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陆钦基 《新疆教育》2013,(7):186-187
农村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落后,导致了农村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却得不到关注。需我们老师多关注问题学生,对他们多一点爱心和宽容心,给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从人格上尊重所有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可感情用事,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才能更好的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2.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未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于这些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爱母爱,在心灵上是有缺陷的,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多和他们沟通,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要真正做到多关爱留守儿童,确保留守学生享受到阳光般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3.
黄清清 《考试周刊》2013,(53):107-108
<正>"后进生"是大多数教师都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每年都会碰到一定数量的英语后进生。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孩子?是舍他们而去,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拉他们一把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一、教师需先让自己爱上后进生目前,有些英语教师片面看重学生达A级的情况,对能达A级的或有可能达到A级的学生关怀备至,对那些可能连及格都难的学生则关注甚少。因此,老师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让自己爱上那些后进生,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更关爱他们,正所谓"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要消除这一  相似文献   

4.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关注学生差异与新课改的“面向全体学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不管他们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也不管他们对生命科学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待差异,不少教师的态度常常是消极的:整班学生的作文不能“齐步走”,他们会埋怨;“小作家”写出了一篇不尽如人意的习作,他们会惋惜;“后进生”竭尽全力写出的习作,他们往往还会不屑一顾。其实,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多一点辩证法,具体分析、对待差异,我们就会发现,令人头痛的差异原本也是一种资源、一种动力。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张宝禄 《甘肃教育》2011,(19):37-37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心理偏差,如内心封闭、行为孤僻、自卑懦弱、悲观消极等等,这些心理问题极大地损害着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伍腾 《班主任》2003,(6):27-27
随着现代化文明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增容,于是,大片农田“进了城”,越来多的农村孩子得以进城求学。我们应特别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路历程,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一、农村学生进城后的弱势心理探究应该说,绝大部分农村学生是非常不错的。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守纪,求知欲特别强,学习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8.
方仁朴 《广西教育》2013,(38):15-16
语文是众多科目中的基础学科,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难点。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中,极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中除了单亲家庭孩子、孤儿外,还有相当部分是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小学时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些学生甚至连拼音都不过关,以致到初中后难于进行阅读和写作。对于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关注他们,并认真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针对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一、用宽容与赏识帮助“课堂捣乱型”学困生  相似文献   

9.
胡荣 《生活教育》2013,(1):12-15
在这次21世纪教育高峰论坛上,进行了多场的专题讨论,参加论坛的各界代表畅所欲言,既有主旨发言,也有探讨研究、回答提问。他们围绕“农村学生、农村教育、农村建设”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以学生为本的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学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主题讨论。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还从关注农村和农村教育的未来、关注中国社会未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基本理论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学习比较困难,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们称之为后进生。如何帮助他们一直是困扰广大英语教师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浅谈以下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对教育空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方面,投资力度都明显加大,学生受教育幸福度剧增。虽然学生学习成绩蒸蒸日上,但是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与社会要求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课间故意讲粗话、脏话.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近年来社会、学校、媒体关注更多的是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较少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据有关资料显示,约有自分之二十的农村学生具有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结构的变革,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日趋突出地显现。  相似文献   

13.
爱是奉献。奉献是爱的真实内容,也是爱的最佳体现。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亲生骨肉一样,把爱的雨露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教师。尤其是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更要倾注无私的爱。惟有爱,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惟有爱,才能冰释其心底积沉的自卑;惟有爱,才能鼓舞他们大胆寻找失落的绿洲……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留守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成绩较差、心理不健康等诸多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积极探索援助方式,把“留守学生”教育好、管理好,让他们能在关爱与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5.
卢波 《广西教育》2012,(10):68-68
农村所处地域环境受交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给农村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信息不灵通,见识少,知识面窄。农村学生仅凭几本教科书是很难适应当今教育发展要求的,他们唯有靠课外广泛地涉猎、多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才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开阔他们的视野,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朋友出外务工,一方面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把孩子留在家中少有管束,他们大多数正值9年义务教育学龄阶段。他们有的辍学务工,有的虽上学而心理又不与其他同学一样正常,这给农村中学教育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近年人们普遍关注的留守学生问题。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问题。笔者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多年,认为要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就应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要真心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心理自卑感,树立生活自信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拨亮留守学生的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17.
对待学生上网问题,班主任要辩证地分析,不能一味反对和阻止,或者对上网问题避而不谈,而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8.
邵凤侠 《考试周刊》2012,(11):177-17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农村学生心理问题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制约了他们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相对薄弱,导致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策略,为改善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书,里面蕴含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教师唯有用心灵才能读懂她。只有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才能赢得他们的心,获得教育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