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晓烯 《新体育》2020,(4):38-40
初出茅庐懵懂少女首入冬奥。蔡雪桐1993年9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阿城,踏上滑雪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因为她是10岁时在公园滑轮滑,被业余体校教练“捡”去练习冰雪项目。说必然,则是因为她从小酷爰体育,运动天赋很高。“开始我也不知道要练什么,教练问我练滑冰还是滑雪,我也不知道。后来妈妈说国内练滑冰的运动员比较多,滑雪是冷门,如果练好了,机会显然更多”。  相似文献   

2.
四川科利多女排的年轻主攻手李雯是个与排球挺有缘的小姑娘,幸运之神似乎特别垂青于她;从1990年开始接触排球到现在;入省队,进国青,如今又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她的排球之路称得上是一帆风顺。说起来,李霎打排球完全是一种巧合。上小学的时候,在同龄人中个头出众的李霎就与体育打上了交道,不过当时她练的是羽毛球。1990年,刚满10岁的李雯身高已超过1.70米,这一年她代表攀枝花市参加了四川省省运会的羽毛球比赛,还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正是在那次省运会上;她的高挑身材吸引了四川省内几位排球教练的眼光。提到李雯进川队的往事,李…  相似文献   

3.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队友们称呼你“大汉”? 邢傲伟(以下简称“邢”):我是烟台人,山东大汉嘛!加上我身高1米68,目前是队员中第一高吧。 记:你是怎么练上体操的? 邢:我6岁开始进烟台市业余体校练体操,挺阴差阳错的。本来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伙伴在体校练体操,那天我跟他去玩,王玉福教练看我挺灵巧的,就问我愿不愿意练体操,我当时什么也没敢说,吓得撒丫子就跑了。  相似文献   

4.
王涛 《中华武术》2000,(2):62-62
宋雪在北京第27中念初二,她从7岁开始练武术.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武龄”了,曾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南拳、棍术、刀术第一名。 问宋雪为什么练武术她说:“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得病,一个礼拜恨不得去好几次医院,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所以就开始学武术了。宋雪说:“开始,是我自己特别喜欢,想练,可是练了一段觉得太苦,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后来家长、老师都鼓励我.我自己想.老 这么病病歪歪的自己也不好受 呀!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 宋雪说这么多年练武术, 最难忘的是练旋子的情景:‘刚 开始…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4,(1)
把张娜和“土豆”联系起来,多少有些为她打抱不平。有这么漂亮的“土豆”吗!可张娜自己倒不在乎,从天津队到国家队,大家每天“土豆,土豆”地叫着,她都美滋滋地照单全收。这颗可爱的“土豆”,自己快乐,更带给别人快乐。从副攻到自由人10岁就在塘沽业余体校打排球的张娜,最开始的位置就是副攻。那种主动进攻,扣死得分的快感让她兴奋。15岁进入天津市体校,1.75米的她成了队里最高的副攻。当攻手还没有过够瘾,个头连冲两年却一点再长的意思都没有.1.81米——19岁的张娜,因为身高的原因在副攻这个位置上被“判”了“死刑”。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听人说过,怀孕是一个 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现在我就被这种幸福包围着。怀孕了又能参加棋赛,真是既幸福又满足。周围不断有人问我感受怎么样,包括《新体育》杂志也有读者来信对我提出了这种问题,我想告诉朋友们的是:感觉真的好极了。 1997年12月,我怀孕了。连我自己都吃惊,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先生苏红当然更蒙在鼓里。这事讲起来挺神的,是我婆婆告诉我的,她远在西安,几年来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一次她打电话时对我说,“你可能怀孕了。”我问:“为什么呢?”我婆婆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怀孕了。几天后我到医院检查去了,果然!至今我都觉得这件事情挺不可思议,她的感觉怎么那么灵验呢?  相似文献   

7.
好个倔强的姑娘──记中国女排二传手杨哲杨暂的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原本希望她学好文化、向科学进军。她却天性喜欢体育、喜欢排球。她说:“我小时候第一次从体育老师手里接过一个崭新的排球,就觉得排球特别好玩,滚圆洁白,象天上的满月,往地上一拍,咚咚咚的声...  相似文献   

8.
《新体育》1997,(1)
刘国梁学打乒乓球时只有5岁多一点儿.他之所以这么小就干上了这件事,是我这个当爸爸的替他做的安排.打从年轻时候起,我就酷爱乒乓球,后来一直是体校乒乓球教练,因此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优秀乒乓人才.  相似文献   

9.
我们到了南京后.应杨影的邀请到她家里去作客,杨影的家挺宽敞,布置得也很舒适。我们到她家时正值中午,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在厨房里忙碌着,还有两个男孩在房间里摆弄着电脑,杨影介绍说其中一个是自己的男友:我们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男孩,杨影说因为自己话多.所以希望男朋友话不要太多。还说现在的这个男朋友就是这样,两人在一起通常是她说他笑:“也许再过两三年,我就会考虑成家,我想我不会等到三十好几再结婚。”杨影坦言道。  相似文献   

