对献血后会影响身体健…  相似文献   

5.
郝晶茹 《科技风》2013,(17):199
目的:通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通常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反应。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发现,献血者的心理、生理、采血环境、采血护士、体检医生的工作态度和医务人员操作技术等原因可导致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但容易引起人们对献血的恐惧和误解,挫伤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方法:本血站2013年1~3月分共接待无偿献血13452人,发生献血反应95人次,占献血人数0.7%。结果:通过严格体格检查、献血前后咨询、心理疏导等方法,减轻献血者的心里困惑,献血者以愉悦的心态参加无偿献血可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可以轻松完成采血过程,使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水果的好处,似乎说都说不完: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帮助消化,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许多人更是借着吃水果来减肥,认为它好吃、会饱,却不会太过滋补。水果成了健康、美容、减肥的万灵丹。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你揭开水果减肥美容的八大偏方的真相,让你明白:水果是好东西,但却不是万能的,过分依赖水果,非但不能减肥美容,还可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8,(6):9-9
济南-与世独醒 “5&#183;12汶川地震”太惨了,我们群做些什么呢? 龙飞虎 我们捐款吧? 济南-与世独醒 我们都捐款了,但是现在听说急需AB型血,我们身体好的都可以去献血。  相似文献   

8.
健康小常识:儿童钙片中多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长期吃这样的果味钙片.就跟吃零食一样,不仅会健康小常识:补钙过,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负担,主要症状是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狐‘,卜如甲玉洲,‘护健康小常识:虾皮、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钙,我们平时只需要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鱼肉等来补充钙就可以了.并且配合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钙才能吸收。如果明显缺钙的话再用钙片来补充。笋补钙补成小胖墩?@缪菁 @王彦~~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识别一直被认为是未来身份认证的重头戏,它可以取代或补充那些所谓的私密信息——密码、个人认证码等等,将其转变为直接的身体认证。尽管在此领域已经存在很多先进技术,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黑客们已经能绕开某些生物认证技术,如指纹认证、人脸识别等,但仍有无法破解的更高级的认证方式。有些专家甚至由于其太精细而担心这些技术的可靠性,因为这些生物性状可能会在人的一生中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李含岩 《今日科苑》2012,(24):113-114
经过了一夜的代谢,早晨醒来后,身体需要补充水分。早晨第一杯水,需要如何喝呢?早上一杯水应该怎么喝?"早晨起床后喝杯水"这一健康观念大家已不再陌生。洪忠新表示,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非常必要,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尿液、皮肤、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早晨起床后喝水,身体会处于缺水状态。起床后喝水可及时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但是,应该喝什么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很多人都以身体流汗的状况,来决定水分补充的多少,而且,大众传播媒体中,有关运动与水分补充的广告内容(运动饮料、含钙饮料、维生素饮料等),也会影响到一般大众的水分补充观念。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与补水进行研究,以期明了运动过程中流汗的原因,并进一步了解补充水分的正确时机与方法。这对于一般健身者和运动员来说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14,(1):64-65
<正>核心提示:民间一直把洗冷水澡看成一种高效锻炼的方式,且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尝试的。冬季天气寒冷,为了能够最大化享受"冷疗法"的好处,我们应该学习正确进行冷水浴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科学锻炼,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俗话说:"要想身体好,每天冷水澡。"民间一直把洗冷水澡看成一种高效锻炼的方式,且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尝试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外部气温已经让人瑟瑟发抖,再洗上一场冷水澡,真是有种透心凉的感觉。那些有毅力、热衷于健身防病的朋友可以挑战冷水澡,但是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你的身体吃不消反而让健康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3.
冬雪 《百科知识》2014,(11):32-34
正眼下人们对于献血产生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献血有益,另一种认为献血有害。以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适当的献血其实是一种合理的行为或选择,也即一种双赢行为。这既可以从常识,也可以从血液生成和更新的知识来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老是睡不好,真烦人。"现代社会,不少人都为失眠所困。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寻找扰乱我们睡眠的"罪魁祸首"。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和睡眠相关的基因,如果这种基因缺失,就会产生睡眠障碍。这则消息让人没法淡定了:"失眠居然是因为基因出了问题,那还能治吗?""既然是基因的问题,那会不会遗传啊?我的老爸老妈经常失眠,那我以后是不是也会失眠啊?"先别急,来听听研究者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生活在陆地的哺乳动物来说,除了身体大得出奇的犀牛和大象之外,我们人类可以说是唯一没有体毛的动物了。这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迥然相异的性状之一。有人自然会问:裸露的皮肤究竟有什么价值?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人为什么会相中它呢?  相似文献   

16.
含岩 《金秋科苑》2013,(8):112-113
“早晨起床后喝杯水”这一健康观念大家已不再陌生。洪忠新表示,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非常必要,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皮肤、呼吸消耗大量水分,身体会处于缺水状态。起床后喝水可及时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但是,应该喝什么水却众说纷纭。白开水、蜂蜜水、淡盐水、电解质饮料……究竟哪种对身体最好呢?  相似文献   

17.
时间不同,药物吸收程度会有差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早上8点用药效果最好有些患者自身的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这就需要额外补充激素。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肖新华说,人体激素分泌是有一定生物规律的。一般来说,上午  相似文献   

18.
人到一定的时间就想吃东西,否则就会感到饥饿,但当身体有病时,食欲就会受到影响.从食欲的好坏、对某种食品的喜厌以及食量的增减、口味的变化和食后的反应等,可以看出人的身体是否有病.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一位名叫朱蒂的妇女,长年以来一直被偏头痛折磨着,每周有三四天是在痛苦中度过的,她经常去看医生,医生为她试过了所有治疗偏头痛的药方,都不管用。为了缓解疼痛,她只好服用麻醉神经的止痛药。其实找找偏头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情况会引起偏头痛,比如颈椎问题或头盖骨有问题会直接导致偏头痛;身体营养缺乏也会引发偏头痛,例如缺镁或缺维生素B-12的时候;或者巧克力、红酒或奶酪过敏,也会导致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众》2014,(12):13-13
这个精确的数字并不是随便得来的,是人体根据自然环境和热传导机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的。人体可以计算出补充食物和正常活动时身体的产热率,也可以计算出在四周温度低于体温时,身体把热传递到环境中的散热率。两种速率都随体温而改变,在体温为37℃时大致相等,可以保证体温的平衡。因此,我们的身体就选择了这个温度。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