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心教育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心教育的提出与黎明职业大学的创始人——梁披云先生所倡导的“爱”的教育思想以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人的目标有关,爱心教育的实施有助于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为确保爱心教育的实施,学校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和载体,努力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什么人"的重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完成育人目标,必须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以爱心传递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学校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社会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1爱心包括尊重友爱之心、宽容体谅之心、乐善好施之心、扶危济困之心、博爱济世之心。我们罗山小学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爱心教育的实施,使爱心教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并且通过管理改革,教学与德育改进,塑造以爱心为主的学校文化,在教育教学等方面诠释爱心教育理念。1.1特色化。通过实施爱心教育,在学校管理(爱心管理,形成和谐温馨文化氛围)、教师要求(爱心教师,提高爱心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2012,(18):65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前身是江苏省苏州中学初中部。校名"立达"源自《论语·雍也》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语。"爱心教育"一直是立达中学的德育传统。播种爱,传递爱,创造爱,立达中学以自己丰富独创的爱心活动,在对一届一届学生"爱心教育"的传递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心文化"。学校在苏州市慈善总会设立了自己的"立达爱心基金"账户;成立苏州市独一无二的"爱心乐团",每年举办一届慈善音乐会;每年举办一期精彩纷呈的"六一"义卖活动;此外,学校还拥有苏州市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的"爱心班",并创设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爱心校园应该充满一种融洽的气氛,师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充满笑声。爱心校园是用爱构建的港湾,让学生徜徉在幸福的怀抱里;爱心校园是用真情打造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快乐的海洋里。目前,许多学校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面临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缺乏爱心。多年来,我校用爱构建爱心校园,用爱心打造出一条条"爱心链"。我们握紧"爱心  相似文献   

6.
<正>爱心校园应该充满一种融洽的气氛,师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充满笑声。爱心校园是用爱构建的港湾,让学生徜徉在幸福的怀抱里;爱心校园是用真情打造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快乐的海洋里。目前,许多学校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面临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缺乏爱心。多年来,我校用爱构建爱心校园,用爱心打造出一条条"爱心链"。我们握紧"爱心  相似文献   

7.
爱心教育及其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栎 《中国德育》2006,1(8):15-17,25
加强爱心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时代重任。对未成年人实施爱心教育,要重视爱心教育的当代价值,建构爱心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夯实爱心教育的家庭基础,构筑爱心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张安秀 《甘肃教育》2014,(11):26-26
正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心,是教师教育成功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学生的一切优秀品质的形成,都源于爱心意识的生发。教师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他们除了一如既往地需要家人、亲友的爱之外,还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没有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就缺乏交流通道。但怎么去爱学生,却并不是每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已成为技工学校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思想教育要有爱心和信心首先,思想教育要有爱心。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都有一种失落感,缺乏立志成才的信心。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主动与学生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思想上正确启发、引导他们消除心理负担;在学习上热心指导、鼓励他们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在生活上帮助、照顾他们,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班级集体的温暖,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思想教育要有信心。技校的生源构成十分复杂,其心理状况、文化结构各不相同,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可以说是学历教育中较差的一类生源。有些教师称技校生是“三难”学生,即“难管、难教、难成才”。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好这些学生必须有足够的信  相似文献   

10.
爱心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要求.教育事业的神圣就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里,它是纯洁的,人类美好品质孕育成长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案例,探讨了权威管理和爱心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本质差别,主张用爱架设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学生,从五个方面阐述"爱"是沟通师生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现实教育生活中师爱处于一种虚假与缺失状态,为此必须重塑一种新型的师爱,既“生产性”的爱。“生产性”的爱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教师通过自我教育使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生产性”之爱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冰心“爱的哲学“中爱情题材的缺席,主要是她所接受的基督教义中博爱思想的反应,也同她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审美理想以及她深厚的恋母情结密切相关.她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爱的歌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宣扬,在“五四“时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她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14.
女主人公钟雨对老干部充满想象的浓烈情感夹杂了太多英雄崇拜因素。她对老干部爱情上的"忠于",被置换成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张洁选择这种私人性表达方式,既开始了新时期文学叙事方式,也连接了"五四"文化传统,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从形式上看与墨子的"兼爱"思想一样,都提倡一种普遍的"爱人"思想,但二者在前提条件、爱有无差等、目的等方面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别。爱有无差等,是二者最核心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对青少年进行初恋和爱情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异性的向往是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求,应加以重视和引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扩大学生的交往面,注意进行道德、失恋、婚姻、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感觉派作家在"洋场爱"渐成时尚之际,适时地以小说的形式对"洋场爱"进行了大量的、精细的描写和展示."洋场爱"是专属于大都会欲海"猎神"的"爱的哲学",欲海的速食与狂欢是其基本特征."五四"以来逐步输入的性解放理论是"洋场爱"产生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高加林同刘巧珍和黄亚萍二人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也正体现了人生中面临的那种爱情与事业相互冲突时而产生艰难选择的悲剧。文中悲剧的发生虽与主人公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选择有主要关系,但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在整部小说中,巧珍的文化缺失,亚萍的自私性格,以及高加林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的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这对人生价值是一种较为肤浅的理解。总的说来,文中的爱情悲剧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引发了读者们对人生更为深沉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岳伟 《教育学术月刊》2001,(5):16-17,20
一、现实教育生活中师爱的虚假与缺失   教育是一种生产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爱的直接生产者与传播者,更要有爱的态度、品行与能力。然而现实教育中的师爱却往往处于一种虚假与缺失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爱的虚假性。爱的虚假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惩罚性的“爱”。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包括体罚与心罚。对此许多教师却振振有辞:“我惩罚你是因为我爱你,是为了你好……。”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第二,占有性的“爱”。教师把学生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虹》中布郎温家族三代人的婚姻之爱。第一代人汤姆与丽蒂雅的婚姻是建立在感知层面的和谐之爱;第二代人威尔和安娜的婚姻是放弃精神的肉欲之爱;第三代人厄秀拉的爱则是挣脱旧关系的新探索——这一开拓是从内外两个角度展开的:对未知世界的不懈追寻是其强大动力;对自我世界的不断开掘是其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