10.
杨扬是个很有潜力的选手 我们在省体工二队的办公室,找到了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伊敏,他说: 杨扬今年20岁,她是1994年4月由省体校进入省队的。原来她学的是大道,到省体校后改学短道。 杨扬在训练上十分自觉,你只要把计划告诉她,她就能完全按照科目要求进行训练,从不用教练费心。1995年5月备战亚冬会和奥运会,她入选国家队,在辛庆山那里也是如此。 一旦练不好或是比赛成绩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甄东隅 《乒乓世界》2007,(11):30-31
"她小时候跑步像跳舞"这句话是帖雅娜的启蒙教练王艳彤说的,那时王教练20岁,帖雅娜6岁。体校派王教练到附近的小学招学生,考试迟到的帖雅娜在场地里跑了几步就得到了王教练这样的评价。学校里的老师怎么说小雅娜的呢?"老师说我有多动症。""多动症"的小雅娜在球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乐园。"我带了帖雅娜6年,她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手感好,那时候她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很少失误。她刚练了几个月,我给她推正手不定  相似文献   

12.
与苏克聊天     
我是先知道苏克,才知道克罗地亚的,是苏克使克罗地亚扬名。 苏克的父亲是前南斯拉夫最好的铅球运动员之一,地中海运动会的金牌得主,欧洲第4名;苏克的母亲是位妇科大夫,“我妈妈也喜欢体育,那就是和我一起‘练拳击’”,说到这里苏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姐姐是前南斯拉夫女排国手;叔叔是克罗地亚女排的教练,也是意大利女排甲级队中身价最高的教练之一。小时候,苏克打手球,玩篮球,练排球……还练射击,但足球踢得最多。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是追星族,搜集球星的照片,学着球星的样子踢球。“那时我爸爸拿我寻开心:你练这练那,永远也拿不到我所得到的奖牌数——最坏的是,我爸爸说对  相似文献   

13.
我爸爸刘占胜最早在新乡市业余体校当乒乓球教练,现在 担任新乡许绍发乒乓球俱乐部的总教练。瞧我爸这职业,就知道我和我哥的启蒙教练非他莫属了。 我妈妈文玉香在新乡市的一个体育用品公司上班,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有我哥和我这么两个调皮的秃小子,她可真没少为我们操心劳累。 我们家是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式家庭,我爸成天泡在训练馆内,时不时还要带队员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家里的活就全由我妈包了,她从来不让我爸为家里的琐事分心,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贤内助。 我爸年轻时很喜欢打球,可是我爷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条件缔造世界冠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条件缔造世界冠军。”这句话是美国著名排球教练道格·比尔在上海讲的,他担任国际排联亚洲教练员培训班的讲师,面对160多名中国各级排球教练员这样说。比尔并不是指曾获“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而是对中国男排的预言。比尔紧接着就补充说:“我曾对25至35个国家的教练员说过同样的话。”他认为,想要达到世界冠军,首先要自信;要非常了解国内的情况;利用国家最有利的条件;争得更多人的支持,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至于需要多长时间,他用了一虚拟的说法:“实现冠军梦想的时间要比梦想的时间更长。”他说,教练员必须对现代排球…  相似文献   

15.
胡亲华 《电子竞技》2016,(20):51-55
陈雨涵是个喜欢猫咪的姑娘,她不仅自己养猫,还会做义务救助,所以被朋友们称作猫教主。她说:“每一只猫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但始终坚持自我,安静又充满灵性。”从LSPL主持人,到中樱桃的签约艺人,就像猫一样,陈雨涵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16.
他叫王贵棋。二十年前成了北京宣武体校的游泳教练。那时体校没有游泳馆,一直干到第十八个年头,才盼到自己的游泳馆。这十八年是怎么练的?从宣武体校往西,往南约三四公里,有个不大的青年湖。这就是夏日的“训练馆”。到天气转凉,王教练便带着小队员们“迁徙”到  相似文献   

17.
自我告白:我的最大理想是成为网球明星(世界排名前10),我想会有50%的希望去实现,因为教练说我身体条件不错、很灵活、能跑,关键是我喜欢上网,网前意识突出,自己在网前得分的把握比较大。 父母报告:闫尚的身体条件比较适合打网球,目前他每天下午自己骑车去体校训练,网球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闫尚练球的几年里,有一件事让我们印象最深刻,起初他打短网时几  相似文献   

18.
陈少恩身条儿不胖也不瘦,个子不高也不矮,属于那种扎进人堆儿里就找不着的主儿。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儿,光是听听她的外号就能让你刮目相看:大侠。 “陈大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武术,她说:“我父亲就好这个,当时正好我们有个邻居练,他经常带我去看,我觉着挺好玩儿的,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武术,自然而然地开始练武术。” 从四年级到初三,陈少恩一直在东单体育馆练,先是基本功,压腿、踢腿;然后是套路,长拳、南拳;接着是兵器,刀、剑,…,陈少恩说:“我觉得练不同的拳种感觉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问陈少思练…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个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女生经常在上体育课时说不舒服,开始以为是身体不适,就不太在意,总允许她见习,因为她的体育成绩、素质还不错,但慢慢发展到不愿来上课,还跟老师谈条件:“我体育成绩过得去,就不用上了吧。”我感到问题不简单,便决定要好好地跟她谈谈,首先问她:你觉得老师教学上有需要改进的吗?不喜欢上体育课吗?回答是令人费解的:其实我很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我不敢也不想来上了,还说要不是因为不舍  相似文献   

20.
陈中也是河南焦作人,是和贺聪敏一拨儿被陈立人教练挑进路拳道队的。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我正在业余体校练篮球,陈教练让我们打篮球实战,然后就挑上了我。后来又到郑州测试,200米一圈,跑了10圈,还考弹跳什么的,然后就跟着陈教练来北京了。”来北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