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语言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交流反馈时的语言。教学语言是是一种艺术,是教师从业的必备基本功。教师语言的表达水平制约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程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在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是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一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他还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因此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的集合。通过这种特定的交流符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心。每行每业都有独特的言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灵,必须学习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要想把一节课上好,就要运用好教学语言,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做一件大事,从而有意识地磨砺自己的语言,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做一个"会说话"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他又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透过语言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目的,看到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肖学堂 《师道》2012,(5):38-39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说得好让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让人跳,可见,说话是要讲究艺术的。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注意语言运用的艺术。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后和学生的交流中。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是驾驭好语文课堂的关键,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是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东西也不可取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应包括说话的艺术——跟人的心灵打交道的艺术。"而教师的语言大部分体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评价,或许每个人的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王秋冬 《语文天地》2011,(24):49-50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与教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在那里可以发出知识溪流。"这句话寓意着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也隐含着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就是这个"源泉"引领着同学们走进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能否正确使用语言进行教育教学,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实中一些教师忽视语言基本功的练习,没能用正确得体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本文主要谈谈教师的语言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副语言作为一种虽无固定语义却含有声要素的"语言",与语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类语言交际中,只要交际存在于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副语言就一定存在。副语言为语言交际提供了辅助、补充、促进作用。本文就研究副语言对现代汉语语言交际有效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语言表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化,要有趣味性,要以体态助说话。在这里我认为还要加上一点:说话要讲文明。这五点要求很适用于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通俗。即课堂语言表述要着眼于浅显易懂,做到语言儿童化,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才能使他们感兴趣,注意力集中。语言表达要明白。就是要表达准确、简洁、清楚。教师表述时条理清楚,论断时语言具有逻辑性。评价语言温和,注意分寸,…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好的乐器是人的喉咙,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是人的歌声。用歌声表达情感,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喜欢歌唱艺术的同学,天生就会唱歌,正确掌握艺术语言的发声技巧,无非是幸运的。可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说话的声音不好听,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唱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同学们应正确认识声音的好坏问题(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声音的好坏,是指正常人说话或者艺术语言工作者在说唱时声音好听不好听而言的,不包括因患病或声带机能有缺陷而引起的声音的好坏)。艺术语言说唱的声  相似文献   

15.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做一件大事,从而有意识地磨砺自己的语言,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做一个"会说话"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人们常说有较高教学艺术的教师长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就说明高明的教师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肢体语言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促进师生之间正常愉快交往和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肢体语言的运用,有时胜似万语千言,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晶 《考试周刊》2014,(13):27-28
<正>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教学表达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很多东西。"好的教学语言常常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高,就会"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往往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只有当教学语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他还说:“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  相似文献   

19.
流利畅达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打铁先须自身硬,对语文教师来说,有意识地磨励自己的语言,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逐步掌握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做一个“会说话”的教师,以求对学生有良好的示范性。如果语文教师以娴熟自如、优美动听的语言讲课,那么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增。语文教师锤炼语言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相似文献   

20.
"讲"这一语言技巧的含义广泛,既是用说话表达意念、感觉和述说生活经验的技巧,也是生活各个环节在口语上的应用。学前幼儿借助说话发展人际关系,尤其是当他们的口语能力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时,他们会话不停口。幼儿从生活中学会说话并不难,但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懂得运用优美的语言,就一定要学习一些技巧了。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说话的技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