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奇主帅陈忠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年助手生涯,3年执掌帅印,缘于对排球一份钟爱,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在17年后重登巅峰,夺得2003年第九届世界怀女排冠军。而2004这个挥汗如雨、记忆深刻的雅典夏天,一次性地回馈给了陈忠和及女排姑娘们以无与伦比的甜蜜。奥运冠军,这是国人翘首多年的梦想,这是女排姑娘们梦寐以求的胜利。中国女排是我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世界冠军的英雄集体。老女排“五连冠”的辉煌之后,经历了横跨两个世纪17年的挫折、徘徊和磨砺,新一代中国女排姑娘以超人的毅力和卓绝的奋斗,实现了几代排球队员的夙愿。被花儿一样的姑娘们簇拥的陈忠和,热泪盈眶,幸福满溢。记得赛前他还跟媒体咬得很紧的一句话:“夺标,我觉得很难。”这便是陈忠和,不做到最好绝对不会说自己已经很好。  相似文献   

2.
多年在基层从事排球事业,我一直仰慕那些叱咤排坛的女排国手们.8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女排连续几年来苏州集训,使我与排球界前辈和国家女排老队员有了接触的机会.1986年,我结识了时任青年女排教练、后任中国女排领队的陈招娣,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成了莫逆之交.因为认识了招娣,昔日老女排队员们那顶神秘的光环,也一下子在我心中烟消云散了.球场外的邮友1990年亚运会期间,我从报上偶然看到一则花絮,称陈招娣是个集邮爱好者.以前只知道我与陈招娣是同姓,又从事同样的专业,但她象我一样喜欢集邮,却是个新发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劲对手,最终在决赛中击败俄罗斯女排,一举夺冠。从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身高对比来看,中国女排明显处于劣势。为何中国女排却战胜了俄罗斯女排,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女排依据当今世界女排的发展趋势和对排球运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国女排的身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全面、快速、灵活运用、以多打少"的战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喜重逢     
4月下旬,东京春意正浓:一片新绿掩映下的江户川区体育中心几天来赛场内外喜气洋洋,中日两国老女排队员在这里进行的排球技术指导和友谊表演赛,令东京的排球爱好者和广大观众激动、兴奋、着迷。经60年代日本“东洋魔女”队主要成员河西昌枝和松村胜美倡议,在江户川区政府和东京都排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女排老队员们实现了分别多年又在东京重逢话旧的愿望。应邀前来的中国女排名将有14人,其中孙晋芳、曹慧英、周晓兰、杨希、张洁云、陈亚琼、周鹿敏、梁艳和朱玲都是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中第一次夺得冠军对的队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时隔 20 年后在雅典重夺奥运会冠军,令国内再掀排球热。眼下正在进行中的女排联赛将是明年十运会的预演,新一届国家女排人选也将由此产生。在诸多看点中,本届女排联赛是否能吸引更多观众?新秀老将表现如何?职业化进程效果又如何?外籍教练是否比本土教练更好?这一连串的问号值得打开。奥运冠军加赛制吸引观众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再度问鼎冠军后,在华夏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的排球热,从雅典凯旋的女排姑娘们回到各自的俱乐部效力。客观地说,近年来排球联赛观众人数日趋减少,不要说场上气氛不如足球和篮球,就是和当年的排球比赛相比也相差很…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13 日,征战2001年全国排球联赛与九运会预赛的风尘末洗,新一届中国女排姑娘们来到了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这里就是当年夺得五连冠时的中国女排腾飞的地方,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50天的集训。中国女排已经阔别这里13年了。 郴州人民对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表现出真诚的挚爱之情。他们有的提前2个多小时就自发地来到当地火车站等候,而众多的新闻媒体则不请自至。当地政府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中国女排的到来。 第二天,也就是4月14日,女排召开训练动员会议。主教练陈忠和明确指出,中国女排的…  相似文献   

7.
期待     
1981年11月晚上,当时的我我还是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班的一名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的电视机前,关注着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在大阪进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怀决赛。决晓打满5局。当中国女排最终以3比2战胜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排球不进则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男女排球队在本届世界杯的表现使我认为 ,中国排球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去构筑中国排球的未来蓝图。(一)给自己正确定位中国女排的实力虽尚处于前六名之中 ,但一直没有“郎平式”的重量级选手为核心。近年来 ,随着世界排球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 ,巴西、俄罗斯、日本等国女排重新崛起 ,使世界女排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女子排球男子化 ,后排进攻多样化 ,攻击性发球威力越来越大 ,使得中国女排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仅靠网前快攻这一法宝取胜的打法已经很难奏效。近两年来 ,中国女排始终处于新老交替 ,队伍处于磨合之中 ,自然影响了球队的…  相似文献   

9.
在莫斯科奥运会上,苏联女排虽然取得了冠军,但这并不是世界女排的真正决战。今年上半年,美国、古巴、苏联女排相继访问日本,同日本女排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结果互有胜负,年底日本又迎来了中国女排。中国女排的来访使日本排球界人士亲眼目睹了世界第一流球队的高超球技,也为明年的世界杯赛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为什么回国执教郎平《中国排球》杂志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中国排球》杂志的老朋友了,尽管我们未曾谋面,但通过排球这个大“媒人”,我们都不陌生。199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杂志记者曾采访过我,写过我为何回国重返中国女排打球的文章,此次回国,杂志的记者们...  相似文献   

