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课走进初中课堂并没有太多的年头,但随着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日渐重要.为此,我市在2007年开始进行了无锡地区初中信息技术毕业考查.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信息环境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那么纵观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黄松华 《天津教育》2021,(9):122-12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进入了信息时代,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具备信息素养成为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之一,为此学校特意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建构其全新的知识体系,培育信息核心素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为例,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罗广发生 《学子》2014,(10):94-9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具备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自己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兴学科融入了初中生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数字的综合素养,在未来将成为人才考察的标准之一。因此,全面的学业评价体系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信息技术的学业评价体系做出简略的阐释,分析教育现状,从评价体系的方式、形式、内容、过程等诸多方面,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初中信息教育评价体系做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社会责任、计算机思维以及信息意识融入教学工作中来,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信息化这个特点,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信息化也要有所普及和体现,大数据时代就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因此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要学生对于各种信息都能十分的敏感,并且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假,及时掌握信息所具有的价值。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具有规范的行为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积极地承担社会赋予学生的责任,让学生的精神能够得到提升和更好的发展,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本文主要分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已经被引入学生的周期性学习教程,这主要是考虑到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网络信息的关键技术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完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知识要领。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实施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要加强学生信息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各学科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和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学习方式亟待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移动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都给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章对可用于数学中的信息技术进行分类,对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构建了信息社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模型,希望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学必修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自己的学生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中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灵活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课中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符泓韬 《云南教育》2009,(16):43-4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事实证明,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资源,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终身学习者的必备素质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该文分析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信息素养含义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掌握阶段、应用阶段和反思阶段,重点论述了反思阶段信息素养对目前英国高校整体学习环境和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它承载着培养一代新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为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遍开设,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从信息技术课评价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课评价的方式及信息技术评价的方案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进行探讨,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学习评价方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作为地理知识学习的载体,改造了地理教学结构,翻新了学生学习方式,激活了地理教学艺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达到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认识、掌握并创新的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仍然是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晓秀 《考试周刊》2013,(84):132-132
如何构建现代信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高效学习呢?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背景下。作者对信息技术下的高效与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很显然,《课标》凸显了“兴趣”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张丕南 《甘肃教育》2005,(10):14-14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确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