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代数法,它的特点是用x表示题中的未知数,把未知数当作已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问题的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根据题意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由于等量关系的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背景我们知道,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是: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相似文献   

3.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五个基本步骤如下:(1)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的句子).(2)设元.选择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来表示.(3)列方程组.认真分析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抓住关键的词,如等于、是、多、少、相遇、提前、迟到、增加、减少、共等).(4)解方程组.根据方程准确求出未知数的值.(5)写答案.检验所得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再写出答案,并注意勿漏单位.  相似文献   

4.
列方程解应用题设未知数的方法通常有两种.①直接设法:就是题目问什么就设什么,此法易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②在利用直接设法不易表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可设出一个与未知量密切相关的量作为辅助未知数,列出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方程,然后求出辅助未知数,进而得到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含有多个未知量的问题,运用方程组求解常常比单设一个未知数建立一元方程容易,一般而言,选定几个未知数,就要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几个方程.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后,还应根据问题的情景和实际意义,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目的实际意义,方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来的各地中考题中,出现了不少含有字母已知数的应用题,此类题的已知条件少,未知量多。解决时往往需要设辅助未知数,把握住基本的不同性质的量的关系式,找出合适的相等关系,通过代入消元或计算中消元,消去字母已知数和未知数解出问题答案. 例1 某企业有九个生产车间,现在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一样多,每个车间每天生  相似文献   

7.
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审题。 ②找:找出题中的所有量,分清有哪些已知量、未知量/哪些是要求的未知量和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相等关系。 ③设:设元,包括设直接未知数或间接未知数,如何设未知数要因题而异,  相似文献   

8.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先设未知数,再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求出方程的解。但有些问题,如果只设所求问题量为未知数,无法直接求出,此时不妨多设一个未知数搭个“桥”,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就好求了。当然,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要把这个多设的未知数消去。例1体育入场券30元一张,若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14。每张入场券降价多少元?分析与解:同学们在解答时,可以用字母表示题中未知量,分两种情况来考虑。解法一:设降价前有观众a人,每张入场券降价x元,列方程:12a×(30-x)=14×30a3…  相似文献   

9.
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含有多个未知量的问题,运用方程组求解常常比单设一个未知数建立一元方程容易,一般而言,选定几个未知数,就要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几个方程.解方程  相似文献   

10.
正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有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未知量较多.我们设未知数列方程时,有的未知数只起到帮助解题的作用,不用求出,甚至也无法求出,这样的未知数叫辅助元。通过巧设辅助元,可以得到妙解.以下列举两个典例:例:某小区门口有一条大道,沿路向东是市图书馆,向西是某中学,该中学2名学生在小区内参  相似文献   

11.
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且未知数的解为整数的问题.此类问题在近几年的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本文结合数列中的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1范围缩小法可利用条件将其中一个未知量的范围进行缩小,从而求出这个未知量的整数解,再进一步求出其它未知量的整数解.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要求出一个问题的解,用数学的话说是求一个未知数,当我们设这个未知数是x时,利用已知的相等关系往往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求得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某些排列、组合的竞赛问题时,可以先设定一些未知数,引入变量,然后根据题设中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由于这些方程往往与自然数有关,所以通过讨论,可以求出具体值.下面以竞赛题为例讲讲这种解法:  相似文献   

14.
某些列方程组解的应用题,因未知数的个数多于可列出的方程个数,要想求出每个未知数的值,一般是不可能的,如果对题中的一些未知量,只是设出,用于代换、转化,而不去求出其具体取值.即可用“设而不求”法解应用题,则会加快解题速度,便于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同学们,所谓代数法就是用字母代替数,用代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字母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未知量,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量,使较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初一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时不但要分清题意,了解已知和未知,找出等量关系,还应特别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步,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有些题是问什么设什么,这种方法叫直接设法;而有些题是问什么并不设什么,而是采用先设出一个中间未知数,进而求出这个中间未知数,再利用它同题中要求未知数的联系,解出所求的未知量,这种设法叫间接设法.我们通过例题具体地看一看. 例1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1,十位上的数与个  相似文献   

17.
列方程解应用题设未知数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直接设法:就是题目问什么就设什么,此法易利用等量关系列出关系。(2)在利用直接设法不易表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可设出一个与未知量密切相关的量作为辅助未知数,列出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方程,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九义》大纲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正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初级形式.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首先应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和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然后根据这一相等关系,用字母代替未知数,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和方程,再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这样的步骤,我们不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当题目中待求未知数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 ,我们常采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思路1 .正确分析所给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适当地设出未知数。一般情况 ,采用直接设元即可 ;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 ,即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很明确时 ,间接设元就显得比较恰当。2 .注意识别反映相等关系的语句。一些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比较明显 ,而有一些题中的相等关系则比较隐含 ,此时可以通过图示法或列表法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往往条件隐含,关系复杂,这时可以在直接设未知数的同时,再增设一个参数——辅助未知数,架起连结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桥梁,以便理解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这些辅助未知数一般可以在求解过程中消去.请看几例.例1某人沿河逆流而上,途中不慎将水壶失落,水壶沿河水漂流而下,10分钟后此人发现并立即返身回游,问此人返游多少分钟后可以追上水壶?分析:本题的已知条件较少,而涉及的数量关系比较多,有此人的游泳速度、水流速度和此人返游的时间,显然只设一个未知数是难以奏效的.我们可以将这些未知量都设成元,使它们都参与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