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1323号台风"菲特"登陆闽北和1324号台风"丹娜丝"沿127°E以东海域北上的共同影响,浙江省出现了大范围特大暴雨,降雨强度为历史台风第一位;降雨分布异常,最强降雨出现在浙江北部地区,而非台风登陆点附近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菲特"减弱消亡后,浙北地区特大暴雨依然持续。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对其成因展开分析,发现"菲特"与"丹娜丝"构建的双台风偏东急流使浙江出现了水汽输送、低空辐合和强迫抬升等机制的加强和持续,引发中小尺度对流强烈发展,是本次双台风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机制。其中偏东急流在浙北地区长时间持续,并与弱冷空气结合,导致浙北14个县(市、区)过程雨量破当地台风最大过程雨量记录。  相似文献   

2.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RMM卫星资料以及FY-2C卫星TBB亮温资料,初步分析了0808号"凤凰"台风长时间维持的成因.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潜热释放和中纬度弱冷空气等都有利于热带气旋"凤凰"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动站资料,NCEP/NCAR 0.5°×0.5°再分析格点资料,业务台风路径数据以及FY-2D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在浙江省产生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莫拉克台风在浙江产生的强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在时间上莫拉克台风降水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时段;在空间分布上,台风降水与山脉地形梯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ITCZ处于较高纬度,莫拉克台风处于多个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环境中,各个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莫拉克台风在登陆福建前移动速度减慢,引起台风持续性累积降水,是莫拉克台风在浙江产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3)对流层中低层偏东风急流和水汽通量大值区能较好的反映强降水落区。  相似文献   

4.
台风登陆前后暖心结构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NCEP再分析资料和台风年鉴资料,在2000~2007年期间登陆我国的台风中选取了18个台风为例,对这18个台风温度距平垂直剖面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垂直结构上.台风登陆前台风暖心结构图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有规则,且圆滑;当台风登陆后暖心结构发生变化,图形呈不规则、扁平.台风登陆前后暖心面积指数大部分都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5.
范爱芬  娄小芬  陈列  滕代高 《科技通报》2011,27(1):25-31,37
本文利用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和地面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和MM5数值模拟等入手,对2005~2008年期间乐清水库的暴雨和大暴雨个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乐清水库的所有暴雨和大暴雨过程都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暴雨过程南西风系统和台风造成,而大暴雨主要由登陆台风造...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分析资料、常规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区域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综合分析了"罗莎"台风的物理诊断量,探讨秋季登陆台风的特征和降水机制.湿位涡和螺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湿位涡对台风的移向和登陆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对台风的强度变化也有指导意义;在秋季冷空气侵入时,低层湿位涡的正值不稳定区是暴雨多发区域;垂直螺旋...  相似文献   

7.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台风"达维"(0518)强度突变进行分析,发现副高西伸加强引起的台风气旋性环流的加强、青藏高压热力作用引起的台风区域位势不稳定的增强、台风高空外流气流的加强及台风东侧高空急流的形成并与台风低层偏南风急流的耦合有利于台风的突然加强,青藏高压对台风区域中低层热力作用的减弱、高空外流气流的减弱及台风东侧高空急流的消失有利于台风的突然减弱;对台风突然加强和突然减弱时的涡度收支进行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同时发现"达维"中低层区域平均的总温度散度净辐合值对其突然加强和突然减弱有着预示作用,在对流层中低层环境场突然的能量注人为其突然加强提供条件,随后净辐合值的突然减小也预示台风的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面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 FNL1° ×1°再分析资料,对给内蒙古东南部造成区域性强降水的影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和西风槽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的稳定维持是台风北上的重要原因,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与台风暖湿空气结合造成赤峰北部的对流性天气;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一方面上升运动加强,另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NCEP/NCAR 0.5°×0.5°再分析格点资料,台风报文资料,从大尺度环境场、越赤道气流、台风扰动能量频散等方面对1013号台风鲇鱼进入南海后出现路径突变转向的物理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鲇鱼"台风进入弱环境场后转向关键区内局地风场的变化与台风自身相互作用对台风路径突变有重要影响;(2)台风转向前期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于转向区内的风向变化有积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从对流层低层850 h Pa至中层500 h Pa随高度逐渐增强;(3)台风处于弱环境流场中时,台风运动有沿其自身扰动能量频散形成的波列传波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FNL资料、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采用天气诊断等方法,对2013年8月16日东北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