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节“炼精化气”层次古代道教的“周天功”(河车功)法中有顺周天与逆周天之分。还有“小还丹”与“大还丹”之分。还有称为:“小河车”“大河车”“紫河车”之分。其实际上都是现代医学上的督脉与任脉的阴阳交会内循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内感觉循环运动。古代周天功法,有三个层次,每步功法又分五至六个小步骤。在“炼精化气”层次中,是以意领气,按步骤、守穴窍。通过调已、调药、产药(小  相似文献   

2.
运和道人 《武当》2014,(11):55-56
性命丹道修炼,分内丹外丹两种。采药物与矿石之类在炉鼎中烧炼,以求“长生不死”之药,叫炼制外丹,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称之为外丹学。陈撄宁所指仙学,实指丹道学,包括内丹学和外丹学。地元神丹和天元神丹归属于外丹学,为体外之物质化学;人元大丹之学归属于内丹学,为体内之神气化学。凡讲人体内部精气神的炼丹修持法门均为内丹学。白玉蟾说:“神即性也,炁即命也。”  相似文献   

3.
胡海牙 《武当》2006,(9):44-46
仙学的基本内容仙学包括三元丹法、中医针药与内家拳三大部分。一、三元丹法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三品丹法的合称。天元丹法,一般是指“清静派”的大丹功夫。这种功夫没有流弊,能够自己作主去修炼,而不必一定借助于外物。做这种功夫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执著于在肉体腔子  相似文献   

4.
刘华成 《武当》2007,(4):46-48
“周天”一词是古天文学术语,古人依人体应天体,即天人合一原理,将其引入气功修炼中来,认为天体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圆地方,头圆脚方,天有日月,人有两眼;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星,人有肺胝肾心脾五脏;天分四季,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0日,人有360骨节等。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中的“子南午北,互为纲纪”和“一九之数,终而复始。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心赤为女,脾黄为祖,子午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己”。就是讲的子午流注周天火候。古人把按照人体子午线后(督)升前(任)降的行气路线,并运用周天火候的练功方法,称为周天功法。自古以来的各类内丹功法,均属周天功的范畴。周天功按北子南午,东卯西酉,又分为子午周天(小周天)和卯酉周天(大周天)。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9,(12):14-16
《灵枢经·经脉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脯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之脉,多有歧出,致人误识。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忠 《武当》2006,(7):20-21
古典道家哲学的三才学说:天,地,人,表示宇宙间的万物相互联系,三者缺一不可。兵法云,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战争必然取胜。三才喻为太极拳的三节、三合等。三合又分外三合,内三合,并称六合。初学者必须遵循外三合要求训练,方能见功。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相似文献   

7.
逍遥和气功     
唐爽 《武当》2009,(5):45-45
本功法由道家传统“周天术”及“红砂掌”内劲的基础上改进演化而来,具有调本固元、凝神炼气、以气养心之功效。功成之后,可使精气神三元相协,心力强盛,是进一步修炼其它功法的筑基功夫。功法传统古朴,见效快且不会出偏。若能配合子午流注学说,按时练习则功效愈神,亦可根据需要加练排打外功,日积月累可练就金钟罩体之境。  相似文献   

8.
张笃新 《精武》2003,(3):38-39
桩功是一门拳术的根基,也是内气内功之源。桩能立脚下之根,调理精气,打通任督二脉,通运大小周天,吸收天地之精气凝于丹田,充盈贯注于筋经骨脉之中,在技击实战中可释发出非凡之能。  相似文献   

9.
刘铁成 《武当》2011,(10):9-11
(接上期)二、三元连中,一气太玄世传的丹道流派虽多,然莫不以三元丹法为纲宗。所谓三元者,人元金丹,地元神丹,天元大丹者也。历史明载,古来三元丹法得其全者有二人,一为纯阳祖师吕洞宾,一为武当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得三元丹法之大成而创法武当,  相似文献   

10.
李康 《武当》2003,(6):44-46
道家柔气功的提法和设立及其完善,是由先师知非子张义尚先生进行的。在先生有关著述(包括已公开和未公开的)中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柔气功是一般所谓清静修法(即狭义的修道),亦有称之为清净丹法的,与真正内丹术有极大区别。真正内丹亦称内金丹,是南  相似文献   

11.
黄建军  玉京子 《武当》2013,(7):20-21
太极拳,狭义地说,它是由道家丹士修炼内丹而发展完善起来的丹道动功。广义地说,它是中华五千余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以易、医、武、道为代表的文化技艺的结晶。内具内丹修炼之丹道精髓,外具养生导引健身技击之形义。三丰祖师集其大成,中兴立宗,由道门秘传走向今日之大众。实乃传统文化传承之大幸,中外民众修身养性之福音。内家太极拳以武演道,以道显武,始终贯穿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即  相似文献   