11.
(一) 郎平归国执教之事甫定,我便拨通了白帆在香港的电话。 白帆兴奋地告诉我,这几天公司里的同事和香港的朋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她能挑起中国女排的重担,我和女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光荣。排球是她的生命。”白帆深情地说,“在美国7年,她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排球,家里有好多录像带,大都是女排的比赛录像。现在,再好的电影她都不看,有空就看录像,对国内外女排的情况研究得可细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剖析了中国女排在1994年赛中失利的原因,并探讨了排球规则修改后女排技战术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交友驿站     
姓 名:麦正沁性 别:女通信地址:香港新界沙田新田围 屯裕围楼地下十二室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排球。上中学时,在一次电视转播的排球赛中,看到了中国女排的精彩表演,从此,使我爱上排球运动。现在,我既参加排球训练也爱看排球比赛。我希望能与同样喜欢女排。喜欢孙(王月)的球迷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14.
一个体育记者的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寂寞赛场愁在眉头五连冠奇迹与现实中国排球史上最灿烂的纪录当然是女排五连冠 ,可是我始终没有得到现场目睹女排夺冠的机会。第一次采访中国女排参加大赛 ,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也就是在这次奥运会上 ,女排告别了辉煌与金牌 ,落入了长达十几年的低潮。没有经历过昔日登上巅峰的岁月 ,也就难于理解今天排球界的无奈。希冀现在的追星族们为排球献上自己的狂热和痴迷 ,几乎不可能。而且 ,不光球迷如此 ,对于郎平、汪嘉伟在球场上如何叱咤风云 ,大部分年轻球员也只是听说过 ,没有亲眼见过实战。中国人常把“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用…  相似文献   

15.
三见亚男初见刘亚男,是去年9月在福建漳州。那一回,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刚刚在哈尔滨的四国女排邀请赛上登台,一亮相便博了个“碰头彩儿”,而4号副攻刘亚男也以她灵活的头脑、全面的技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喜欢排球的朋友兴奋地说,看刘亚男打球真太舒服了,脑子怎么那么清楚!得知我去采访女排,他居然像个追星族似的请我帮他要张签名照。  相似文献   

16.
与许多排球迷一样,我是在中国女排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时,才成为忠实的排球迷的。从1981年到现在,我几乎收看过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的所有比赛,我为女排姑娘们的每一场胜利而欢呼雀跃,为她们的一场球甚至一局球的失利而茶不思饭不香。是排球这个白色的精灵给了我快乐和充实,并伴随我长大成人。读初二的时候,家里还不是很富裕。从爸爸抽屉里"拿"来的拾元钱,使我拥有了一个真正的排球(惭愧!惭愧!)当时没有老师教,就经常从电视里"偷师"--垫球、托球、扣杀,每一个动作都是以世界排坛的顶尖大明星为样板,居然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女排老国手们的相继退役,国人便把希望寄托在女排新秀们的身上。年轻的中国姑娘果然身手不凡,在第5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夺得铜牌。赖亚文、李国君等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新手们在赛场上都有上乘的表演。她们精湛的球艺令古巴、苏联的强手们怵上三分。充份地显示出中国女排的勃勃生机。中国女排再展昔日“五连霸”雄风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为了在第五届世界杯女排赛取得好成绩,女排新秀们在漳州训练基地,昼夜备战,拚搏流汗……笔者曾亲赴军营探秘,请看来自现场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谈起排球,多少人都会一往情深。80年代初,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的喜讯给刚刚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女排的拼搏精神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对于当时才迈入中学大门的我来说,那是个充满幻想和崇拜英雄的年代,女排的大姐姐们自然成为我心中的偶像。就是从那时起,我深深地爱上了排球运动。那份痴迷和执着如今想来都有些不可思议。小学毕业时我几乎是班上最矮的,才一米五一。为了能长高,为了能打排球,我每天坚持在家里练习摸高。家里的白墙上标刻着我成长的足迹。我还在蓝色运动衫上绣了两上大…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女排在奥运会的表现说明女排姑娘的情商是值得学习的,同时女排精神对排球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情商的概念、内涵以及排球教学对激发和培养学生情商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就排球教学中学生情商的激发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率古巴女排夺得九次世界冠军的20世纪最佳女排教练欧亨尼奥先生,如今已年逾古稀却仍稳稳地掌握着古巴女排的教鞭。他透露说,北京奥运会他还将率队参赛,那时他七十有五,这样的高龄还统率一支排球队征战世界大赛,在世界排球史上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了。我曾多次采访过这位世界排坛的传奇人物,每一次几乎都是在谈论他为之奋斗终身的排球事业,不是评说古巴女排、中国女排在某个阶段的前景,就是分析世界女排格局的变迁,再就是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期间,再次采访他,与他谈起了他的家庭、妻子、儿女、外孙这些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