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于2003年8月挂牌,由原五羊第二小学和五羊第三小学合并而成。2003年,区委区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实现办学均衡化发展,将两所学校合并更名为“东山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078人,在职教职工60人。学校占地面积8389.14平方米,建筑面积7039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 《教育信息技术》2012,(12):F0002-F0002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是一所有123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实施“面向未来的整体改革实验”,1994年被评为广东首批省一级学校,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迈进新世纪的近十年,学校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办学思路,不断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实施以科研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技术》2009,(1):66-66,F0003
广州市越秀东山培正小学是一所有119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在跨世纪的探索与实践中,一直勇当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永不停步地致力于教育的自主创新,锲而不舍地为素质教育而放舟求索,立足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校概况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百年老校。"培本"寓意为"培树人才,教育之本"。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全国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为了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作用,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昆山市教育局和昆山市高新区决定自2012年秋季开始,将一所新  相似文献   

5.
《教育导刊》2009,(2):I0002-I0002
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的办学理念,积极创设优质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以科研做引领,以百余年培正传承下来的教育经验和文化为基础,与时俱进地演绎和丰富其内涵,统整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办学思想、经营理念、学校精神,将德、智、体、美、心五育融汇为"善正教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898年,最初名为乐群小学,1940年改名为培贤学堂,1999年通过省级实验小学验收。200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控股、托管等形式先后与9所小学(幼儿园)联合办学,促进了宿迁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学校有南、北两个主校区,141个教学班,在校生7000余名。近年来,学校相继  相似文献   

8.
《教育导刊》2007,(4):F0002-F0002,I0001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创于清朝光绪15年,是一所有117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的办学宗旨和“正善至正”的校训,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培正人追求和谐教育。近年来,该校确立“面向未来、润泽生命、追求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文化,创建让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评价机制以及宽松、民主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乡村学校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办好乡村学校,既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任务,也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本期治教栏目中,我们希望通过大寨小学的在地化教育实践和冗洪小学的校本自培实践,深入发掘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探讨乡村学校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东山培正小学在122年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沿用了百年的校歌、校徽、校色、校训和教风,还有颇具特色的传统仪式、庆典、活动,更有不少流传于广大校友之中的故事和保存下来的札记。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今天,我校致力传承和弘扬培正学校的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打造和发展现代的学校文化,让培正文化成为更为鲜活的教育资源,为培正教育品牌增添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14,(7):F0002-F0002
环境古朴典雅的东山培正小学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这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不但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也保持着意气勃发的教育生态。 该校秉承"培后进兮其素质,正轨道兮树风声"的办学宗旨,其源于校训"至善至正"的"善正教育"融汇德、智、体、美、心五育,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统整的"善正品格培育"特色课程,塑造着传统美德与现代人格兼具的走向世界的一代新人。该校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1997年被评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东山培正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办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规模,在课程改革和科学管理上很有特色的省一级学校。其特点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了科技教育和英语教学,在科技教育中又突出了计算机教学。在管理上该校已实现了校园电脑联网。两台内存21M的586机服务器及包括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图书管和五个教师办公室的内存6~16M的486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优质教育着力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特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优质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最满意、最好的教育。农村小学大多数是典型的"全面薄弱学校",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优质教育,已成为众多农村小学校长面临的课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农村小学优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一、坚持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为学校插上奋飞的翅膀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的根本。面对底子薄、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东山中心小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国家AAAA级景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东山,是一所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学校以"弘扬地方文化,享受品牌教育"为办学思路,正逐步形成"以深厚的地方文化,促团结向上的办学精神,求独具人文的办学思想"的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5.
彭玉平 《四川教育》2023,(11):20-21
<正>校帮校的实施,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安县师培中心“校帮校深度帮扶的机制研究”课题组以江安镇西城小学与南屏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建立公共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县域全面帮扶工作,提高城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湘乡市东山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1890年4月,由湘军将领、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择址、倡修并于1895年12月正式开班课士,取名“东山精舍”。开办伊始,《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就称赞“开湖南新学之先河”,是“大学的萌芽”。《中国现代社会史》则把它与北京的同文馆等并称为中国现代教育最早的新式学校。1900年,学校更名为“东山书院”,由清朝状元、书法家黄自元题写“东山书院”门额。1905年,学校更名为东山高等小学堂。  相似文献   

17.
“构筑优美的教育环境、建设优秀的教育队伍、提供优良的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是多年来中星人崇高的追求。乘东山教育强区的强劲东风,立课程改革实验区这一宽阔平台,围绕如何促进学生优质发展,着眼于学校一切要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优良土壤。我们既重视科学教育,更重视人文关怀;既重视知识技能培养,更重视人格精神的塑造。核心是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时时研究人,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事事关怀人,实现情与理的交融;处处创造人,实现智与能的生产。这是中星小学在前一轮改革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所确立的教…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以计算机为教学辅助工具,成为全国首批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基地,1997年被评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期间,该校进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阶段,97%的教师能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班班有网站,科科有资源,被评为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周庆强 《教育导刊》2003,(10):56-58
东山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标志着东山区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强区之后,路在何方?如何跨越自身的高原期?如何进一步把东山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如何增创教育新优势以提高城区竞争力?成了东山教育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答的问题。目前我区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与新城区相比办学空间相对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规模发展和办学效益受到制约;第二,优质资源有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今年部分学校优质学位需求与可能的比例为10:1;第三,“名校长不名,名教师不多”的问题非常突…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技术》2020,(3):F0002-F0002
南海小学建于2005年秋季,目前学校有38个教学班,1794名学生,98位专任教师。南海小学坚持文化立校,以"固本教育"为教育理念,以"创建生态型、学习型、智慧型的优质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核心素养,完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优质特色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在固本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固本教育的六项行动,简称"六固":固身心健康之本,培育健美少年;固品德习惯之本,育"德"培"根";固传统文化之本,弘扬民族精神;固课程教学之本,发展学习能力;固科学技术之本,培育创新能力;固生活能力之本,学做现代小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