12.
周天搬运功     
周颂南 《武当》2008,(1):49-50
周天搬运功,是运用点穴、推拿、按摩等方法,使后天气(谷食之气)与先天气(丹田元气)合而归一,酝酿生聚。然后,以经络为通道,以呼吸为动力,以意念为主宰,引气从脉,进行周天运转。“气会膻中,腑会中脘”,即谷食之气聚会在膻中,六腑运化之门在中脘,又中脘乃胃之募穴,胃乃运化谷食之场所。因此,运用点穴法开启膻中与中脘穴,使谷食之气、脏腑之气沿任脉人丹田与先天元气汇合,再运用按摩术使汇合的先后天气旋转凝聚,从而“生药”、“结丹”。用后天呼吸以生火温煦先天真气,使丹田如炉中火,渐生温暖热感。待到丹田力足,再以呼吸、意念与导引相结合,使气人经脉,往返运行。  相似文献   

13.
由实入虚,由动入静,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大法. 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是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虚实,虚实而动静,动静而刚柔. 一、无极而太极 道家认为,宇宙的初始阶段是混沌迷离状态,即《千字文》所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种状态虽然包罗万象,但却纷乱杂陈.道家将这种现象称作"虚",即"无有"之意....  相似文献   

14.
孔德 《武当》2010,(10):47-49
三丰派 三丰派,即张三丰派。这里所指张三丰乃元明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按:历史上曾有三个张三丰(峰)。一为《神仙鉴》所载刘宋时张三峰,号朴阳子,传房中御女三峰采战之法,正统丹道家深恶痛绝,因元明张三丰原名三峰,后知其故避“三峰”不用而改三丰。二为北宋徽宗时武当内家派创始人张三峰。  相似文献   

15.
汪登伟 《武当》2015,(1):50-53
笔者以为,张三丰最重要的著作《金丹直指》与《金丹秘旨》保存在《金丹破疑直指》(《登天指迷说》、《服食大丹说》)和《玄谭》(《返还证验说》、《一粒黍米说》)中。这几篇文献内容前后照应,自成一系统。虽然用了采补、双修的术语,却另有含义。如果张三丰真传下了丹诀,与其相信前面所说的三种,还不如相信这"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的龙虎大丹法。因为,作为一代大师,在丹道的继承传播中,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难以被常人超越的、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所述丹理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6,(2):40-42
【原文】先论女子修炼之派别。从来丹诀,重在口传,不载于书, 而女丹诀尤甚。今欲穷原竟委,俾成为有系统之研究,非易事也。考以前道家分派之法,有以人分者,如邱长春之龙门派、郝太古之华山派、孙不二之清静派等;有以地分者,如北七真派、南五祖派、陆潜虚之东派、李涵虚之西派等。然此种分派,对于女丹诀,颇不适用,且为教相之分派,而非科学之分派。愚意认为女丹诀之派别,不以人分,不以地分,当以法分,庶有研究之兴味,而便学者之参求。试列如后:  相似文献   

17.
汪登伟 《武当》2014,(12):46-49
(接上期)二、三丰丹诀的分类及真伪从题名三丰未佚之书来看,其丹诀大约有四类,一是如《金丹节要》之类的采补法,一是"体隔神交"之类双修法,一是如《张三峰祖师玄要篇摘锦》之类的清修口诀,一是"抉破一身内外两个真消息"的玉液金液两品大丹。局面较为混乱,让人莫衷一是。《金丹节要》是传说中最早的三丰丹诀。  相似文献   

18.
陈逸思 《武当》2001,(6):47-49
采日精月华归己法或名“日月精华吐纳法”,是龙门派山道“天人合一”的一种修炼方法。修炼者用自身宇宙感应先天宇宙,使人体宇宙合于天体宇宙,人(自身主宰)站到宇宙、时间、空间上三界(本功法体系之三界理论与佛家“三界”理论划分不同,为: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宇宙、时间、空间)的高度,以太阳、月亮为修炼对象,通过采炼、运化、保元、温养、还原等一系列完整而严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盗先天日精月华”,以补后天人体之元,从而形成人体宇宙内的日月运行,进入“人与日月合一”的上乘境界。本功法根据我们18代传人王力平先生传授整理,共分三乘三式:  相似文献   

19.
陈建国 《武当》2009,(3):29-29
内家拳由内炼精气神,至外练筋骨皮,是由内而外的练功方法。按道家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家拳乃是通过练功启动人体的小宇宙,和身外的大宇宙相融通,以激发人体潜能,达到吐浊纳新、固本培元、阴阳平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功法。  相似文献   

20.
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牛满江博士,因工作繁忙导致身心状况日衰,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79年(67岁)在北京向华山派道长边治中修学中国道家养生长寿术,短时间即恢复健康,享年95岁。他曾说:"我学练这种功法四年,受益匪浅,真诚地希望此术能在世界开花,使全人类受益。"清代道家北宗龙门派十一代传人闵小艮创立"中黄直透法"(即中脉养生术),简化了修习程序,受到修学者好评。在《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被誉为"仙家顿法"。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